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最應當做的,就是在生活習慣上大力強化禁忌意識、底線思維,讓我們老祖宗的古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正成為現實生活中的法則。
己亥、庚子之交,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暴發,隨即迅速蔓延,席卷神州大地。疫情的發展令每一個中國人關注。在黨中央統一、科學、果斷指揮下,全國上下馳援湖北、武漢,各個省、區、市聯防聯控,進入非常時期,整個中國打響了抗擊新冠肺炎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這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其傳染性、波及面、破壞性、國際影響力,以及對人們心理的沖擊,都是空前的、巨大的、始料不及的。
用人民戰爭來定位、描述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的國家行動,足見病魔的猛烈和斗爭的慘烈。經過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勠力同心,特別是戰斗在第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沖鋒在前、科學防控、精準施救,挽救了大量垂危的生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救死扶傷的時代華章,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現在全國的疫情已經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形勢持續向好、勝利在望。
痛定思痛。這場世紀大疫可以總結、回顧、思考、反省、汲取的東西非常多。我想到的是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生活方式,特別是飲食習慣,必須改改了!科學已經證實,2003年的SARS、2012年的MERS,以及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全都來源于野生動物體內。人吃了這些動物,便會染上病,然后人傳人,形成暴發態勢。科學家告訴我們,不管哪種冠狀病毒,均以野生動物為宿主。為什么到了人的身上,就成了致命殺手?大自然有其規律和法則:經過億萬年的博弈和選擇,已經形成了某種秩序,自然生命必須順其自然,不可違逆,否則就會受到懲罰。這次新冠疫情,算是大自然對人類的一次懲罰:明明居住在野生動物身上相安無事的微生物,可偏偏就有那么一些人類喜歡吃野生動物,這就違逆了自然。一旦中招,還傳給了許許多多無辜的人,何其悲也!針對這個慘痛的教訓,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作出決定,禁止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這正是: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我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還必須著眼于觀念層面。我們經常講要有底線思維。不過我們一般講底線思維時,是從正面去解讀,即:要實現某個目標,先設立一個最低標準,在進取過程中無論如何不低于、少于、小于這個底線。我現在說的底線思維卻是負面的、否定性的。我的意思是:少數無所顧忌的人讓如此多的人付出了如此之大的代價,這就迫使我們要把“有所不為”甚至“有所絕不作為”作為生活的一條準則了。這才是真正的底線思維,也就是禁忌意識。不能不指出,與其他許多國家相比, 咱們中國人在日常生活(特別是飲食文化)中的禁忌是比較少的。
法國哲學家讓·雅克·盧梭曾指出:工業化和技術進步的一個負面效應,就是消解了人類的許多禁忌,而這些禁忌乃是自古以來維持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行為規范。在各種人類文化形態中,宗教的禁忌是最多的和最嚴格的,尤其在食物的攝取方面。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宗教禁忌幾乎沒有,因此對于中國人來說,任何動物、植物都不難成為美味。當前,全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已呈現出趨好態勢,但仍不能大意。為避免今后再出現類似的問題,除了法律限制,道德或文化的約束刻不容緩。現在最應當做的,就是在生活習慣上大力強化禁忌意識、底線思維,讓我們老祖宗的古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正成為現實生活中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