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玲
(吉林省文化館,吉林長春 130000)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中國畫作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對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在中國畫中常留有大量的空白,尤其是宋元以前的文人畫,逸筆草草,不拘形似,但是畫家在描繪的過程中其自然生命呈現的方式也不一樣,而這種空白的方式則是將自然生命呈現在一片虛白之上,這一片虛白上幻現的一花一鳥,一樹一石,一山一水與潔白的素底相互映襯、互為表里,造就了中國畫特有的空靈、簡遠、虛靜的藝術境界[1]。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中國畫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文化中的傳統精神與中國畫一脈相承,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現之一,中國畫不僅蘊含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也具有中國哲學思想,我們可以根據中國畫傳統去 探尋和體認中國文化的民族精神,也可以反過來,用中國古代哲學的理念與思維去透析中國畫傳統,進而發現其中的外在與內在關聯,因此,在中國畫中,空白這種技法并不是空穴來風,與中國的哲學思想有關,在傳統中國的思想文化中,道家思想是影響中國人較深的一個思想流派,而道家思想中,老莊作為其中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其主要哲學思想認為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生生不息,而在天與人、有與無、盈與虛、黑與白等命題中,這些答案都對中國畫的審美和精神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種哲學思想的影響是中國畫中空白現象的哲學淵源,首先在中國古代中,“元氣論”是其中的哲學思想內容,所謂的元氣論就是宇宙間的一切都是氣在運動,“氣”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核心詞,通過氣韻生動將中國畫中的一些事物進行表現,這樣使得中國畫具有畫氣,進而使得中國畫更加具有表現力,其次,在中國畫中,天人合一也表現在其中,所謂的天人合一就是指天、地、人之間相合諧的人文景觀,這時在進行中國畫的創作中融入道家的思想,表面上是在描繪自然,實則是在描繪人本身,這種描繪的方式在中國畫中經常見到,進而使得中國畫與傳統的道家思想相結合,這種空白技巧對于中國畫來說具有一定的補充作用,最后,在中國畫中,其主要的表現方式以虛帶實,以實帶虛,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和虛實相生,這種思想在我國的國畫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這也就是所謂的空白技巧,從中可以看出,在中國畫中利用道家的哲學思想可以讓整個中國畫更具意趣盎然,將中國傳統文化表現的更加人格化,是“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2-3]。
在中國畫的“空白”藝術中,針對這種技巧進行藝術處理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下面就這種處理內容和方式進行介紹。在我國的傳統中國畫中,其布局、筆法以及技巧等方面至關重要,針對中國畫來說,如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強空白布局進行處理,這樣可以提高整個中國畫意境水平,因此下面針對中國畫的空白藝術處理進行淺顯的介紹:
首先,在中國畫中,意象思想對其具有重要的影響,這是在中國畫的構圖中,創作人員在即興創作的過程中利用空白的處理方式,可以讓國畫的構圖更加具有延續和衍生的狀態,所謂的空主要是指在畫中要具有畫外之音,并與畫中的事物相輔相成,這樣可以讓畫形成虛實相結合的關系,進而提高中國畫的意境美;其次,中國古人在創作畫的過程中,都會故意留出一部分,這樣形成所謂的空白區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使得國畫更加和諧,這時在進行創作中會對畫面布置精心選擇、取舍、概括,才能產生空白并使之恰到好處,這時就需要更加注意留白的技巧,例如在一些自然景物的構圖中,一般都會將整個宣紙的上半部分設計成留白,這樣可以讓畫面讓觀察畫的人進行想象,這種通過留白的技巧可以讓這幅畫的畫面更加簡淡空靈,增加更加濃厚的藝術效果;最后,在中國畫中空白技巧可以通過線條的使用進行實現,在對中國畫的空白技巧處理中,可以借助一根簡單的線條將整幅畫分割成不同的空間和意境,也能夠將畫中的事物質感淋漓表現,例如,在一些山水畫中一般都會有一定的動物,利用線條這種方式,可以將山水畫中的山水和動物分成不同的區域,這樣空白尅產生不同的特征和布白形式,因而用同法構成的中國畫就有了多種畫格的不同,有了千變萬化,因此,在中國畫的空白藝術處理中,線條是一個常用的處理手段。
在中國畫的創作中,通過對空白美學的探討,可以讓中國畫更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在中國畫的創作中,空白作為其中繪畫的重要手段,對于中國畫審美意趣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對中國畫進行美學的探討中,一方面空白的技巧可以讓中國畫的畫面意境進一步擴大,在中國傳統的繪畫藝術中,作品的氣韻至關重要,它是構成中國畫傳統審美尺度最根本的審美要求,這時在進行中國畫的創作中,采用空白的技巧可以將畫面中的情與景進行結合,這樣使得景不僅僅局限于外部,讓景所表達的意境也體現出來,這樣可以感染更多的欣賞者,使得國畫的意境更加深刻,也讓國畫的布局更加巧妙,實境減少,空境增加,虛實結合,使得國畫的氛圍更加濃厚,另一方面,在進行中國畫的創作中采用空白的技巧可以讓國畫的“畫外音”更加延伸。在國畫的創作中,其創作的靈感大部分來源于生活實踐,畫家通過豐富的生活經驗進行繪畫,會使得創作更加受歡迎,而在國畫的創作中利用空白的創作技巧將創作者的精神和所表達的意境表現出來,此外,借助空白的技巧可以讓中國畫中的節奏更加強烈。在中國畫的創作中,對畫面的節奏控制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中國畫不僅僅重視畫面和布局,對于整個畫面的節奏要求也至關重要。這時利用空白的技巧可以在山水畫的創作中,根據情、景、人的特色,將其互相轉化,并融為一體,這樣可以表現出自然之美和它的本質規律,以及畫家所寄寓的情思美景來加強國畫的節奏[4-5]。
在中國畫的創作中,藝術家在創作中借助空白的技巧可以體現出該畫更多的價值和作用,這樣可以提高整幅畫的藝術水平,因此,空白技巧在中國畫中的價值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在中國畫的創作中利用空白的技巧可以使得整個畫面的主體更加突出。在進行中國畫的創作中,有些畫家比較重視畫面的主體,這些采用空白的技巧,可以讓畫面中的主體更加突出[6]。例如,在一些山水畫的創作中,畫家利用空白和墨色部分的處理,可以將主體與其他部分分開,這種虛實結合的方式可以讓欣賞者能夠更加直觀地觀察到畫面中的主體,讓整個畫面更加引人注意;其二,讓整個畫面更加具有意境也是空白技巧在中國畫中的價值,中國畫中的空白技巧與畫面的虛實相結合,虛實相接,白而有物,白而有情,意境深遠,在中國畫中,意境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國畫更加追求朦朧美,在進行中國畫的繪畫中利用空白技巧可以與筆墨相結合,常常升華了意境的深度和廣度,這好比一個圓環,其中是空白,而邊緣是實的,進而做到回味無窮[7];其三,在中國畫中將畫家的精神追求表現出來也是空白技巧使用的另一重要價值,繪畫作為中國古人表現自己精神境界的一種重要形式,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利用空白的技巧可以將事物的表面表現出來,并將畫家自己的精神境界融入其中,從而達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中國畫的追求中,“道”的思想在其中蘊含較多,其中宇宙意識以及有無觀、虛實觀、色彩觀等我們經常能夠見到,因此,在中國畫的空白處理中,通過對藝術處理、美學處理以及價值作用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對中國畫中的空白藝術進行了解,這樣可以擴大中國畫的作品境界節奏,抒情性更強,這種空靈美、含蓄美、節奏美是寫實性繪畫所難以比擬的,而作為中國畫中的重要藝術處理方式,通過這種技術可以讓中國畫能夠體現出其獨特風格,進而豐富和發展中國畫的藝術表現力,是創造“空納萬境”的中國繪畫審美意趣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