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翀 呂尋金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分析法、錄像觀察法等方法。對中國隊、小組對手及四強隊伍身體形態及年齡、進攻和防守的對比分析。結果:(1)中國隊身高不再具有優勢,同時體重及克托萊指數無明顯差異(P>0.05),球員相對年輕(P<0.05);(2)罰球命中率與三分命中數均遠低于前四隊伍(P<0.05),其他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3)中國隊防守數據均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中國隊陣容年輕化、進攻戰術執行效果不佳、缺乏優秀的組織球員等。建議從身體形態和年齡、進攻和防守等角度調整。
關鍵詞:男籃世界杯;中國隊;成因分析
引言
姚明出任籃球協會主席以來,對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實現了重大突破[1],但中國隊無緣世界杯小組出線。對于世界級大賽,專家學者們更多偏于單方面進行分析,從而得出不同的建議,如果將這些方面綜合進行研究得出來的結果是否更加豐富全面呢?因此筆者以本次男籃世界杯中國隊小組賽對手(波蘭、委內瑞拉)及四強隊伍(西班牙、阿根廷、法國、澳大利亞)為主要研究對象,從年齡和身體形態、進攻和防守層面多視角對中國男子籃球國家隊世界杯上的表現進行分析,總結出中國隊本屆賽事失利成因,希望發現的問題能對中國隊發展有建設性的幫助。
一、結果與分析
(一)年齡和身體形態指標對比分析
1.中國球員年輕,缺乏大賽經驗
運動員年齡是判斷一個球隊是否處于最佳年齡階段的主要參數[2]。年齡的大小表明在賽場上的經驗是否充足,中國隊除了豐富世界級大賽經驗的易建聯,年齡結構在23歲到29歲不等。因此可以看出中國隊整體經驗不是很足。反觀,無論是小組對手還是四強國家陣中都擁有數位豐富經驗的老將坐鎮。通過錄像觀察,中國隊在比賽過程中發現,中國隊在關鍵時刻經常出現致命失誤,最后導致錯過最終的勝利。
2.身高不再是優勢,體重偏輕
由表1發現,身高、體重、克托萊指數都不存在明顯差異。對抗能力由體重決定,也成為技戰術運用的前提[3],但中國隊體重相對來說略低。克托萊指數反映了運動員肌肉質量和肌力的優劣[4]。但平均克托萊指數中國最小。反之,大體重移動速率慢,中國隊加快比賽節奏,少些陣地戰,避免因對抗不足問題。世界強隊提倡快攻和移動進攻并舉,因此中國隊需要加快移動速度[5]。通過觀察比賽錄像發現,中國隊整體進攻節奏相對以往更快些,但是當場上出現兩個內線球員時,整體節奏就變慢,又落入到了陣地進攻之中的情況。
(二)進攻方面對比分析
1.得分較低、缺乏優秀組織者
中國隊場均得分相對較低,但得分能力衡量一個球隊實力強弱[6]。如今三分球在進攻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7],但中國隊三分球命中率卻有差距。在比賽過程中,中國隊大部分時間安排的是三個后衛,應該外線投籃效果更佳,但是事與愿違。因為后衛更多是非三分得分試投,所以三分出手頻次不高。命中數量也相對較低。罰球是競技籃球中最常見的技術要素之一[8]。但中國隊做的差強人意。相對小組賽對手來說,中國隊場均罰球次數和命中次數是較多。反觀罰球命中率來說,就有差距了。戰術執行和比賽勝負的影響取決后衛隊員[9]。中國隊助攻較低,缺乏更多的機會去完成進球。通過觀察錄像發現中國隊多數后衛偏向于進攻且得分不高,因此球隊進攻并不流暢。
2.球員完成進攻戰術效果不佳
中國隊常用進攻戰術—牛角戰術,即持球人站在弧頂組織,兩名內線球員在罰球線處的45度位置,剩下兩個球員在兩側底角三分拉開空間。拉開空間、掩護質量、突分及投射能力等因素影響戰術執行效果,然而效果卻差強人意。首先投籃太差。由于中國內線得分突出,因此不會特地布置防外線投籃戰術以及擴大防守區域,因此出現投籃機會,但把握不住。其次掩護質量不高。周琦,王哲林掩護能讓防守方很容易擠過掩護去纏繞1號位球員,因此戰術布置也是無濟于事,又要重新執行。最后沒有雙能衛,以及突投能力缺乏。由于中國隊外線投籃能力弱,因此對手知道中國隊只會往內線進攻,因此防守方集中收縮籃下,籃下空間擁擠,上籃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見表2)。
(三)防守方面對比分析
1.防守無明顯差異,缺乏全面防守球員
防守指標都不存在明顯差異。中國隊場均失分最少,失分是對于攻方進攻行動整體的制約與控制能力的直接體現[10]。雖然籃板球不存在明顯差異,但相較之下最低。防守所產生的快攻情況也不存在明顯差異。總體來說中國隊防守指標還沒有明顯差距。通過比賽錄像,發現中國隊籃板球集中在3大內線球員,而搶斷集中在后衛線的球員。表明中國隊隊員防守功能單一。研究發現更多的防守籃板球是影響比賽的關鍵之一。與委內瑞拉的比賽中,對手身高處于劣勢的狀態下,但后場籃板保護不足,使得其二次進攻機會增多。
2.球隊陣容導致防守劣勢
中國隊長時間場上布置的陣容是兩個內線球員與三個后衛球員(后面簡稱“兩大三小”),導致3號位上的球員是后衛球員,在防守中容易被針對。快速的攻防轉換以及精準的遠投是當今世界籃球大勢,最為典型的代表是NBA的金州勇士隊,其陣容配置屬于三至四個鋒線球員。進攻端球隊都有策應能力和投射能力以及移動能力;防守端,球隊都能無限換防。但中國“兩大三小”陣容很難在防守端形成勇士隊陣容的效果,三號位上出現的后衛頂到鋒線位置容易被對手針對,同時中國隊內線移動偏慢換防能力不強導致球隊防守存在劣勢,容易被對手找到突破口。
二、結論
身體形態不存在明顯差異,但中國隊體重、克托萊指數還是存在差距,同時中國隊年齡也存在差異,尤其在后衛位置,年齡相對更加年輕,缺乏大賽經驗。中國隊的得分、三分球命中數以及罰球命中率與強隊的水平還有一段距離。其他攻防指標無明顯差異。中國隊常用的進攻戰術實施效果不佳,掩護質量不高、突投能力不強等都是阻礙戰術不能很好開展的結果。防守數據層面上,無論是小組對手還是前四隊伍,在各項數據都無明顯差異。防守戰術實施效果較好,但場上陣容為“兩大三小”時,防守戰術執行力較差,球隊缺乏具有全面防守能力的球員。
三、建議
(一)身體形態和年齡方面
首先在保證身高優勢的基礎上,身體素質訓練更待加強,特別是對抗能力方面訓練;其次在學校體育、職業聯賽等多個層面進一步加大力度,從而促進我國男子籃球運動發展。最后由于我國男籃隊伍年輕,增加聯賽場次、國家隊拉練次數等,給予年輕隊員更多的上場機會,進而增長經驗,充盈男籃發展的人才儲備。
(二)進攻能力方面
首先需要加強三分投射能力,順應籃球風格變化,同時也需要提高罰球命中率。其次需要根據隊員的能力去選擇適合的進攻戰術。最后內線球員的掩護質量也有待提高,外線球員的組織能力、突投能力都需提高,這樣才能豐富球隊的得分點、得分手段進而提高得分。
(三)防守能力方面
首先加強進攻籃板球的爭奪以及防守籃板球的保護,注意防守卡位意識的培養以及籃板球落點的判斷。其次在封蓋能力上面,充分利用身高臂長優勢,準確把握封蓋時機。最后外線球員需要提高換防能力以及規范防守動作。
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得出中國球員年輕,缺乏大賽經驗,體重較輕,球員戰術不佳等問題,希望中國隊員能總結經驗教訓,發現問題并解決,從而更好的發展中國體育事業。
參考文獻
[1]楊樺.體育改革:成就、問題與突破[J].體育科學,2019,39(01):5–11.
[2]陳頗,諸文兵,殷櫻,夏崇德.2006–2007賽季NBA運動員年齡、球齡與身體形態特征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7(04):88–93.
[3]邢紅林,祁寧,孫萌.對我國男子排球聯賽運動員年齡、身高、體重及克托萊指數的動態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6(04):47–49.
[4]李軍.我國與世界優秀排球運動員身體形態與扣球高度特征的對比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4(02):48–49+52.
[5]周武,毛偉民.第28屆奧運會中國隊與競賽對手的技術統計數據比較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04):560–561+564.
[6]張松奎.從北京奧運會籃球比賽看中國隊技戰術之差距[J].體育學刊,2009,16(01):66–69.
[7]劉國慶,丁玉圓.2019年男籃世界杯預選賽中國隊小組賽對手攻防能力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4):235–237.
[8]仲飛.不同水平競技籃球的投籃類型與投籃成功率分析——以歐美籃球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5):203,205.
[9]王艷芳.2019年男籃世界杯提升中國隊控衛實力的研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9,35(09):59–64.
[10]張俊青,馬侖.第14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攻防能力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3(08):36–37+47.
(指導老師:呂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