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強調,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弘揚勞模精神,弘揚勞動精神,弘揚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偉大品格,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征程上再創新的業績,以勞動托起中國夢。
2015年4月2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星光璀璨。
這一天,2064人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904人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他們來自全國各行各業,如堅守在服務一線的北京站客運車間客運員李素萍,如與輪船機艙24小時為伴的上海遠洋運輸有限公司高級輪機長王銀興,如用技術改變命運的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電工技師齊嵩宇……他們的愛崗敬業、勇于創新、高尚品格和突出業績,無愧于黨和人民給予的無上榮譽。
與以往每五年一次召開的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不同,這一次,是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名義授予勞動獎章,是時隔36年后對這一群體進行的最高規格表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并代表黨中央、國務院致以節日的祝賀。
“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歷史的輝煌;也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我們擁有了今天的成就……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理念。”在總書記的講話中,96次提及“勞動”,35次談到“創新”,每一字每一句都說到了勞動者的心坎里。
馬躍輝是江西洪都航空工業公司鉗焊液壓附件廠的銑工,在一線崗位上一干就是24年。對他而言,全國勞動模范的榮譽是黨和國家對一個工人的最高褒獎,是對勞動光榮的最好詮釋。
姜妍是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導設計了我國首臺乙烯壓縮機。對她而言,全國勞動模范的榮譽沉甸甸的,是黨和國家對勞模品格、創造業績的高度尊重和認可,更加堅定了她將創新進行到底的決心。
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與上海電氣液壓氣動有限公司液壓泵廠數控工段工段長李斌親切握手,并將這枚亮閃閃的勞模獎章佩戴在了他的胸前。
談及“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李斌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詮釋。工作30多年間,他立足生產一線開展崗位創新,通過工藝改進與產品攻關,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超過2000多萬元。他總說:“創新就是要在別人去想之前,我早想一步;奉獻就是要在別人去干之前,我先干一步。”
在中國,像李斌一樣的創新型工人并不少。從抓斗大王包起帆到為火箭焊接“心臟”的高鳳林,從領銜我國高速動車組研制生產的張雪松到與一架飛機上百萬顆鉚釘“較勁”的薛瑩,他們都是勞動者中的“明星”,更是助推我國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無數一線勞動者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偉業之中,把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聯系在一起,用勞動托起了中國夢。
“讓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成為鏗鏘的時代強音,讓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蔚然成風。”
2015年的勞動節,有關勞動者的時代強音奏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