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43票贊成、164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一項決議,譴責“所有形式的與新冠病毒相關的反亞裔情緒”,包括“中國病毒”提法。決議強調,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控中心均已申明,將病毒名稱與特定地理位置聯系在一起,是一種污名化做法。決議譴責一切與新冠疫情相關的具有種族歧視、排外或反亞裔情緒的言論,并呼吁聯邦執法部門與地方當局合作,將對亞裔施暴的犯罪者繩之以法。這項決議不具強制約束力,不需要送參議院批準或總統簽署。今年早些時候,加利福尼亞州聯邦參議員、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哈里斯等3名參議員在國會參議院發起類似決議,但參議院尚未投票表決。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
9月18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歷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金斯伯格在她位于華盛頓特區的家中去世,終年87歲。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發表聲明說,金斯伯格逝于轉移性胰腺癌的并發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表示,美國“失去了一位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的大法官”。金斯伯格1933年出生于紐約布魯克林,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法律學位,長期致力于維護女性法律權益、反對性別歧視。她于1993年由時任總統克林頓提名成為聯邦最高法院法官。
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在推動形成美國諸多熱點議題的政策上扮演重要角色。分析人士認為,作為聯邦最高法院4名自由派大法官之一,金斯伯格去世將使聯邦最高法院保守派和自由派大法官呈現“5比3”的格局,讓謀求連任的特朗普有機會第三次提名保守派大法官。距離美國總統選舉日不到兩個月,金斯伯格去世引發的民主、共和兩黨大法官提名戰及其結果可能對選情產生重要影響。
英國“無協議脫歐”風險增大
9月9日,英國政府公布內部市場法案,該法案旨在確保脫歐后英國國內貿易順暢,根據該法案,如果其中條款與“脫歐”協議中的退出協議或有關英國北愛爾蘭地區特殊安排的內容不一致,以法案條款為準。當前,內部市場法案有待英國議會通過以成為法律。維持北愛與歐盟國家愛爾蘭間邊界開放是“脫歐”協議一個關鍵部分,法案也因此引發了歐盟方面的反對。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謝夫喬維奇還為此緊急奔赴倫敦與英方高層會晤,表示內部市場法案嚴重損害歐英互信,一旦法案通過,歐盟方面可能會訴諸法律。面對歐方的壓力,英國也毫不示弱,英國首相約翰遜于9月7日表示,將10月15日設為英國與歐洲聯盟談妥“脫歐”后貿易協議的最后期限。9月12日,約翰遜又表示,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英方公布該法案有其必要性,歐盟不應“威脅”英方。
在英歐雙方分歧嚴重的背景下,9月7~10日舉行的英歐第八輪談判進展有限,雙方已同意按計劃下周在布魯塞爾繼續磋商。英國將于今年12月31日結束“脫歐”過渡期,若無法達成協議,雙方貿易關系將回到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框架下。
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發表“盟情咨文”
9月16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發表“盟情咨文”, 這是馮德萊恩上任以來的首份年度“盟情咨文”。她提議到2030年時歐盟溫室氣體排放要比1990年減少55%甚至更多。此前歐盟設定的減排目標是40%。按計劃,歐洲議會將于今年10月就歐盟委員會的“氣候法草案”投票表決,以立法的形式規定各成員國減排義務。同時,歐盟在與其他國家開展貿易活動時要設立“碳邊界調整機制”,促使其他國家跟上歐洲的減排腳步。除了氣候變化,這份“盟情咨文”還涉及抗疫等議題。馮德萊恩提議,在強化歐洲藥品管理局和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權限的同時,還將新建一個生物醫學高級研發機構,以提高歐盟應對跨境危機的能力。
美國單方面稱已恢復聯合國對伊朗制裁
9月19日,美國政府單方面表示已恢復聯合國對伊朗實施的制裁。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晚在一份聲明中稱,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中的“快速恢復制裁”機制,2015年伊核協議達成前聯合國對伊實施的制裁已于美國東部時間9月19日晚8時起恢復生效。聲明說,相關制裁措施包括對伊武器禁運,禁止伊朗進行與核燃料濃縮與再處理有關的活動,禁止伊朗試射、發展彈道導彈,對向伊朗轉讓核導彈有關技術實施制裁等。聲明還稱,聯合國會員國若未能遵守相關制裁將“面臨后果”。
美國的表態引來了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9月20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協調人博雷利發表聲明說,美國無權恢復聯合國對伊朗制裁,伊核協議各方對解除制裁的承諾依然有效。9月18日,英國、法國和德國聯合致信聯合國安理會,表示不會于9月20日開始恢復對伊朗制裁。9月20日,俄羅斯外交部網站發表聲明,表示美國的“非法倡議和行為”不能約束其他國家和伊朗的合法合作。2015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聯合國安理會隨后通過第2231號決議,對伊核協議加以核可。該決議第11執行段有“快速恢復制裁”機制內容,但規定只有伊核協議參與方才可以啟動該機制。9月20日,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美國如果對伊朗實施霸凌行徑,將面臨伊朗方面的“強烈回應”。9月19日,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表示,美國制裁無法阻止聯合國解除對伊朗武器禁運的生效。
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開始談判
9月12日,阿富汗政府、阿富汗塔利班以及該國其他派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開始和平談判。阿富汗政府代表團由前情報局長穆罕默德·馬蘇姆·斯塔尼克扎伊、阿民族和解高級委員會主席阿卜杜拉·阿卜杜拉、代理外交部長穆罕默德·哈尼夫·阿特馬爾等組成。塔利班代表團由宗教學者謝赫·阿卜杜勒·哈基姆、塔利班分管政治事務的領導人阿卜杜勒·加尼·巴拉達爾等組成。卡塔爾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薩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出席談判啟動儀式。
今年2月,美國政府與塔利班達成協議,內容包括美國從阿富汗分階段撤軍、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相互釋放在押人員并啟動對話等。但由于阿政府與塔利班在相互釋放在押人員問題上的分歧,本應于3月啟動的對話擱置至今。媒體報道,預計雙方將談判停火、修改憲法、權力分配等內容。塔利班今后的政治地位、如何保障婦女權益等事項將是談判難點。美國政府阿富汗和解事務特別代表哈利勒扎德表示,雙方不大可能迅速達成永久停火協議,但希望雙方能逐步減少沖突。
土耳其和伊朗表示將共同打擊庫爾德工人黨
9月8日,土耳其和伊朗高級合作委員會會議當天以視頻方式舉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伊朗總統魯哈尼共同主持。雙方在會后發表聯合聲明說,兩國有責任充分利用現有合作機制打擊庫爾德工人黨和其他恐怖組織在雙方邊界處的活動,并在打擊恐怖主義和有組織犯罪方面采取協調一致的聯合行動。此外,雙方重申致力于加強經濟合作,以減少新冠疫情給雙邊貿易帶來的負面影響。埃爾多安在會議上表示,土伊之間的對話對解決許多地區問題具有決定性作用。魯哈尼表示,兩國是地區大國,只有加強雙邊關系,才能成功對抗地區內針對兩國的敵意和仇視。
庫爾德工人黨成立于1979年,尋求通過武力在土耳其與伊拉克、伊朗和敘利亞交界處的庫爾德人聚居區建立獨立國家,其武裝人員現多聚集在伊拉克北部和敘利亞北部。土耳其將庫爾德工人黨視為恐怖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