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俊豪

新增企業超過3500家,簽約項目超70個,總投資額將近2000億;多個改革創新案例在全區、全國復制推廣;欽州港東航道擴建完成,萬噸級集裝箱貨輪首次通航……自揭牌以來,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以下簡稱欽州港片區)扎實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改革創新等各項工作,助推片區開發建設開好頭、起好步。一年多的時間里,欽州港片區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營商環境改善,企業、資本紛至沓來
2020年9月,欽州港片區發布了《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商事登記確認制(試行)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今后將實施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這意味著,今后在欽州港片區,申請人只要符合法定條件并經登記確認就能實現快速開業,是對企業設立許可審批制度的重大變革。
“商事主體確認制將最大限度在企業名稱、企業住所、經營范圍等登記事項上提供登記便利,幫助企業大幅降低制度性成本。”欽州港片區行政審批市場服務業務板塊負責人介紹說,對于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通過建設系統智能化審核,“基本可以實現秒批”。
一年來,這類利于企業的改革創新舉措在欽州港片區不斷涌現,由此也帶來了顯著的營商環境改善。例如,通過全面優化企業開辦流程,實現從企業登記、印章刻制、發票申領、銀行開戶、社保登記等環節辦結僅需半天,企業開辦效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此外,欽州港片區還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動投資便利化,加快營造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得益于營商環境的改善,揭牌一年來,欽州港片區新成立企業1913家,其中外資企業35家;新簽約項目70個,投資總額約2000億元人民幣。與掛牌之前相比,對企業和外資的吸引力都顯著增強。
制度創新步子大,“欽州經驗”很實在
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的核心任務,每一個自貿試驗區肩負為中國深化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探索經驗的使命。例如,自貿試驗區最早開始實施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也最先實施“證照分離”改革,目前這些經驗舉措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一年來,除了復制推廣原有經驗之外,欽州港片區的探索也從未停止。
為提高物流效率,欽州港片區先后首次采用“船邊直提”作業模式和“抵港直裝”作業模式裝卸貨物。8月4日,在欽州保稅港區集裝箱碼頭,一個重達26噸的集裝箱被緩緩吊裝入“海豐峴港”輪,運往泰國曼谷,集裝箱從放行到裝運全程僅90分鐘,較之前壓縮12個小時左右,極大地幫助企業壓縮了物流成本。
為打造國際化法制化營商環境,除了深入推進“一事通辦”和“放管服”改革,以及承諾制全覆蓋、“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欽州港片區探索實施了投資項目“零審批”、平臺經濟企業集群化審批等新模式。
揭牌一年來,欽州港片區累計制定發布各類政策文件30多個,完成改革試點任務52項,總結提煉形成改革經驗和創新案例19項,并上報自治區在全區復制推廣,其中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系統集成改革創新、進口植物產品“分類管理”新模式、土地征收“凈地交付”新模式、承諾制全覆蓋審批新模式共4個案例入選并上報中國商務部申請在全國復制推廣,有望為中國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欽州經驗”。
融入陸海新通道,國際門戶港基本建成
7月30日上午11時30分,滿載著上萬個標準集裝箱的 “中遠太倉號”在欽州港大欖坪作業區鳴笛起航,駛向深藍大海。這艘巨無霸集裝箱船是欽州港1994年開港至今最大的集裝箱貨輪,該船首次通航標志著欽州港東航道擴建工程取得階段性突破。
欽州市市長譚丕創表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門戶港基本建成是欽州港片區建設一年來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欽州港片區港口功能設施得到了不斷完善和提升。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的建成,把鐵路修到了港口碼頭,打通了海鐵聯運的最后一公里,還讓鐵路集裝箱年裝卸能力由15萬標箱躍升至105萬標箱;欽州港東航道擴建航道的建成,讓10萬噸的船可以全天候在欽州港口碼頭停泊。
其二,港航服務得到不斷優化。2019年建成運營的北部灣國際門戶港航運服務中心,為入駐中心的港航服務企業兌現自貿試驗區優惠政策,給予辦公用房和辦事窗口租金、物業費及網絡費的全額補貼。
其三,通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欽州港片區創新推動海鐵聯運,實現了“五個一”,即一次委托、一口報價、一單到底、一箱到底和一票結算模式,欽州港進出口通關時間跟2019年相比壓縮了50%。另外,貨物進口、出口的中介服務費同比下降了25%和21%。2020年1~7月,欽州港片區港口貨物吞吐量7678.9萬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了195.4萬標箱,分別同比增長15.2%和28.8%。其中,集裝箱吞吐量的增速自2019年起連續保持全國第一。
伴隨著國際門戶港的基本建成,欽州港片區現代臨港特色產業集聚效應也得到了顯著增強,尤其是石化產業。自欽州港片區成立后,就引進了上海華誼、浙江恒逸、浙江桐昆等一批綠色石化產業的龍頭。譚丕創透露,2019年引進的石化產業總投資額接近2000億元。
創新推動中國—東盟深化合作
欽州港片區擁有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欽州保稅港區、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個國家級開放平臺,是廣西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廣西自貿試驗區成立后,中馬“兩國雙園”也成為這一自貿試驗區最大的特色之一。
而欽州港片區在這個最大特色上的創新也不遺余力。例如,創新實施“政府搭臺、企業運作、項目帶動、利益共享”的開發模式,與馬來西亞成立聯合合作理事會,組建合資公司,引導兩國優勢企業入園;并創新開展中馬“兩國雙園”點對點金融改革。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中方與馬方探索開展跨境人民幣同業融資業務、境外項目貸款業務、跨境人民幣雙向流動便利化業務等。簡化境外機構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離岸劃轉業務辦理流程,開展人民幣信貸資產轉讓業務試點,實現“兩園雙園”之間跨境投融資和跨境資金流動便利化。
這些探索與創新,也將為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提供“欽州經驗”,加快建成引領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試驗園區。
·聯系編輯:787248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