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瀟楠 張大魯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江蘇 蘇州215000)
媒體的含義是指可以作為信息傳播的載體,人們可以將用來傳播信息的媒介叫做“媒體”。例如,古代刻在龜背獸骨和寫在竹簡上的文字或者是作為傳遞軍事消息的烽火狼煙,這些用來傳達信息的媒介都可以被視為媒體。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古代的媒體演變出一些現在看來傳統的媒體形式如:報紙、廣播、電視、雜志等。近年來,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給傳統媒體注入了新鮮血液,媒體依靠信息技術、電子設備、互聯網這些新興科技不斷發展融合,演變出新媒體的趨勢[1]。由于新媒體的接入,給插畫帶來了許多發展空間,在傳播方式、表現形式、視覺語言呈現以及傳播的時效性等方面都帶來了革新。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信息的傳播提供了多樣化的渠道。插畫作為信息傳播的一種形式,在紙媒時代一直處于輔助地位,主要對文字內容起補充說明或藝術欣賞的作用。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呈爆炸式增長,碎片化時間讓人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閱讀大段的文本信息,更加傾向于在輕松讀圖的過程中接受知識。讀圖時代的到來,讓以圖片為主的“閱讀”形式更為普遍,也更受歡迎。這為插畫帶來了巨大的轉機和新的生存環境,形式各樣的插畫風格和插畫展示方式百花齊放。
電腦和網絡的發展和普及,使插畫的創作方式和傳播途徑發生了變化。數字插畫是利用電腦和相關的數字化設備進行繪制,以數字圖像的方式存儲,可以在不同的數字化設備上傳播展示的插畫形式。比起傳統的插畫,因其創作成本低,畫面表現力強,且創作環境不受局限而受到創作者的重視。這些插畫以數字化的方式在網絡上傳播,掀起了插畫領域的新浪潮[2]。
在時代潮流的推動下,插畫領域的展示方式變得多元化。新科技的應用,讓插畫的形態有了很大的拓展,以往只能夠靜態展示的插畫,現在已經利用科技手段向動態化方向發展[3]。實現插畫動態化的原理并不難理解,就是將需要實現動態的插畫分解為單幀的畫面,通過時間軸和移動物體達到動態效果。通常創作者可以將靜態的紙質圖像或者電子圖像,通過電腦軟件的處理實現具有動態效果的GIF圖。GIF圖片是一種圖像存儲格式,其將多幀的動態化圖像進行壓縮,并且生成可以循環播放的文件。其優點是文件占用空間更小,圖片清晰,適用于多種文件。相比于靜態的圖片,動態插畫更加容易吸引大家的目光,也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和視覺體驗[4]。動態插畫具有表現力的創作手法和藝術效果逐漸成為數字插畫的一種流行趨勢,被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關注和運用。
1.3.1 繪制工具的比較 數字插畫和傳統插畫一個顯著的區別是繪制工具的不同,傳統插畫主要是通過使用不同的繪畫工具進行繪制。如:不同型號的畫筆、畫布、紙張、顏料等。不同類型的插畫在工具上的差異也較大,因此在插畫繪制前的準備工作也較為繁瑣。而數字插畫則是用電腦等數字設備代替傳統的繪畫工具,插畫師只需要準備一臺電腦、數位板、壓感筆和電腦繪圖軟件,就可以進行數字插畫創作。創作者僅僅通過電腦就可以創作不同類型的插畫,像Photoshop、Illustration、SAI等繪畫軟件功能逐漸發展強大,通過技術手段實現不同材質和肌理的筆刷,模擬真實狀態下的紙張和顏料的效果,不但為插畫創作者提供新的創作方式,降低了創作成本,還提升了創作的效率。
1.3.2 展示媒介的比較 在插畫作品進行創作前,傳統插畫和數字插畫一樣都需要進行內容的構思,選擇題材、構圖、透視、風格、色彩、氛圍等表現元素進行創作。傳統插畫的主要展示媒介是紙張,其展現方式保留了在繪制過程中,顏料、筆刷、紙張和水的結合產生的原始質感。數字插畫主要是通過電腦顯示器、手機等移動端或固定終端的顯示器來呈現的。由于這些數字顯示器成像原理是通過接收電腦發送的顯示信號,驅動LED發光產生的畫面,使人們看到的畫面在亮度和色差飽和度上都優于紙質媒介,呈現出來的插畫色彩更加鮮艷明亮。創作者更是可以利用計算機的技術將插畫作品和音頻、動態、3D和VR等效果結合,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和互動效果。在新媒體時代,繪圖軟件因其操作的人性化和強大功能效果,使更多的創作者投入到數字插畫創作中去,這也促進了數字插畫不斷地推陳出新,產生了許多新的藝術風格和優秀的數字插畫作品。
1.3.3 審美觀念的比較 傳統插畫相較于數字插畫更加具有歷史文化底蘊和傳統文化氣息。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輝煌,在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許多藝術形式。傳統插畫作為承載歷史傳統和民族文化的一種藝術形式,涵蓋了大量的民族文化、風俗習慣、時代記憶和審美情趣。這些傳統插畫吸收多種文化因子具有親和力和包容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大眾的審美觀念逐漸形成。傳統插畫激發出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歸宿感,產生一種微妙的審美情趣。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插畫領域受到數字技術的影響催生出具有時代氣息的數字插畫。新媒體平臺將插畫、音頻、動效結合,帶給大眾更豐富的視覺審美體驗,受到了大眾的喜愛。插畫也運用到了更多的領域實現了跨界融合,數字插畫的商業價值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插畫創作者追求個性創新,產生了許多新的插畫風格和表現形式。這些形式新穎,個性有趣的數字插畫被更多人接受,大眾對插畫的審美觀念變得多元化。
插畫運用在手機界面中的形式被稱為界面插畫,是PC端和移動端界面中常用的一種設計表現形式。界面設計師會使用符合主題的插畫風格來豐富界面,這些數字插畫在烘托整體氛圍和傳達情感上起了主要的作用。這種形式的插畫通常會出現在一些購物網站,通過插畫的形式吸引消費者并營造一種熱烈的氛圍從而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5]。比如:淘寶、京東、當當等購物網站。或者某個品牌的應用,會根據品牌文化和品牌理念制定一套對應的界面設計,通過統一完整的視覺方式,增加用戶對其品牌的印象和認知。比如Keep制作的一套運用于應用內的插畫,以統一的視覺語言增加了應用的品牌記憶點(圖1)。具有一定規范的界面插畫設計,區別于普通的界面設計,插畫運用于界面的形式在視覺上,會表現得更加具有視覺張力,展現一種特定的氛圍,也更加引人注目。從而使用戶有一個更加良好的體驗,在頁面停留時間相對更長,帶來的點擊量和商業效益也更多。

圖1 Keep彈窗插畫
視頻插畫是基于數字媒體產生的一種新的插畫表現形式,視頻插畫創作需要通過電腦軟件進行制作,呈現出一個完整流暢的故事畫面。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很多電影片頭、插畫廣告、游戲廣告、節目包裝插畫等,都屬于插畫運用于視頻的領域。由于新媒體的發展,在網絡上出現的視頻風格豐富多彩,插畫形式的運用也有很大的空間,這種風格更加新穎,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如火爆全網的電視劇《清平樂》的片頭插畫(圖2)。樂視CT0楊水強說:“從最早互聯網剛開始時的文字時代到圖片+文字的圖文時代,視頻化已經逐漸開始,視頻化其實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重要關鍵。[6]”如今,網絡上的各大視頻網站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像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等知名視頻網站,也將數字插畫運用到宣傳片或者節目的制作中,通過這種創新的視頻形式來吸引用戶并受到了大眾的喜愛。

圖2 電視劇《清平樂》片頭視頻插畫
新媒體時代移動智能手機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使插畫更好地在移動端呈現,插畫創作者探索出了長屏插畫的形式。用戶可以以上下滑動手機屏幕的方式瀏覽,能在一個屏幕內完成獨立主題的閱讀,保證了用戶獲取信息的連貫性[7]。這種插畫形式被更多地用于科普知識的宣傳,由于很多歷史事件具有連貫性或者某些科學知識需要講解空間結構,單幅插畫無法容納全部信息,而長屏插畫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創作者用生動有趣的視覺語言,將枯燥難懂的科學知識呈現給大眾,提高用戶閱讀興趣的同時使這些信息得到了更好的傳播。
移動網絡和智能手機的發展使得人們的交流變得快捷,社交軟件的興起更是讓人們不需要面對面就能實現即時交流。但是使用文字交流的方式已不能滿足人們交流中對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表達的需求,為了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表情包應運而生。這種以表達情感為主要目的的插畫形式滿足了人們在互聯網上交流的情感表達,使得表情插畫成為一種潮流[8]。許多插畫創作者抓住受眾的喜好,用有趣詼諧的插畫風格進行創作,而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各大社交軟件也為創作者提供了平臺,并制定了詳細的制作規范,為表情插畫的良好發展提供了依據。
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和范圍更快更廣,大家獲取信息的平臺也更多。借助科技手段,數字插畫領域涌現出許多有影響力的插畫師,他們不斷地尋求創新、追求個性,不再受固有插畫模式的影響,這促成了新媒體時代多元化的數字插畫風格,數字插畫領域呈現出嶄新的面貌。插畫創作者們時常會因其個性的插畫風格而走紅,作品被轉載于各種平臺并受到大眾的喜愛和模仿,甚至會成為一種新文化潮流的推動者。因此,尋找屬于自己的個性化數字插畫風格,在眾多優秀的數字插畫作品中脫穎而出,給新媒體時代的創作者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也成為創作者挖掘自身價值的機遇。
網絡的興起使信息傳播的受眾變得更加龐大,商業市場將這些人群進行細分從而便于信息的有效傳播,這就需要數字插畫創作者更加注重作品的受眾人群。插畫作為一種特別的情感表達方式,在喚起人們情感共鳴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在一定情境下插畫成為人們寄托情感的對象,這些特點給插畫創作者提供了創作方向和策略。在創作前需要分析數字插畫作品的受眾,明確創作目的,確保有清晰的設計思路。站在受眾的角度,以調研的方式分析受眾的需求、興趣、意愿等因素,并結合商品特點尋找具有創意的切入點。創作者可以使用對應的色彩、線條、形態等插畫語言,結合不同的呈現方式烘托作品的氛圍,引發受眾情感上的共鳴。這種以用戶為本的數字插畫創作方法才能符合新媒體時代的環境。

圖3 倪傳婧插畫作品《吉星高照》
數字插畫是傳統插畫在技術更新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數字插畫雖然外在表現形式上和傳統插畫存在差異,但是其本質沒有發生變化。傳統插畫流傳下來的語言體系都是先輩們總結的藝術精髓,時代前進的同時,人們應該將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賦予新的時代價值[9]。當今時代就有許多優秀的插畫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挖掘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嘗試站在不同的視角以獨特的表現手法和技巧進行創作,形成自己的插畫風格。例如倪傳婧為蘋果官網設計的2017年雞年新年封面作品《吉星高照》(圖3),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作品當中,以獨特的插畫風格受到大眾的關注,這樣具有創意的插畫風格正是對傳統文化的發揚和傳承[10]。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插畫創作者能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與時代潮流結合,不僅能夠形成自己的插畫風格還能使那些即將沒落的傳統文化得到新的發展。
插畫是一種具有豐富表現力的藝術形式。數字化創作和傳播媒介的改變使數字插畫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數字插畫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環境,產生了許多新的表現形式并逐漸呈現出靜態向動態化發展的趨勢。數字插畫以不同的表現形式活躍在各種平臺和大眾面前,豐富了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的呈現方式,使得數字插畫的應用價值得到了提升。新媒體時代下的插畫師應抓住機遇,進行數字插畫創作時,挖掘自身的優勢并逐步探索出具有個性化的插畫風格,才能在插畫領域創造價值,取得更高的成就。新媒體時代下信息的受眾變得更加龐大,因此在創作過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受眾,有針對性地進行創作。傳統插畫和數字插畫一脈相承,傳統插畫的優秀內容需要新時代的創作者繼承和發揚,在追尋時代潮流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傳統文化的底蘊,需要結合自身特色尋找一條和時代結合的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