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承翰
(哈爾濱商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簡單來說是中國領導人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結合起來,而這些理論并不僅僅只是支持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它還會與中國的優秀歷史傳統和優秀文化相結合。唯物辯證主義認為:世界上各種事物都處于普遍聯系之中,普遍聯系引起事物的運動發展。而這句話正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好的總結與概括。比如在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經歷過兩次勝利和兩次失敗。特別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面對國民黨的大肆圍剿,黨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學說應用于兩軍對抗的現狀中,創建了中國工農紅軍,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和工農政府,并實行工農武裝割據。正是在我們黨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發展和運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才得以走向成功,黨也在不斷發展壯大中帶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
從我國當下實際來看,如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新產物。在這一特色理論的引領下,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共同抗疫。從最初的醫護人員對抗疫情到無數“逆行”的隊伍走向武漢,從中央的高度重視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積極行動,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是全國行動的朝氣,看到的是面對苦難的團結一心的精神。這也成就了我們國家今天疫情得到良好控制的戰果。有環衛工人將他辛辛苦苦攢了十幾年的一萬元錢鄭重地放在醫院的服務臺上。有中年大叔從印度購買大量N95 口罩捐贈給抗疫戰士們,被問及姓名時只是自稱“中國人”。還有更多的中國華僑,自發地組織捐款捐物,從世界各地采購大量口罩送回中國,一趟趟航班,座椅上貨艙里堆滿了口罩、食物和各類醫療物資。醫護人員們整日被束縛在厚厚的防護服中,口罩將他們年華美麗的臉龐勒出血痕,護目鏡后的雙眼流露出血絲和疲憊,然而他們仍在一線奮戰,只為讓多一名患者能安全走出病房。
抗疫中人民的互相堅守,正是體現了只有把人民群眾與黨相聯系,把全國各地人民聯系起來,中國就能夠更加強大更加堅不可摧,抗擊疫情工作才能更加順利有序地開展。中國在面對疫情這場戰役中,始終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用最短的時間將疫情所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這是中國在這場戰役中勝利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縱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歷程,從中國共產黨建立到如今已經歷了近100 周年,可見中國的發展與馬克思主義已不可分割。在回顧這段長遠的歷史進程中,筆者對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確立的鄧小平理論,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的這一歷史時期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階段頗有感受。1992 年春天,鄧小平走訪南方,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在當地提出要結合當地實際發展經濟,解放生產力,明確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打開大門謀發展的問題。鄧小平理論以及對實踐和真理的探討,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推向了更高的層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在中國現如今的社會發展中也得以證實。例如前段時間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武漢作為疫情首發地,疫情來勢洶洶人們措手不及,面對緊急狀況和人民恐慌,醫學專家和國家提出對武漢采取封城的措施以控制疫情肆意蔓延,這是保護全國人民的首要方法和有效舉措,在黨中央做出決策不久后,武漢市政府立刻采取了實際行動,最終逐漸將疫情控制住。盡管當初提出封城時否定的呼聲遠大于贊同,但實踐和結果證明,黨中央的決策是正確的,封城能夠控制疫情,而從古至今這些嘗試和行動進一步證明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實,無論是國家發展還是人民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應該堅持和踐行這一行動準則。
“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在創造歷史中起決定性作用”。對于這句話的認識和理解,筆者認為它不僅強調了我們作為中國公民在中國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其實更多的是在提醒著我們作為公民應該為社會發展出一分力、盡一分責任。說到人民群眾的力量,不禁讓我想到前段時間全國抗疫中的一些感人事跡:湖北仙桃一個名叫小趙波的人,在疫情最嚴重的階段,鼓動自己的妻子以及自己的家人堅守在口罩生產一線,為的就是讓更多的人能戴上口罩,減少病毒帶來的危害。這種行為不僅體現了他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還對家庭負責任。這次疫情的防控工作,不少人都為自己所在的地方獻出自己的力量,有物資的捐物資,有力的出力,在武漢疫情最嚴重期間,中國各省醫院的醫護人員自發地請愿奔赴抗疫現場。廣東省除了送去人力以外更是為武漢送去了先進的醫療設備,在各方支援下武漢終于重回了當初的美好與平靜。這一事實,正是向我們展示著人民群眾無論在社會發展的哪一階段都是最重要、最有力的存在。我們青年人正值青春年華,當下著眼的多是如何在不斷發展的社會里實現人生價值。
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干在實處永無止境。二十歲的青年人,正是無止境地迸發出活力和激情的年紀,要做新一代“匠人”,不斷拼搏,不停努力,在學習上對自己有要求,過四六級、考取教師資格證,學習PS、PR 等技術,以提升個人能力。走在前列要謀新篇。打鐵必須自身硬,只有不斷學習新本領,新知識才能為自己在以后尋找工作謀發展增加優勢,所以我們在有限的校園生活里,可以多與老師交流自己對于專業知識的見解,對每一次個人和小組任務都高度重視,向老師尋求專業意見以提升作業質量,還可以多讀書從書中獲取精神糧食,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要真正能夠做到以上幾點,前提就是我們要熟知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程度,并且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個人行動,這樣我們的行動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顯著的標志,就是以人民為中心,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人民,所以對于人民群眾的需求就一定要盡最大程度地去實現與滿足,通過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為人民帶來更多的實惠。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努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需求。例如以社區為單位,定期策劃舉辦社區文化節,讓人民的生活得到豐富與滿足。其次,利用微博、微信等公共平臺設立政府平臺時刻關注民生問題,積極解決群眾關注的問題,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的問題,杜絕一切口頭上的“關注民生”,一定要落實在實際地方,讓人民切實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也是我國全體人民共同的理想。到那時,貧富之間的差距會徹底消失,城鄉之間、人與人之間沒有貧富差距和階級對立,人人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理論依據,也讓馬克思主義在今天仍然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時刻站在人民的立場上,為人民著想、為人民服務,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在堅持馬克思主義過程中,逐步發展馬克思主義。
中國夢具有怎樣的意義?國家需要夢想,沒有夢想的民族就像失去靈魂的軀殼,毫無生命力。中國人民的信仰和國家的信仰促進改革開放,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中國夢已經成為我國重要執政理念之一,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提出的偉大夢想。新中國成立后,我們為了建設一個現代化、文明、進步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個夢想而努力奮斗。根據習近平主席關于中國夢的重要講話,有必要找出其歷史根源、形式和意義,堅持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目標。想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要走改革開放之路,在社會主義地道路上穩步前進,不能一味追求高速發展而違背了中國發展的客觀規律,沒有什么比穩步前進更好地實現中國夢,促進民族發展進步的。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必須要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堅持改革創新的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的普遍富裕和共同富裕。既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夢相結合。僅僅擁有夢想和口號是不夠的,如果我們不采取任何具體行動,那么一個夢想就是一個夢想,中國夢不只是國家的一個夢,而是全體中國人的夢。如果所有人都認為中國夢的實現與自己無關,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也無所謂,那么中國夢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們必須將全體中國人民團結起來,為了我們共同的理想目標而努力奮斗,砥礪前行,如果每個人都為實現更美好的夢想而奮斗,我們可以聚集強大的力量實現夢想,中國的夢想,并意識到“每個人都在為同一個目標而戰。”中國將成功,中國的夢想將實現。我們作為中國的一分子,應該更加愛護她,擁護她,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以人民的普遍參與,促進人民的普遍發展。只要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奮斗中,探索創新,就一定開創新局面。我們世世代代都在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我們始終相信通過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終究會實現中國夢。
中國人若要凝聚起來,不是單靠一朝一夕的呼吁,只有所有中國人都意識到對于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作用,感受到自己肩頭的責任,明白自己的歷史任務,才能真正使得中國人民凝聚起來,相信到那個時候,中國一定堅不可摧。我們必須堅持用先進的文化統一思想,激發凝聚力和戰斗力。只要黨和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中國的夢想就會實現。
習近平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方面與馬克思主義有著非常大的聯系,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夢的內涵給予了源源不斷的智慧和理論上的支持,要求我們要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為實踐前提,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時刻關注人民群眾的需要,不斷在發展中改革創新。經過歷史證實,只有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并且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崛起的勢頭愈發強勁,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興旺發達亦成為客觀事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是一成不變的,更不會突然停止變化的腳步,因為發展是一個前進、上升的運動,所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仍然會與中國社會的命運共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也將在更科學、更符合國情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蓬勃向前,當代青年人應該與時俱進,為更加美好和光明的未來不斷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