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青艷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干預護理對職業病患者的護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職業病患者50例,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分別為2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心理干預護理措施,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通過不同的護理干預后經過問卷調查顯示,兩組結果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職業病患者采用心理干預護理方式,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和心理,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心理干預;職業病;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7-129-01
職業病是一種由于各類職業性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其具有特殊性,最大的臨床特點就是易反復,病情持續時間較長,除了一些軀體器質性病變之外,對于患者的心理帶來了影響,導致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為治療工作帶來了阻礙,影響了治療工作的有序開展。因此,要在臨床中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采取多種措施疏導患者心理狀態,為患者的病情康復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而朝著這個方向開展心理護理工作,也利于提升臨床護理的質量[1]。本文選擇了本院收治的50例職業病患者,分為兩組分別進行常規護理和心理護理干預并進行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職業病患者50例,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分別為25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患者包括有酸灼傷18例,堿灼傷12例,苯酚灼傷10例,高溫燙傷10例。實驗組的年齡23-45歲,平均年齡(35.23±2.53)歲,對照組的年齡26-45歲,平均年齡(32.25±2.43)歲。這兩組患者在職業病類型、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在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對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通過與患者的及時溝通了解患者的病情;讓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食用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有助于患者提高抵抗力;指導患者定時定量的服藥;保持病房里的空氣清新,定時的通風換氣,保持合適的溫度和濕度。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2]。心理護理干預方式分為三種:
①焦慮心理護理干預。大部分的患者對于職業病的認知還不足,一旦患病后內心容易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醫護人員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多于患者溝通,語言親切、態度溫和的患者交流,選擇與患者合適的交談方式跟患者講解和普及職業病的相關知識,幫助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個清晰的了解,有助于患者樹立戰勝病情的信心,鼓起正確面對病情的勇氣,緩解患者不安和焦慮的情緒,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助于促進病情的康復。
②恐懼心理護理干預。很多的患者沒有生過重病,一旦患病本來情緒就不安焦慮,在加之職業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周期較長,患者在長時間的治療下承受著身體、心理的壓力和折磨,內心會出現恐懼的心理。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讓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積極的配合醫師和醫護人員開展相應的藥物治療和其它治療項目,在心理護理中引導患者恢復情緒,更加樂觀積極的面對,提升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一些戶外運動和活動來放松患者的心情,分散患者的負面情緒,讓患者的身心愉悅,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③怨恨和易怒心理護理干預。部分的患者在患病后經濟壓力大,在加之一些單位的合理補償沒有到位,使患者的情緒出現不穩定和激動的現象,導致患者陷入焦慮的狀態,容易暴躁和發怒,不利于患者的康復,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幫助,與雇傭單位之間進行溝通和協商,盡量的保證患者的醫療費用補助到位,幫助患者的保障自己的權益,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讓患者有一個良好的情緒,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提升護理的滿意度。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進行不同的護理干預后,采用問卷調查,了解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評分70分以下即為不滿意,70~89分即為基本滿意,90分以上即為非常滿意。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所以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整理和處理,計數資料均采用%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兩組之間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90例患者對護理服務感到非常滿意為17例,基本滿意為5例,余下3例不滿意;對照組對護理滿意感到非常滿意為14例,基本滿意為6例,不滿意為5例,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結論
職業病作為一種慢性病,由于反復性、持續性的發病讓患者長期處于疾病折磨的痛苦當中,很多患者都患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礙和問題[3]。在加上經濟壓力大、長時間住院、長期離崗對患者的心理產生了極大的落差感,導致患者的情緒不佳,出現暴躁、易怒、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從而影響了治療的依從性。因此,加強職業病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其具有非常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在這個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注意患者的講話內容、態度和行為,以患者為中心,幫助患者減輕負面情緒和壓力,在一定程度分散患者的情緒。
綜上,對于加強職業病患者的心理干預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和心理,減輕患者的壓力,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茍玉會, 狄燕玲, 韓家旭. 臨床心理干預在職業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9, 7(04):107-108.
[2]于敏.探討臨床心理干預在職業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 2018, 028(034):201-198.
[3]國立蕾.淺談職業病患者的心理護理措施及效果[J].健康之友,2019, 000(008):2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