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玲
摘要:通過對本縣公辦小學和流動人口子女小學學校衛生保健現狀進行調查,為制定科學合理的針對突發公共衛生防控工作策略提供理論基礎。調查結果顯示流動人口子女小學衛生情況極差,需要有關部門出臺相關條例整頓衛生,加強考核機制。
關鍵詞:中小學生衛生保健服務; 組織和管理; 公共衛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7-173-02
本縣作為典型的外向經濟型城市,外來人口數量遠大于本地居住人口,為方便對外來人口進行管理,外來人口的小學學齡子女將統一規劃在流動人口子女小學進行學習。為制定針對突發公共衛生防控工作策略提供數據基礎,本文在2020年6月對公辦小學和流動人口子女小學的衛生保健現狀做出研究和分析,并提出幾點相關的改善方法和建議。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在本縣范圍內選取流動人口子女小學共12所,為方便區分下文中統一以“民辦學校”代替。另根據地域范圍劃分選取12所公辦小學作為對照。
1.2調查方法
對“學校衛生保健現狀調查問卷”的內容進行自主設定,內容包括學校日常工作、管理情況、衛生室和食品安全。對調查人員按人數進行分組,在進行調查培訓后,分別前往所負責學校進行調查。
1.3統計分析
將調查得到的數據匯總進數據庫,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x2檢驗。
2結果分析
2.1公辦及民辦小學組織管理情況對比
調查結果顯示,公辦小學有7條符合率是100%,12所公辦學校具有完善的管理機制,均成立衛生管理領導小組,民辦學校有8條符合率明顯低于公辦學校(P值<0.05),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2.2不同類別小學基本情況
基本情況共13條,其中3條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符合率均為100%,其他8條中,公辦學校符合率高于民辦學校(P值<0.05),具體數據見表2。
3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通過對學校組織管理和基本情況符合率進行對比,可以看出民辦學校明顯低于公辦學校。造成上述原因的現象可能是民辦學校相比于公辦學校來說更注重經濟效益,對校內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力度不足,具體表現為校園環境中的垃圾得不到及時清理、教室飲水機用水來源不衛生、廁所衛生狀況堪憂、學生宿舍缺少洗衣機以及消毒防護工作沒有做到位等,這使得民辦學校形成教學環境差、衛生工作不夠全面、校醫室醫療設備短缺且人手不足等局面。此外教職工待遇低于平均水平,使得前來就業的教職工素質較差,缺少關于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的意識和相關知識,在日常教學生活中增大了傳染病發生的風險,對流動人口子女的生活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上述原因都導致流動人口子女小學學校衛生保健工作不能有效開展和實施。
民辦學校因其校內基礎設施不全、教職工衛生意識較差等原因,導致衛生保健狀況極差,想要改善這一情況,需要有關部門出臺相關措施進行整治,加大對民辦學校的資金投入,完善其基礎設施,配備完整的醫療隊伍。民辦學校自身也要成立衛生管控小組,將衛生防控工作的責任落實到個人,定期開展以“衛生安全保障”為主題的教學講座,讓全體教職工進行學習,從而對流動人口子女形成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