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肖富紅
班主任的情緒對于教學質量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在小學教育管理中不能夠僅僅局限于對學生學習方式或者教學方式的管理,還需要注重對班主任的情緒管理,注重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矛盾的調和,防止班主任因為同學生之間的矛盾過大或者教學壓力過大而在情緒上出現問題,進而影響日常的教學工作。
小學班主任長期與學生相處,產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往往矛盾產生的時候就是班主任最頭疼的時候,但能力強的班主任總是能有效化解。
學生與班主任的矛盾通常是教學方式引發的,如班主任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繁重的作業,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批評學生時采用不恰當的語言,不尊重、不愛護學生等都會使學生討厭班主任。
學生與班主任的矛盾也有可能是因為班主任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恰當而產生的。問題出現時,如果班主任不想辦法積極解決、自我檢討,而是一味地責怪學生,學生們難免會產生逆反心理,問題必然會存在、會產生。
這就要求班主任時時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再對癥下藥。例如,學生追求潮流,不愛穿校服,班主任一味地批評不僅沒有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學生更加討厭穿校服。相應地,班主任因為難以解決同學生相處存在的矛盾,所以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情緒也會發生變化。不難發現,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管理班主任情緒最為重要的內容,就是關注師生矛盾產生的原因,只有解決了師生矛盾,才能夠讓班主任情緒向好的方向發展。
但是當前小學班主任情緒管理存在一定的難點,首先,小學教師對班主任崗位接受度較低。班主任和普通教師在工資方面區別較小,但工作量卻多了很多,所以一些小學教師不愿意擔任班主任一職。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就只能直接安排人選。這樣一來,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工作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對自己工作的熱情不足,在這種工作模式下情緒也就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其次,部分班主任認識事物思想片面。學生的成績好不好成了一些班主任唯一關心的事情,他們寄希望于學生能考高分,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教學成果與管理成效。不僅如此,部分班主任不能做到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對自己喜歡的學生與對其他學生的態度相差甚遠,這使得師生關系變得更加惡劣,還影響了同學之間的相處。這都是思想片面造成的,部分班主任沒能明白教育的真正意義,把教育當成了簡單的傳播知識。
最后,部分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理念落后?,F在的學生個性化特征明顯,對待事物,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一些班主任不僅不能靈活應對,反而制定死板的班規,用班規給學生們劃一個圈,只允許他們在圈內活動,學生一越雷池,就會遭受嚴厲的批評。如此一來,學生對班級的好感就不復存在,學習積極性也會降低,自主學習與創新的意識逐漸變得薄弱,還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讓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陷入更加僵硬的境地。
為加強情緒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班主任應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念。時代在進步,班主任的思想也應與時俱進,班主任與學生之間要平等相處。古代學生不能反駁老師的言語,受到批評也要保持恭順,否則就會被視為不敬尊長。當然,在現代社會,學生還是要尊重老師,但老師同樣也要尊重學生,學生可以對老師提出質疑,老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獎懲。
班主任應該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把學生的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為學生做好榜樣,引領他們向著正確的人生道路堅定邁進。班主任更應該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念,只有這樣才能領導好一個班級,才能受到學生的尊敬。
其次,班主任應注重剛柔并濟的管理方式。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的領導者,要學會剛柔并濟的管理之道。對于不同的事情做出不同的處理,對于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管理。一味地放縱學生,會使事情愈演愈烈,但事事嚴厲也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所以要剛柔并濟。小事情小處理,大事情嚴處置,張弛有度,能寬容的寬容,能諒解的諒解,但重要的事情也必須擺正態度。這樣的管理,才能使教育順利進行。
同時,學校要給予班主任在教學工作中相應的操作空間,防止因為僵化的教學模式而讓班主任在教學中和學生產生更多的矛盾,進而影響班主任的情緒管理。
班主任是學生的榜樣,是學生學習的楷模,其言行舉止對學生具有較大影響,因此班主任要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保持良好狀態,從衣著到談吐,從知識到人品都要優秀到足夠做一個榜樣。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班主任的情緒管理需要落到實處,如此才可以保證班主任能夠有良好的狀態完成這方面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