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堅
摘 ?要: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下的初中體育教學開展形式較為單一,以技術動作的教學為例,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流程通常為“示范—練習”,這一教學模式下的體育教學活動不僅開展形式過于單一、教學過程多忽略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且在進行專業性較強的技術動作教學時往往不做任何鋪墊,此舉極易導致學生對相關技術動作存在概念與認知上的偏差,而概念與認知上的偏差則會使學生在進行動作練習時出現錯誤,而微課的應用則能使上述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關鍵詞:中學 ?體育教學 ?微課 ?體育課堂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9(b)-0085-03
Abstract: The form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is relatively single. Taking the teaching of technical movements as an example, the teaching flow und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s usually "demonstration practice", under this teaching mode,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not only carry out the form too single, the teaching process mostly ignore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udents, but also often do not make any foreshadowing when carrying out the specialized technical movement teaching. This will easily lead to students' concept and cognitive deviation of the relevant technical actions, and the deviation of concept and cognitive will make students make mistakes when they do the action exercise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ssons can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effectively.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Micro clas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我國信息技術與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催生了“微課”這一重要的教學輔助形式。微課這一全新教學輔助形式的提出與應用不僅填補了傳統體育教學活動中前置學習模塊的空白,還因其本身具有開展形式靈活、趣味性強等特點,使其在課堂氛圍的調節、師生關系的改善等方面具有傳統教學形式所不具備的優勢,將微課應用于體育教學過程當中,是推動體育教學改革的有力舉措。較之傳統體育教學開展形式,微課程具有表現形式直觀、主題突出、趣味性強、學習任務明確等優勢,將其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能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將微課引入中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可使體育教學質量得以顯著提高。
1 ?概念解析
微課是微課程的簡稱,此外之“微”是相對傳統課堂教學來說的。較之傳統體育教學課堂來說,微課的體現形式雖具有更為直觀、趣味性強、針對性強、主題、突出學習任務明確等諸多優點,但其開展形式多以5min左右的短小視頻、圖片、PPT等形式為載體,知識點相對零散很難同時兼具傳統體育課堂的系統性,因此,其存在應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活動的補充與輔助,而不能替代傳統課堂教學。
微課所能體現的內容很多,而將微課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當中,則能更為有效地突出特定體育教學項目當中的某一技術動作及學習難點。其多是通過短小視頻、PPT、動畫等形式將相關技術動作進行多角度或慢放展示,并配以音頻或字幕解說,在不占用學生過多課余時間的前提下幫助學生對課堂教學重點進行針對性較強的課前預習及課外復習。
2 ?微課在中學體育技能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2.1 可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
通常情況下,教師會將微課的時長控制在10min以內,且在這一時間內通過視頻或電子課件的形式將即將學習內容及難點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并可對相關學習難點在課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或示范,相對傳統體育課堂教學形式來說,微課形式更能對碎片化的學習時間進行科學的掌握與利用,并通過對碎片化時間的應用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此外,微課的開展形式更為靈活,受時間、學習地點的影響較小,卻能夠使傳統教學課堂更為精細化。
2.2 微課形式更能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
受微課視頻時長限制,教師需對微課視頻內容進行不斷調整,如何才能將微課視頻的時長控制在10min之內,且微課視頻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正式課堂的教學效率?筆者認為,教師應明確教學內容的重點與難點,并在10min之內對相關重難點進行闡述或示范,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知識嚴密性與邏輯性,且制作的微課視頻不僅能夠體現教學重難點,還能激發學生在微課學習過程當中的主觀能動性。這就對教師就教學活動重難點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層教師通常會在制作微課視頻或課件之前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從而使教學重難點更為突出。
此外,微課是體育教學課程的科學輔助手段,且教師開發完成的微課資源并非只能運用一次,而是可以在教學過程遇到相關問題時,微課視頻或課件就能被用于為學生答疑解惑。最后,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教師也可引導學生通過對微課視頻及課件的再次觀看而起到一個鞏固課堂知識的作用。
3 ?微課在中學體育技能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以微課形式組織開展的中學體育技能教學較之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更具科學性與系統性。基層教師應從課前教學設計環節入手對教學活動進行科學的設計,筆者通過對微課理論的研究并結合多年的基層體育教學實踐經驗,摸索構建出一套“三位一體”的全新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以正視學生個體差異為原則,將體育課堂劃分為課前知識傳遞、課中課堂知識的內化及課后學習成果的鞏固3個固定模塊,并根據教學內容做好課前教學及微課設計,從而確保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3.1 做好教學設計與課前知識傳遞
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下的體育教學活動通常忽略課前知識傳遞環節,而直接在毫無鋪墊的情況下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這就導致學生無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對相關知識與技能實現牢固的掌握。在“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中,筆者加大了課前前置性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所占比重,前置性學習主要以微課形式展開,同時應引導學生在課前前置性學習階段主動發現并提出問題。教師在做課前微課設計時應將學生對相關運動項目的現有水平作為主要參考依據之一,并與實際教學內容相結合,最終以視頻、圖片、三維動畫等形式將相關教學內容直觀展現在學生面前,為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3.2 注重課堂互動,促進知識掌握與內化
在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當中,課堂教學階段主要包括協作討論、自主練習、師生互動及成果展示4個環節,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每個環節都強調了學生的參與性,這在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主觀能動性方面是十分有效的。首先,通過教師示范與講解之后將學生進行隨機分組,并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展開自主練習。其次,在協作討論環節,教師可匯總學生在前置學習與自主練習過程中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并選擇較具代表性的問題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展開探討,此時學生通過自主練習已在腦海中建立起基礎的運動表象,此時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可確保討論過程有的放矢。再次,通過小組討論無法解決的問題,可與教師進行共同探討,此舉在提高課堂互動性的基礎上,還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在學習成果展示環節,對學生展示過程進行視頻拍攝,并通過相關軟件對視頻進行剪輯處理,繼而通過視頻回放、慢放等形式引導學生將自身動作與標準動作進行對比分析,在加深其對標準動作認知程度的基礎上,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并及時加以練習與改正。
3.3 加強對學生課后的監督力度,促進課后知識鞏固
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意味著體育教學活動本質上的結束,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教師還應為學生提供及時的課后指導,幫助學生解決課堂教學過程中尚未得到解決的問題,并通過對課外活動時間的充分利用將體育教學活動拓展至課堂之外。此外,做為一名基層體育教師,筆者鼓勵學生在課外活動時間乃至周末休息時間相約在校內或校外的相關運動場館進行運動,并通過社交APP將相關運動情況與同學及教師進行交流,以方便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況有一個全面、客觀的了解。
4 ?結語
通過各地基層教師幾年的探索與研究,時至今日,微課已逐漸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課程體系。當前我國的教學改革工作尚處關鍵階段,部分地區的教學開展形式仍舊比較落后,微課的引入則能幫助體育課堂教學突破這一困局。
參考文獻
[1] 陳文波.互聯網+教育:微課在中學體育傳統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5):140,142.
[2] 唐雙雙,李樹國.微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7):113-114.
[3] 劉瑞蓮,屈紅林.微課教學在體育專業技術類課程中的應用[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78-80.
[4] 李雯,沈挺,馬洪勝,等.探究微課對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變化和影響[C].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四卷):十三五規劃科研管理辦公室,2018:207-211.
[5] 李鴻達.微課在高校普修課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9.
[6] 王雪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高校花球啦啦操選修課學習效果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