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夢博
(鄭州大學,河南鄭州 450000)
古代書法美學是其表現的特點,其中“中和美”作為美學體現的代表,分成陰陽兩種表現形式。同時書法作品流派眾多,在實際展示的過程中,更能體現出美學的精髓。古代書法經歷千年的發展周期,在書寫特征、結構上的運用,都積累了濃厚的文化底蘊,使得書法的美學特征十分鮮明,引人入勝。通過對古代書法美學特征的研究,解決美學研究問題,推動古代書法更好地發展下去。
古代書法美學在文學領域上有著較高的地位,因書法的文化特征,也使得書法美學具有一定的藝術性。中國古代文化中書法是關鍵的一項內容,繼承古典文化的和諧美,融合過程中推動中和美的發展。也使得中和美成為古代書法中的重要美學表現特征。若要了解古代書法就需要對其中和美進行研究,古代書法文化展現出的氣勢,使得對其美學特征進行深入研究。這也是了解古代書法的切入點,對此,要通過對古代書法的研究,正確認知中和美的特點,知曉其在書法中的表現形式。
中國古代文化指的是中和文化,其中中國的藝術、美學都具有和諧美的特點。作為美學系統要素之一的書法,也將這種精神融合在書法的筆觸中,以展現中和之美為書法的最高境界。正如古時候說的那樣“極者,中之至也”“會于中和,斯為美善”。這里的中和指的就是適中即可,強調的是和諧統一的思想。
中國古代美學更加強調的是人與自然、主觀與客觀等之間形成和諧統一。將這種審美觀點帶入到書法美學中,需要滿足情理結合,才能有效抒發情感。適中但不過分,講究書法的氣勢與構架要均勻,各種因素融合在一起不會產生違和之感,則為內外統一。陰陽兩種書法表現形式,正好符合和諧統一的觀點,可以相互結合,表現出融合后,剛柔并濟的中和之美。
古代書法從出現到發展和傳承,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每一個流派都有著自己的筆勢特征,并且存在一定差異性。此外,不同的流派對于書法的美學看法也各不相同。南派書法更加注重優美性,指的是下筆線條流暢。從書法作品來看,南派書法從整體作品的構成來看,具有極高的優美特征。創作思想在作品中得到完美的體現,整體作品的特征以柔美為主。這種創作思想與南派書法創始人、發展歷史等有直接的聯系。優美是南派書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書法美學特征,在書法美學研究過程中,優美就是研究的切入點。
與南派書法相比較,北派書法與其形成鮮明的對比。北派書法的風格更加注重氣勢,從氣勢上體現出磅礴的特征。北派書法表現形式有強烈的氣勢,使得書法作品中的筆勢更為豪放,下筆的氣勢較強。書寫過程中呈現出剛中帶柔,展現出北派書法的灑脫態度。因此,豪放成為了北派書法中的美學的重要表現形式。提到豪放風格也能瞬間想到北派書法,在實際對其研究的過程中,可以將豪放的風格作為北派書法流派與創作人的特點;有了這種豪放、灑脫的風格,才能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北派書法。
碑派書法是古時候書法流派中的重要流派之一,該流派的代表作是以顏真卿為代表的書法作品[1]。碑派在古代書法流派中具有代表性,后世的書法發展也有著碑派的一份力量,對于書法界產生一定影響。碑派主張的美學表現形式為溫柔敦厚,在實際表現中展現出書法的本質,同時融合了內涵理念,使得碑派的書法表現形式具有代表性,成為書法流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碑派更多的是以碑文、拓本等形式出現,對于書法發展歷史有重要的意義。
帖派與碑派的風格類似,更重要的是,帖派在古代書法發展的過程中,形成較好的示范風格;且從古至今,發展出了許多帶有其美學特征的書帖供后人臨摹和賞鑒。臨摹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思想融匯在其中,使得書法作品呈現出來的特征既保留傳統文化,又能體現出帖派創作者的風格,呈現出多元化的書法美學特征。通過該流派的作品學習了解,可以發現帖派也是書法中非常重要的類型之一,表現的形式更加多種多樣,并且融合其他流派的書法特點。例如上面提到的南北派,中和了陰陽書法表現形式,形成中和美的特征,使得整個書法的特征得到有效的顯現,凸顯了中和美在書法中的美學表現形式。
4.1.1 特征
古代書法美學中,中和美在陽剛與陰柔這兩種表現形式上得到體現。其中的陽剛之美,強調了書法展現出的那種具有陽剛之氣的力道、氣勢、骨感,這也是書法創作中的重要特點,是陽剛之美在書法中的關鍵體現內容。在實際創作中,想要陽剛之美在書寫中得到展現,需要充分發揮上述提及的三個方面。古代書法美學形式展現,更加注重推崇筆力,筆力作為書寫的重要方式,可以將陽剛之美的思想融合在其中,并通過書寫方式將其展現出來。陽剛之美經過書法得到強有力的表現,例如書法大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整體呈現的氣勢磅礴大氣,充分將陽剛之美借助書法作品展現出來,并且從書寫的表面形式即可看出美學思想的神韻;蕭子云的書法作品,整體如威風阻日,風刃難當。通過古代書法家的代表,可以充分看出陽剛之美采用的壯美色彩,在書寫時要求用筆的力度要氣勢磅礴,展現出壯美的意境。
4.1.2 優勢
陽剛之美的優勢表現在可以通過書法的書寫形式提升其外觀的表現力,使得書法作品彰顯出較強的吸引力。通過書寫的力度與下筆的筆鋒等,都能充分將書法家的個人書法特點展現出來,這對于了解書法家與書寫特點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2]。從當前的陽剛之美在書法中的表現來看,整體的氣勢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出,并且從作品中能進一步展現。陽剛之美的書寫特點,成為書法中重要的表現形式,基于該特征的發展,也得到后期書法家的學習和研究。
4.2.1 特征
古代書法美學中,除了陽剛之美,陰柔之美也是其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陰柔之美與陽剛之美截然不同,更講究舒淡的韻味,主張平淡的表現形式,使得整體的書法風格更加的灑脫,帶有深意。實際書寫中,通過細節可以看出陰柔之美的表現特征為纖細柔和。字形表現上來看,呈現出圓潤飽滿與纖細的有效融合,這是陽剛之氣的強烈氣勢無法展現出來的,陰柔之美更加強調工整的形式美采用優美色彩來比擬書作特征,可以看出兩者的氣勢截然不同。陰柔之美對于古代書法發展產生的影響具有積極性,促使書法美學特征得到豐富的同時,帶動了陰柔之美特征的書法流派發展,對于后世人們了解書法特征有重要的意義。
4.2.2 優勢
陰柔之美作為書法美學表現形式的組成部分,更加強調書寫時的圓潤與緩藏,這也是陽剛之美缺乏的表現形式,是對其的重要補充,陰柔之美的存在,使得書法美學呈現出了不同的發展。并且使得書法美學特征得到進一步發展,在書法領域也受到廣泛的認可,并且在南派書法中得到有效的繼承和發展[3]。對此,需要正確認識書法的陰柔之美,以及該美學表現形式在實際應用中對書法產生的影響。
盡管兩種書法美學在展現的形態上各有側重,但是并不主張偏向哪一方,而是強調兩者相互結合,形成統一的發展模式,成為書法的中和之致。從剛和柔來說,直則為剛,轉則為柔。兩者結合,乃剛柔并濟,結合中不得偏頗還能形成辯證統一的特征。書法的表現形式中,既需要陽剛,也需要陰柔,兩者缺一不可,同時將兩者結合,可以剛中帶柔,柔中帶剛,形成剛柔并濟的中和境界,這才是書法追求的最高美學表現境界。同時,這種中和的火候難以把控,通常陰柔過多,難以展現氣魄;氣魄過強,使得陰柔蕩然無存。古代的書法家們也在不斷地研究如何把握“中和美”的特征。后來,借助毛筆的書寫表現,將剛柔的表現特征通過字跡展現,形成古代書法美學中和美的具體表現形式。
綜上所述,古代書法美學特征表現中中和美屬于極為重要的表現形式。將其呈現在陽剛與陰柔兩種書法美學上,展現出書法作品不同之處。陰陽兩者相互獨立又能互相彌補,作為不同的美學類型,各有各的特點,加強兩者的融合,推動書法美學在歷史中的發展。對此,需要正確認識中和美的特點,對陰陽兩種美學表現進行深入研究,為古代書法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