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爽?劉東民
2019年6月臉書發布天秤幣白皮書后,數字穩定幣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數字穩定幣是加密(數字)貨幣的一種,是在普通加密貨幣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數字穩定幣解決了比特幣等無錨定加密貨幣價值波動大、缺少監管主體的問題,具有獲得廣泛應用的潛力。數字穩定幣與普通加密貨幣一樣,屬于私人數字貨幣的范疇。由于在經濟系統中的影響小于央行數字貨幣,且充分發揮了私營機構的主動性,因此數字穩定幣與央行數字貨幣存在競合關系。在央行數字貨幣不能一蹴而就的背景下,數字穩定幣,特別是建立在大量跨境客戶基礎上、具有快速全球應用潛力的全球穩定幣,如天秤幣、摩根幣等,有望引領全球跨境支付體系變革。面對數字穩定幣的發展機遇,我國也應將民營機構開發和運營數字穩定幣提上議程。
可以克服普通加密貨幣的弊端
數字穩定幣指相對某特定資產或一籃子資產保持穩定價值的數字貨幣。按照其穩定機制通常可以分為三類:以法幣或實物商品作抵押、以數字資產作抵押,以及由算法支持。當前最受市場認可且最具可操作性的是以法幣為抵押的數字穩定幣,即通過錨定一種法幣或一籃子法幣以保持價值的相對穩定的數字貨幣。有最新數據表明,全球范圍內數字穩定幣項目已達226個,其中活躍項目有66個,占比約29%。在這些項目中,排名前兩位的泰達幣和USDC(USDcoin,提供完全抵押的美元穩定幣)的市值分別為134億美元和15億美元(2020年8月31日數據),這兩種貨幣均是以法幣作為抵押的數字穩定幣,且錨定的均是美元。在134個處于開發階段的項目中,天秤幣、摩根幣等項目備受關注。
數字穩定幣當前主要被加密資產交易者用于應對市場波動。無錨定加密貨幣以比特幣為代表,其特點是網絡中各節點均可以參與貨幣發行和交易記賬,節點與節點之間直接進行支付和結算。但這類加密貨幣不是任何一個實體的負債,也不以任何現有資產作為價值錨,因此價格波動非常劇烈,難以承擔貨幣的基本職能。而且,整個生態系統中缺少中心化的發行和結算機構,監管當局很難找到落實監管措施的具體對象。于是,這類加密貨幣被大量用于洗錢、恐怖主義融資、偷稅漏稅等違法活動,對各國金融安全造成不利影響。此外,多數無錨定加密貨幣完全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統很難滿足高頻交易的需求。例如,比特幣的交易處理能力僅為7筆/秒,以太坊也才10~20筆/秒,與支付寶26萬筆/秒的處理能力相差甚遠。
數字穩定幣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方案。首先,數字穩定幣能夠承擔起貨幣的基本職能。這類數字貨幣具有明確的價值錨,因此價值穩定,能夠作為價值尺度。數字穩定幣由特定機構發行,屬于發行機構的負債,還有專門的機構負責兌換和運營,使數字穩定幣更易為市場所接受,發揮交易媒介的作用。再有,數字穩定幣體系中存在各種中心化的機構,因此便于被納入現有監管框架。譬如,監管當局可以審查發行機構是否具有足額備付金,要求兌換機構在客戶注冊時獲取客戶真實信息、完成了解客戶程序,要求系統運營機構在必要時提供詳細交易數據以追蹤可疑資金等。最后,數字穩定幣能夠更加靈活地適應高頻交易的需求。通過設計適度中心化的交易結算機制,數字穩定幣可以在分布式網絡與高頻交易之間找到平衡。
此外,數字穩定幣還具有為數字資產生態系統提供關鍵基礎設施層的潛力,特別是有望在跨境資金流轉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市場上活躍的數字穩定幣更多作為加密資產的交易中介,而在現實支付活動中的作用非常有限。有報告指出,泰達幣與396種加密貨幣建立了交易對,卻僅與4種法幣有交易對;USDC與109種加密貨幣開展交易,卻僅與2種法幣建立了交易聯系。不過,依托大型跨國公司平臺推出的數字穩定幣將有望改變上述局面,以天秤幣和摩根幣為代表的數字穩定幣很可能重塑全球數字資產生態系統。在天秤幣白皮書發布后,七國集團(G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國際清算銀行(BIS)迅速成立了專門的穩定幣工作組,他們把由跨國科技企業或金融機構推出、建立在現有大型和(或)跨境客戶基礎上、具有快速在全球范圍內應用潛力的數字穩定幣稱為全球穩定幣,并認為全球穩定幣將在全球范圍內對貨幣政策、金融穩定、國際貨幣體系和公平競爭產生影響。
可與央行數字貨幣保持競合關系
雖然作為私人數字貨幣的數字穩定幣與央行數字貨幣存在潛在競爭,但是二者在競爭中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數字穩定幣與央行數字貨幣最大的區別在于發行方不同。央行數字貨幣由中央銀行發行,以主權信用擔保,具有無限法償性;數字穩定幣則由私人機構發行,依托私人信用,主要在私人機構開發的支付平臺上使用。因此,從貨幣持有者的角度來看,央行數字貨幣較數字穩定幣風險更低、更具優勢。然而,央行數字貨幣作為一種國家行為,其推出將對國家金融體系產生系統性影響,包括可能產生金融脫媒的風險和導致信貸配置效率降低等問題,進而可能有損整體經濟的穩定運行。因此,從國家金融穩定的角度來看,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必須謹慎,循序漸進。相比之下,數字穩定幣則影響較小、相對靈活。短期之內,央行數字貨幣還面臨許多尚待解決的問題,恐難以迅速推出。在此階段,若以數字穩定幣先行試水,考查市場的接受程度、體系運行的問題及系統的操作風險等,將會有助于央行數字貨幣設計方案的完善。
在中長期,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后仍然可與數字穩定幣保持競爭中的合作關系。中央銀行的主要職能是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開展金融宏觀調控、承擔最后貸款人的責任等,而私人機構則更擅長處理零售用戶互動、即時支付確認、系統技術維護等業務。中央銀行與私人機構的比較優勢不同,為二者在數字貨幣領域的合作創造了條件。一方面,中央銀行與私人機構可以共同開發合成央行數字貨幣(sCBDC)。sCBDC由私人機構發行,屬于私人機構的負債,但是在中央銀行以完全準備金支持;私人機構直接處理零售支付交易,而中央銀行負責處理金融機構間的批發結算。可見,sCBDC實際上就是由中央銀行擔保的數字穩定幣,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商業銀行—中央銀行”的二元體系結構,將中央銀行與私人機構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IMF曾多次在報告中提到sCBDC,指出這種公私合作的模式使中央銀行更專注于其核心職能,比完全由中央銀行中心化控制的央行數字貨幣(CBDC)更好。另一方面,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后,也可以利用已經搭建起來的數字穩定幣系統推廣。天秤幣協會在其發布的第二版白皮書中就指出,各國央行開發出CBDC以后,可直接與天秤幣網絡集成,以CBDC取代網絡中原有的數字穩定幣。
在跨境支付中具有廣闊前景
天秤幣白皮書發布后天秤幣之所以受到世界普遍關注,就在于其在跨境支付領域的巨大應用前景。由于解決了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缺乏貨幣錨的問題,又為監管措施的落實提供了可行性,數字穩定幣具有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推廣的潛力。在央行數字貨幣不能一蹴而就的背景下,數字穩定幣有望成為提升跨境支付效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的優先選擇。當前跨境支付普遍采用代理行模式,涉及的中介機構多、鏈條長,跨轄區的監管標準差異還增加了各種顯性和隱性的成本。而且,跨境支付的收付款方還面臨著缺乏對支付狀態的可見性、支付處理延遲以及無法獲得全天候服務等問題。更為重要的是,美國近年來將跨境支付網絡武器化,動輒威脅切斷他國與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系統的連接或者將他國排除在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CHIPS)之外,這對其他國家的金融安全構成危害。以天秤幣為代表的數字穩定幣為跨境支付活動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有針對性地解決了傳統跨境支付系統的上述問題。
基于分布式賬本技術,天秤幣將市場上各類機構和用戶連接在一個支付網絡中,能夠有效地實現減少中介參與、促進普惠金融、完成點對點支付和同步結算。在天秤幣治理協會中,不同國家的支付企業、技術平臺、科技公司、非營利機構乃至多邊組織共同參與,以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指由多個機構共同參與管理的區塊鏈)的治理模式,不僅能夠增強跨境支付過程的安全性和透明度,還有助于增進跨境支付體系的公平性。特別是,以數字穩定幣作為載體,能夠為以特別提款權(SDR)為代表的超主權貨幣的國際使用創造條件。掛鉤一籃子貨幣的數字穩定幣有助于解決主權貨幣作為國際貨幣所面臨的特里芬難題,還能破除當前國際貨幣體系權力過度集中的問題。
當然,基于數字穩定幣打造跨境支付系統,必須以得到世界各國貨幣當局認可和納入國際金融監管體系為前提。天秤幣協會在過去一年中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和妥協,積極與各利益相關方進行溝通,改進方案以更好地融入監管。2019年6月天秤幣白皮書發布以后,今年4月天秤幣協會又發布了第二版白皮書。第二版白皮書較之前的方案做出調整,主要包括:放棄與一籃子貨幣掛鉤,新增單幣種穩定幣,每種穩定幣都與單一的法幣掛鉤;強調天秤幣是對各國法幣的補充而非替代,進一步加強儲備保護措施,制定全面的合規框架等。可以看到,以天秤幣為代表的全球穩定幣正在變得更加務實可行,這意味著其順利推出也不再遙遠。數字時代的貨幣競爭即將拉開帷幕,面對數字穩定幣的發展機遇,我國也到了應考慮是否允許民營機構開發和運營數字穩定幣的時候。
(宋爽為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東民為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閱讀鏈接:《世界知識》第15期:數字貨幣向人類社會踏步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