一個人,在許多時候并不知道自己的價值。若無緣試跑,千里馬也不知道自己能跑千里。
2019年9月,到貴州參加一個關于王陽明心學研究的學術活動。與會者多為各院校老教授和媒體記者,卻有一女子,跟隨在隊伍中。腰身苗條,膚色略深,明目皓齒,引人注意。最奇的是,滿頭細長的辮子翻于腦后,如瀑布般披于肩上,又隨意絆連,絡繹珠纓。而辮根翻起時在額頭上留下了一條天際線,隱若長城垛口之起伏,輪廓線下顯出樸實秀美的臉龐,有高原風或非洲味,常為眾目之所注。主人在介紹別人時常用某教授、專家之類的頭銜兒,于她則無職無銜,只說這是本省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第一女子。也是彼時登上珠峰最年輕者。
一二日后漸熟,與之接談。問,供職于何單位?答,無單位;問,什么學校畢業?沉默片刻,答高中未讀完而輟學;問,家中可有兄弟姐妹?答,上有三兄皆夭折。我明白了,一定是有一個心酸的背景,便不再多問。
但我仍是好奇,一日終于有機會問到登山之事。她本無業,于網上寫作,漸有粉絲,而成網紅。便有登山贊助組織找來,問是否愿意參加,是欲借其名,而火登山事。以一農村女孩,從小生活在山區,并不知專業登山為何事。即去參加,竟登上了珠峰。咦,登山緣起網紅,網紅因登山更紅,遂成名人。于是求代言者盈門,所以連今天這一類的學術活動也被邀來助陣。一個人,在許多時候并不知道自己的價值。若無緣試跑,千里馬也不知道自己能跑千里。
問及登山的初心。她說父母連失三個男孩,十分傷心,她必須證明自己雖女子,但無事不可成,以慰父母之心。父親將喪子之痛深埋心中,從不言及。唯在她登上珠峰之后,在醫院里見面,才抱頭痛哭,說出多年的心病。她亦覺煥然成人。
她的滿頭小辮仍是我們這個臨時團隊的話題。一日飯后閑坐,一位大姐撫其辮,問其故,她才說這不是為好看,而是登山時的專業發型。山上有狂風,長發飛舞隨時可能鉤掛設備,釀成大禍。又山中條件所限,十天半月無法洗理,結辮亦為整潔。這一頭小辮,共80根,要三個專業人員編5個小時才能完成。成型之后,可任意運動、訓練、登山,平時洗澡、洗頭都無所礙,可保持三月。因編辮之難,所以一般不輕易散去,這次亦帶辮赴會。真是辮者無心,觀者有意,反成風景,如奇峰在山美不自知。
問及平時的訓練,答,知道北京的香山嗎?要一口氣上下跑10個來回。進入登山準備期,要一次跑完100公里,聽者直咋舌。問苦不苦?答很快樂,現已登過全球25座著名山峰,并已擁有自己的一個戶外探險公司。她身段嬌好,如街頭相遇,沒有人想到她是登山人。我問,怎么不見肌肉?她說正在休閑調理期。如到登山時,我會比現在增加30斤。你看我那些男隊友,登山時一身肉,啤酒肚,下山時肚子就凹成一口鍋。拼的就是消耗,珠峰回來我頭發都會變白,再慢慢恢復。但這大起大落讓我重生,讓我堅強,我會活到100歲的。那天學術活動結束,各位教授發言,都很高深。她只說了一個心字,專心,什么也不想,想多了會缺氧?;畹煤煤唵危〈蠹s這就是王陽明心學的定力。
散會時我先走,未及見面。兩天后她發來微信照片,正在貴州最高之山韭菜坪上訓練。天已經擦黑,走累了,就躺在野花叢中小睡。頭上還戴著一盞夜行的燈。
人類本從山野走來,但一入圍城就不愿退出半步,只有極少數人愿意重歸戶外,享受大自然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