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正言
香爐礁街道是2003年被中央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確定的全國社區黨建工作聯系點。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到大連市和香爐礁街道視察調研黨建工作,并就健全完善社區黨建功能、全面提升社區黨建工作水平,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十幾年來,在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的關懷和指導下,香爐礁街道黨工委深刻領會貫徹中央領導重要指示精神,嚴格落實“把黨建工作聯系點建成黨建工作示范點”的要求,認真履行聯系點責任,面對社區黨建新挑戰,著眼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新規律,把握時代脈搏,傳承弘揚“七攜手”精神,建強核心,健全機制,活化方式,厚植保障,實現了新時代社區黨建工作質的飛躍,有效發揮了全國社區黨建工作“試驗田”的作用。香爐礁街道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精神文明街道、遼寧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遼寧省文明標兵街道等多項榮譽稱號。
以探索創新提升黨建品牌內涵。以攜手共美社區環境、攜手共辦社區服務、攜手共保社區穩定、攜手共興社區經濟、攜手共抓組織建設、攜手共育社區文明、攜手共創學習型城區為載體的“七攜手”活動是香爐礁街道響當當的社區黨建品牌,曾享譽全國。新時代,如何傳承“七攜手”黨建品牌,如何創造新的業績,是擺在街道領導班子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街道黨工委清醒地認識到,“七攜手”是街道多年來打造的一個品牌、一面旗幟,必須扎扎實實地傳承下去;必須面對黨員群眾的新訴求,面對街道社區工作的新挑戰,面對城市基層黨建的新規律,以敢為人先的闖勁,以對歷史和未來負責的精神,大膽探索,勇于創新。為此,幾任領導班子,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勤勉實干,敢闖敢試,強核心、強黨建、強服務、強治理,推動街道社區黨建、行業單位黨建、企業與社會組織黨建有機融合,經過多年實踐探索,形成了“一核多元、三建融合、四強領先”的新時代社區黨建新模式,即堅持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引領,帶動多方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構建起街道社區黨建、行業單位黨建、“兩新”組織黨建相互融合的黨建工作體系,強核心、強黨建、強服務、強治理。譜寫了一曲薪火相傳、一張好的藍圖干到底的新篇章。
以體制機制新突破提升組織力。街道黨工委著眼于提升組織力、整合力,首先在體制機制創新上求突破。實施了街道“大黨工委制”、社區“大黨委制”和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等制度。以兩項制度的創新與運行,打破行政壁壘、條塊分割,整合社會各類資源,推動街道社區黨建、行業單位黨建、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的深度融合,變單打獨斗、各自為戰為集團化作戰,放大了整合效應,提升了黨組織的領導力、組織力、整合力、協調力、服務力。“大黨工委制”“大黨委制”共吸引包括國有企業、外商企業等在內的70多個黨組織參與其中,進一步提升了黨領導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構建起“區域統籌、條塊結合、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體制機制,形成了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城市基層黨建格局,在區域協同發展中真正起到了“定向針”的作用。
以“鑄魂工程”提升政治功能。街道黨工委堅持把突出政治功能、加強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在轄區全面開展了“鑄魂工程”,切實增強政治定力、強化政治引領、凝聚政治共識、夯實政治認同。一是抓實組織覆蓋,實現組織凝聚。縱向上在街道、社區、樓院,橫向上在園區、大廈、市場、企業,布點連線,經緯成面,織密了黨組織在基層一線的網絡體系。二是抓實黨員教育,實現思想凝聚。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辦“紅色講堂”,傳講紅色故事、傳頌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三是抓實從嚴管理,實現監管凝聚。堅持對黨員嚴管理、嚴監督、嚴要求,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延伸到每一個支部、每一名黨員。三年來,共查找失聯黨員38名,停止黨籍18名,處理違紀違法黨員8名。實現了強紀律、強作風、強素質的目標。四是抓實青年教育,實現思想引領。針對轄區企業特別是外商企業青年員工集中的特點,舉辦“青年論壇”,廣泛開展理想信念、特色理論、傳統文化、家風家教、創業創新等方面的教育培訓,達到了批歪風、樹清風、揚正氣的效果。
以共駐共建提升服務能力。街道轄區既有大連造船廠這樣的中直“大塊頭”,也有亞洲漁港這樣的上市新秀,更有宜家家居、麥德龍、迪卡儂、沃爾瑪山姆店等世界500強企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共建優勢。為此,街道黨工委把共駐共建作為社區黨建工作的最佳選擇和一條主線。主要設計和實施了“三項舉措”:一是制定“三項清單”,即“大黨工委”“大黨委”單位共駐共建資源清單、需求清單、項目清單,每年年初都把三個清單梳理清楚,相互對接,雙向共建。二是開展“三式五跑服務”,即為企業提供上門式、貼身式、長久式服務,幫助企業跑政策、跑資金、跑環境、跑人才、跑手續。街道實行“服務小秘書”的服務制度,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每人都對接幾個企業,給企業做“服務小秘書”,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優化了轄區營商環境。三是實施“五個一百工程”,即駐街單位每年為街道社區辦100件實事、100個轄區單位黨支部相互結對共建、駐街單位每年提供至少100個就業崗位、駐街單位每年至少幫扶100個困難家庭、黨員志愿者與100位空巢老人結對。
以黨建引領提升社會治理水平。街道黨工委在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是基層黨組織的重要責任,推進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擴大社區治理的多元參與,形成一個一核多方的共治機制。在實踐中,探索實施了“五步法居民議事會”工作舉措。“居民議事會”是社區治理的一種機制,包括民意收集會、議題討論會、議題審議會、協調處理會、結果評議會,分別由黨員群眾、樓院黨支部、社區黨委、居委會、街道黨工委組織召開,形成了匯集民意、形成議題、公布議題、討論議題、辦理議題、反饋結果的閉合流程,涵蓋了決策、執行、監督三大環節。“居民議事會”整個過程充分發揮街道、社區、樓院三級黨組織和黨員的主導引領作用,體現了黨內民主與社區民主的高度融合。一是實施網格化治理,將街道轄區劃分為15個一級網格,70個二級網格,配備網格管理員、網格片長、網格員,建立了一套訴求收集反饋體系。二是實施“余暉衛士工程”,街道針對老黨員比重大的特點,一個社區建立一支余暉衛士隊伍,共有退休老黨員、樓組長、骨干群眾、在職黨員2500余人,365日每天巡邏在街頭,進樓入戶察訪民情,收集民意反映,成為平安社區的守護衛士。2018年11月,央視黃金時段播出了他們的經驗。“五步法居民議事會”成為大連市基層治理的著名品牌,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有益探索,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糾紛不升級的良好局面。三年來,香爐礁街道各社區共組織召開黨組織審議會83場次,提出議題221個;協調解決居民關心的問題139件;召開群眾評議會24場次,百姓滿意率達98.6%。
經過十幾年的創新和實踐,香爐礁街道走出了一條符合時代發展需要,具有鮮明城市特點的基層黨建新路子,黨組織領導和服務城市發展、社會治理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巨大變化。街道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街道區級稅收年均增長超過7%,由2012年的1.26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2.38億元。營商環境更加優化,形成了招商、安商、穩商、富商的良好氛圍,轄區企業數量由2012年的1240戶,發展到2018年的2516戶;一些企業自身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其中2013年街道引進的亞洲漁港股份有限公司,初期企業只有十余人,年銷售額不過幾十萬元,經過5年的努力,已經發展成為集研發、生產、物流、市場垂直產業鏈,擁有百家物流服務商、2000多家分銷機構及近3萬家餐飲終端,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中國電商平臺示范企業。持續加大市容環境整治力度,積極實施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和暖房子工程,廣泛開展文明城區創建活動,大力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城市面貌發生新變化,市民居住生活環境更加優越,人的素質得到全面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富庶、秀美、平安、文明、幸福香爐礁的建設目標,取得實實在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