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沁園
摘要:目的:研究利用手術室綜合護理在下肢骨折內固定手術中的配合效果與并發癥發生率的評價。方法:將本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的64例行下肢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按照入院日期進行分組,每組32例。給予參照組常規護理模式,在此基礎上給予研究組手術室綜合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25%,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在為行下肢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應用手術室綜合護理時,可以將手術時間和術后恢復時間縮短,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下肢骨折內固定手術;手術室綜合護理;并發癥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R81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7-137-02
形成下肢骨折的主要原因就是暴力,大多數患者會在下肢骨折時出現其他部位損傷或并發癥的發生,其致殘率比較高[1]。在治療時一般會應用下肢骨折內固定手術,治療效果顯著。但是如果想要將手術效果最大化發揮,離不開對患者的各項護理。基于此,本院對利用手術室綜合護理在下肢骨折內固定手術中的配合效果與并發癥發生率的評價展開了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將本院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的64例行下肢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按照入院日期進行分組,每組32例,參照組男性和女性患者為17例和15例,年齡為35~59歲,平均(47.82±2.39)歲;研究組男性和女性患者為19例和13例,年齡為36~60歲,平均(48.74±2.85)歲。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臨床資料完整,沒有任何精神類疾病可以配合治療。兩組患者的資料進行對比并沒有明顯的差別(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護理方法
給予參照組常規護理模式,在此基礎上給予研究組手術室綜合護理,具體方法為:
(1)手術前護理:在手術開始之前,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為患者介紹疾病和手術相關知識,以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與注意事項,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如果是出現焦慮和恐懼等情緒的患者,應該詢問具體原因,耐心傾聽他們的訴說并解答。消除他們的不良心理與情緒,提升對醫護人員的信心,確保手術順利進行[2]。除此之外,還應該對手術室中的醫療器械進行消毒,確保無菌工作,并準備充血的藥品和器材。利用生理鹽水沖洗患者創面,利用氧化氫沖洗肌肉層和軟組織。
(2)手術中的護理:護理人員需要根據天氣變化和溫度來調節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在手術室中盡量小聲說話并輕柔,減少患者所產生的不適感。對患者生命體征時刻進行密切觀察,如果有異常,應該及時通知醫生,并針對其癥狀進行處理[3]。在為患者輸液和沖洗的時候,液體應該加熱處理,不要讓低體溫的現象出現。進行手術時,護理人員需要幫助醫生將患者骨骼部位包扎和止血。在患者需要搬運的時候,應該小心,防止患者出現二次傷害。
(3)手術后的護理:手術之后,觀察患者的恢復情況。在患者清醒后告知他們手術情況,并為患者清晰殘血的血跡和更換衣服。這期間需要做好引流管護理,觀察引流管中引流液的量與顏色,并注意周圍是否出現泛紅等現象,減少感染的出現。時刻觀察生命體征,并與家屬交流,讓家屬明確日常生活中和恢復時的注意事項,確保家屬可以為患者帶來更多的鼓勵和康復信心,讓感覺感受更多的溫暖[4]。
(4)1.3觀察指標
觀察和對比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并發癥發生的具體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8.0軟件將輸入的數據進行處理,使用t和進行檢驗,(x±s)為計量資料,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對比
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與住院時間均優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對比
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研究組發生率為6.25%,參照組發生率為28.13%,研究組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下肢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多發人群為中老年人。導致骨折的原因與高空墜落、摔倒和運動等因素有關。骨折之后患者需要長期臥床,行動受到限制,并且致殘率比較高,會對患者生活產生較大影響,降低生活質量,為其進行積極有效治療非常重要。臨床當中主要治療下肢骨折的方法是下肢骨折內固定手術,但是在手術中會對患者造成創傷,所以在手術開始之前應該對患者進行護理,并采取適合患者的手術方式,從而將治療效果提升,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手術室綜合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主動護理方式[5]。在實際護理當中,護理人員會做好術前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讓患者在手術之前了解更多與疾病和手術相關知識,并減少焦慮和恐懼等不良情緒的產生,增加對醫護人員的信心,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并且還會在手術前為準備無菌手術器械與患者,減少感染等情況的發生。在手術過程中,會對患者生命體征等進行實時觀察,并配合醫生工作,加快手術速度和提升質量,減少手術對患者的傷害,增加治療效果。手術后護理人員會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為他們進行引流管護理與康復護理,讓患者在術后加快恢復速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升生活質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康復護理中,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盡可能早期進行康復訓練,這樣能夠將康復效果增加[6]。本次研究當中,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與住院時間均優于參照組(P<0.05),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研究組發生率為6.25%,參照組發生率為28.13%,研究組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這說明在為行下肢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護理時,應用手術室綜合護理,可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減少手術對患者的傷害并提升手術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將生活質量提升。
綜上所述,在為行下肢骨折內固定手術患者應用手術室綜合護理時,可以將手術時間和術后恢復時間縮短,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恂, 芮琳, 邱旭升,等. 關節鏡空心釘內固定治療后踝骨折手術的護理配合[J]. 護理學雜志, 2019, 34(5):45-47.
[2]張亞輝, 楊矗. 護理干預對髓內釘內固定治療肱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時間,術后并發癥及滿意度的影響[J]. 上海護理, 2018, 18(12):78-80.
[3]單作新, 李峰. 穴位按摩聯合中醫情志護理干預在下肢骨折術后護理中的應用及對功能恢復的影響[J]. 廣東醫學, 2019, 40(20):2958-2961.
[4]洪敏, 張彩霞, 洪玲玲. 人性化護理對手術室護理中護理滿意度及術后并發癥影響[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9, 19(15):2669-2671.
[5]姬秋林, 王黎. 人性化護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術中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J]. 血栓與止血學, 2019, 25(5):889-890.
[6]沈劍輝, 高興蓮, 鄢利芳,等. 混合現實技術引導下行復雜骨折手術的護理配合[J]. 中華護理雜志, 2018, 53(9):1050-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