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成軍
摘要:籃球是當今受眾人群較廣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全面促進人們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抓手,所以籃球運動也普遍馮敏與廣大校園之中,小學也紛紛組建籃球隊并開展相關的課余訓練活動。基于此,文章就立足確保小學籃球隊課余訓練高效性的必要性與價值,以及確保小學籃球隊課余訓練高效性的關鍵要素分析基礎上,圍繞將調動學生訓練興趣視為根本,努力打造良好的訓練情境;以師生互動為重要平臺,確保學生獲取新知與新技能的高效性;將項目化訓練視為關鍵,力求學生技能強化的高效性;將“雙主體”總評作為保障,確保訓練結束部分的高效性四個方面,將其有效的實施路徑加以論述。
關鍵詞:小學籃球隊;課余訓練;高效性;必要性與價值;關鍵要素與實施路徑
引言
籃球運動是一項技術性和對抗性極強,擁有特殊運動魅力的團體運動項目,不僅有助于增強人們體質健康,同時在促進人們心理健康方面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推動力。所以,全面確保小學籃球隊課余訓練的高效性自然受到了廣大小學體育教師的高度重視。但如何才能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廣大小學體育教師不斷加以深入思考,文章就以此為課題展開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希望能夠為其帶來一定的啟示。
一、確保小學籃球隊課余訓練高效性的必要性與價值
(一)必要性的體現
從籃球運動的本質出發,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更能促進學生各種能力與意識的全面培養,所以可以為增強學生體育核心素養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正因如此,在小學籃球隊日常課余訓練活動中,全面確保訓練的高效性正是將上述作用更好的發揮出來,所以其必要性非常明顯,必須得到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
(二)價值的彰顯
確保小學籃球隊課余訓練的高效性就意味著教師必須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訓練目標必須做到高度細化,二是訓練內容不能墨守成規,三是訓練手段必須滿足學生訓練參與的需要。而做好上述三項工作無疑要求教師在訓練目標上,能夠實現更加合理,在訓練內容與手段上實現不斷創新,課余訓練工作的品質也由此得到全面提升,這顯然是其價值的重要說明。
二、確保小學籃球隊課余訓練高效性的關鍵要素分析
(一)基本前提條件要高度明確
從確保小學籃球隊課余訓練高效性的基本條件出發,理想前提條件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它是學生燃起深入接觸并參與積極籃球訓練活動的必要條件,也是訓練工作正式進入到高效運行狀態的重要標志。因此,明確這一基本的前提條件自然是確保小學籃球隊課余訓練高效性的關鍵因素。
(二)動力條件要做到強大
所謂的“動力條件”,指的就是能夠為保持各項訓練工作高效性始終提供動力的條件。其中,不僅要做到訓練內容的豐富,還要做到訓練手段的豐富,小學籃球隊課余訓練工作的開展更是如此。這就為廣大小學體育教師在課余訓練工作中提出了新要求,而如何滿足這一要求自然成為確保課余訓練高效性的關鍵要素。
(三)保障條件要保證充足
從保持課余訓練“高效性”的角度出發,高效訓練流程的建設并非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在長時間的積累中不斷加以完善,進而才能確保訓練工作的高效性不斷處于提升狀態。為此,充分挖掘其保障條件就成為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廣大小學體育教師在籃球隊課余訓練中不可忽視的工作,所以應作為關鍵因素中的重要一項。
三、確保小學籃球隊課余訓練高效性的實施路徑
(一)將調動學生興趣視為根本,努力打造良好的訓練情境
結合小學籃球隊訓練全過程的基本結構來看,“三段式”是最為明顯的結構特征所在,“準備部分”無疑是起始點所在。為此,確保課余訓練始終處于高效率的狀態,就必須先把該階段訓練的高效性放在首位。其間,努力打造良好的訓練情境顯然效果最佳,因為這是激發學生參與籃球訓練興趣的有利途徑,更是訓練全程達到高效的必要前提條件。以《單手肩上投籃》訓練為例,在準備環節中,重點工作應包括兩個部分:第一,要以問題為先導,努力打造一個理想的比賽情境。在宣布訓練工作開始之后,教練員要摒棄以往先向學生明確訓練常規,隨后按部就班開展固定熱身活動這一模式。而是先要將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欲望激發出來,為學生積極參與訓練中各項活動提供一個理想的前提。其間,教練員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在當今NBA賽場上,同學們認為哪位球星投籃準確率最高,投籃動作的特點又是什么?”隨后將比賽中精彩的“高難度投籃”小視頻呈現在學生面前,以供學生深度思考。學生得出自己認為正確的結論后,教練員的重點不應是評價其“對”與“錯”,應是結合有代表性的觀點分析球員投籃動作的主要特征,并肯定全體學生的觀點。最后則是要引出投籃技術變得嫻熟必須有一個最為基本的條件,那就是經過無數次的訓練才能實現,而本次訓練的內容恰恰是提高投籃準確性的基礎所在,進而引出本次訓練活動的主題。這一過程顯然始終圍繞著“籃球比賽”這一關鍵詞來進行,學生訓練參與的興趣和欲望明顯被充分激發出來,比賽情境也就此創設完畢,達到了為學生積極參與各項訓練活動奠定基礎的目的。第二,精心組織有針對性的準備活動。在激發學生訓練參與興趣與欲望的基礎上,接下來教練員就要針對“單手肩上投籃”的技術特點,組織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膝關節”“髖關節”“肘關節”“手指手腕關節”的預熱活動,確保其訓練場上有效避免運動損傷的出現,訓練準備部分的高效性自然不言而喻。
(二)以師生互動為重要平臺,確保學生獲取新知與新技能的高效性
在擁有高效的訓練導入,激發出學生強烈的訓練參與興趣基礎上,接下來就要進入到課余訓練“基本部分”的第一環節,這一環節是學生獲取新知識和新技能的主要平臺,肩負著學生理解和掌握所要學習新知識的重要使命。為此,確保學生獲取新知與新技能的高效性自然是基本要求,而始終維持教練員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顯然是明智之舉。以《傳切配合》訓練為例,在戰術跑位的“分解與示范中”,教練員首要任務是讓學生繼續保持強烈的課堂參與興趣,其間可以先讓學生說出籃球賽場上“切”字是什么意思,并將相關視頻呈現出來。在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練員要為之加以肯定,讓籃球比賽的畫面感始終能存在與學生的腦海中。以此為契機,教練員要將相關的戰術分解動作進行,向學生明確“傳切配合分為橫切與縱切兩種”“橫切的跑位方向”“縱切的跑位方向”“傳球點的尋找”,以及“傳球后保持迅速回防的姿態”。與此同時,教練員還要結合能把賽場上某一個或幾個傳切配合,向學生說明傳切配合是否保準關鍵在于“跑”與“傳”的路線是否準確,這需要經過反復的練習才能實現。最后,教練員要鼓勵學生兩兩一組進行動作模仿,并且彼此之間要相互指正無球跑動與傳球時的錯誤所在,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動作示范員”和“動作指導員”,這無疑推動了學生始終保持新知識與新技能學習的高效性。
(三)將項目化訓練視為關鍵,力求學生技能強化的高效性
“隨堂練習”環節作為“基本部分”的第二階段,是學生技能強化的主要平臺,所以做到該階段的高效性無疑至關重要,通過項目化訓練的方式來進行無疑效果最佳。具體操作包括兩個環節。以《行進間低手上籃》訓練為例,一是要向學生明確具體的訓練項目,即:“探究新穎的行進間低手上籃的訓練方法”。而是要將訓練過程所有的權利賦予學生,包括自行分組、自行討論和修正、自行歸納與總結,教練員則是深入到每個項目訓練小組之中,為之提供適當的指導和啟發,輔助學生更好的完成該項目所賦予的任務。最后,教練員無疑要通過組織小組競賽的形式讓學生展示項目化學習的成果,并且鼓勵每個小組說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這一過程顯然為教練員進一步強化學生技術動作的規范性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學生通過項目化訓練成果的檢驗自然會更愿意接受教練員所提出的建議,并且能夠長時間留有深刻的印象。這顯然可以充分說明學生技能強化的高效性,課余訓練成果也能達到甚至遠超預期。
(四)將“雙主體”總評作為保障,確保課堂結束部分的高效性
總覽小學籃球隊課余訓練的全過程,不難發現訓練“結束部分”也是課余訓練基本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幫助學生和教練員明確教學成果與需要的任務。為此,更好的完成這些任務自然能夠體現出該訓練階段的高效性,通過“雙主體”總評活動顯然可以將上述任務更好的完成。以《二三聯防》訓練為例,在步入到訓練“結束部分”后,教練員要先帶領學生說出“二三聯防”的目的是什么、具體應該怎樣站位、各自負責的區域又是什么,讓學生能夠在區域防守方面能夠有明確的意識。同時,教練員還要幫助學生回想訓練場上自己是怎樣進行戰術練習的,以供課后鞏固復習時所用。在此之后,教練員要針對學生課上學習成果和狀態做出客觀點評,注意語言要以肯定和建議為主,切實讓學生意識到訓練場上哪些防守配合相對較好,哪些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怎樣保持最佳的訓練狀態,最為切實可行的鞏固與復習方案又是什么。這一過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有效應用本防守戰術的自信心,還能喚起學生積極開展訓練后積極復習與鞏固的情緒。最后,教練員要將本次訓練所剩余的時間再一次交于學生手中,讓學生表達自身訓練場上的基本看法,說明自身相關建議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自行開展肢體和心理放松活動。由于這些建議都是學生主動參與籃球隊課余訓練的直接條件,所以教練員不僅要加以全面記錄,更要視為今后訓練方案設計的重要著力點,進而不僅彰顯出訓練結束部分的高效性,還能為不斷提升今后籃球隊課余訓練全過程的高效性提供有力保證。
結語
綜合以上論點不難發現,在小學籃球隊課余訓練中,切實做到訓練全過程高效運行是一項非常系統的工程。其間,教練員既要做到明確個階段保持訓練的目標是什么,同時要將訓練內容和手段進行合理化設置與落實,由此方可實現。為此,不斷深化上述四個方面就成為廣大小學體育教師今后籃球隊課余訓練工作開展的重中之重,更是全面提高籃球隊課余訓練成果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潘競玲,楊世福,楊世眾.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高效率的籃球教學[J].考試周刊,2017(30):169–169.
[2]張曉光.探究如何提高小學籃球教學的有效性[J].體育時空,2017(12):104–104.
[3]王曉陽.小學體育籃球游戲化的有效運用[J].長江叢刊,2016(36):25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