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斌
9月1日,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在議會兩院聯席會議上,向全體國民發表了2020年度國情咨文,這是其2019年6月就任哈總統后第二次發表國情咨文。定期發表國情咨文已成為哈政治慣例,總統以此向外界闡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及政府未來采取的政策措施。
兩份國情咨文的異同
托卡耶夫首份國情咨文的主題是“建設性的社會對話:哈薩克斯坦穩定與繁榮的基礎”,文中明確提出,哈的發展道路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可,哈將延續“納扎爾巴耶夫模式”,確保政策的連續性。
借助社會經濟發展慣性,托卡耶夫在執政的第一年取得了較好的政績。據世界銀行統計,2019年哈最低工資提高了8.9%,失業率保持在5%以下,貧困率降低至8.5%。為推動哈社會經濟向高質量發展,托卡耶夫計劃實施改革,其在2019年12月舉行的全國公共信任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宣布了一攬子重大改革方案。但是,突入其來的全球新冠疫情打亂了其改革進程。疫情沖擊下,哈面臨中小企業負債率上升、家庭償貸能力減弱、能源出口收入下降、政府財政赤字增加等問題。在這樣的形勢下,托卡耶夫把今年國情咨文的主題定為“新現實中的哈薩克斯坦:行動時刻”。盡管這份咨文的主題表達了較為強烈的改革意愿,但改革力度與今年1月25日發布的新經濟改革路線相比有所減弱。新經濟改革路線欲在中央與地方權力分配、財政投融資預算的數量和方向、國家干預經濟的規模、預算體系等方面做大的調整。那么,為何托卡耶夫此次對其改革方案進行了較大調整?除受全球大流行病影響外,最直接的原因是托卡耶夫的政治實踐需符合哈的政治現實。
與當前政治文化建立和諧關系
哈薩克斯坦當前的政治文化是部族政治、沙皇俄國殖民政治、蘇聯政治和首任總統政治遺產構成的混合體。據哈歷史學者記述,安德羅諾沃文化遺跡證明了哈在青銅時代就出現了氏族部落,塞人是這一文化的繼承者。到中世紀,哈出現了塞人、烏孫、康居、欽察、克烈等部落。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游牧生活方式的變化,哈境內的部落形成了大、中和小玉茲等部族聯合體,由此奠定了部族政治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崇尚個人權威和集體主義。然而,地處歐亞大陸中心的哈薩克斯坦,部族政治文化不可避免會遭受外來政治文化的影響,其中沙俄殖民文化和蘇聯政治文化的影響最為顯著。小玉茲1731年接受俄國保護后,中玉茲和大玉茲也先后臣服于俄國,俄國實現了對哈薩克汗國的統治。在俄國統治下,哈薩克汗國被改造成具有現代意義的國家,但哈部族政治文化基本上保留下來。這是因為俄國不僅可以通過部族政治牽制哈部族聯合體,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哈薩克人爭取民族解放斗爭帶來的壓力。蘇聯時期,哈政治文化中的個人威權和集體主義元素繼續被強化,并被延續下來。
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政治遺產是哈當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哈政治文化中也融入了諸多“納扎爾巴耶夫”元素。“精神文明復興計劃”是最為典型一例,該計劃把哈歷史符號和納扎爾巴耶夫的個人符號融合起來。
托卡耶夫推進改革計劃,需要提高其政治權威的效力,在政治實踐中協調好與既有政治文化間的關系。托卡耶夫在多個場合高度評價納扎爾巴耶夫為哈國家發展做出的貢獻。托卡耶夫始終把首任總統樹立為國家團結穩定的象征。今年7月,托卡耶夫參加了在哈國防大學舉行的納扎爾巴耶夫紀念碑在線開幕式,認可首任總統對國家武裝力量的絕對權威及其留下的軍事思想遺產。
需贏得政治共同體的有力支持
贏得首任總統的支持是托卡耶夫政府構建政治共同體的關鍵。在去年的總統就職儀式上,托卡耶夫表示,將延續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的政策。在今年的國情咨文中,他強調,得益于納扎爾巴耶夫的遠見卓識,哈在世界舞臺上獲得了威信。
現代國家的政治系統是由無數的子系統構成的,子系統支持水平的高低對政治權威效力有著直接的影響。對于托卡耶夫政府而言,子系統的支持水平來源于各種社會力量的對政府的認可度。為了提高社會力量認可度,托卡耶夫政府設立了總統直屬的國家社會信任會議。在首屆國家社會信任會議上,托卡耶夫指出,國家應該聽取人民聲音,重新審視國家的公共政策。
托卡耶夫引導社會力量形成政治共同體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他目前無法贏得所有社會力量的支持,其改革計劃不可避免地會觸及個別利益集團的利益。例如,托卡耶夫今年3月針對哈南部地區發生的斗毆事件發表嚴厲聲明,給那些不能落實其政策的官員敲響警鐘;5月2日,托卡耶夫簽署總統令,終止議會上院議長、首任總統長女納扎爾巴耶娃的議員職務;7月10日,托卡耶夫警告要解散政府。然而,今年國情咨文中的“新型國家治理模式”并不激進,對利益集團的影響體現在:到2024年,國家公務員的總數量應減少25%以及設置公務員系統的評分制。
改善經濟績效任重道遠
近年來,哈薩克斯坦在改善經濟績效方面進步很快,經濟開放水平、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都取得了重大進展。據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哈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25,與2014年相比上升了25位。盡管世界排名很高,但影響哈經濟績效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結構性問題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國有資本所占比例較高。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國家資本主義在哈薩克斯坦經濟結構中的比重急劇上升,哈政府偏好使用行政手段管理經濟。國有化水平高、反壟斷競爭機制不足、企業在訴訟程序中抗辯力弱等,限制了哈私營企業的發展和競爭力。二是價格管制和非貿易壁壘問題較為嚴重,這導致“灰色經濟”在國家經濟結構中比重過大。在哈國家科學院2019報告中,哈“灰色經濟”的比重為27%,而在世界銀行的報告中,哈“灰色經濟”的比重為39%,這兩個數字都高于世界23%的平均水平。
實際上,托卡耶夫已認識到哈提高經濟績效中存在的問題。今年1月,托卡耶夫指出,“正是國家資本主義導致了哈經濟的低質量增長”。因此,加強對公共管理部門改革、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是托卡耶夫政府改革的重點。從今年的國情咨文中可以看出,托卡耶夫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革公共管理部門:一是通過建立數字政府,加快國家機關和準國有部門(如從事社會領域或居民生活保障領域經營活動的法人)裁員工作;二是解決行政部門對立法進程的過度監管;三是改善準國有公司的管理等。然而,托卡耶夫在這份國情咨文中未明確提出減少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在對外經濟關系方面,托卡耶夫在今年的國情咨文中指出,最大限度地利用哈參與歐亞經濟聯盟以及“一帶一路”項目的機遇,吸引投資和促進哈商品與服務出口是政府的優先事項。
綜上,盡管托卡耶夫所秉持的“漸進式改革模式”符合哈國情,但其需努力提高政治權威效力且能夠順應哈的政治傳統和現實,從而實現其改革的預期目標。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