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雙全 趙磊
(1.東南大學后勤管理中心,江蘇南京 210096;2.東南大學基本建設處,江蘇南京 210096)
高?;ú块T不僅承擔了校園建設和部分樓宇修繕工作,還需要參與到校園未來的整體規劃中。在滿足院系師生對于校內設施實用性、藝術性期望的同時還要符合政府對于區域景觀、功能的整體化考量[1]。隨著國家對于“雙一流”高校的建設進入關鍵期,校園基建部門的工作量及復雜程度不斷增加。進入秋冬季節,國外不斷反撲的第二、第三輪疫情和國內偶發的新感染病例,更使得高?;üぷ髅媾R全新的挑戰。
由于校園內建設項目的開展,大量建筑工人及管理人員進入校園。這些人員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在工地這樣較為封閉的環境下以體力勞動為主,缺乏主動學習和與外界的聯系,對疫情的防控工作不夠重視,存在一定的風險。
建筑行業因為其特殊性,需要大量的人力及物力,這一點在趕進度、搶工期的時候體現得尤為明顯。大量工人的聚集以及工人流動于多個工地之間,材料運輸車輛長途跋涉進行工作等情況極大地增加了病毒傳播的可能性。
隨著校園生活逐步恢復正常,區別于以往對于基建項目安全、質量的管理,需要緊繃抗疫這根弦不放松,因此也會占用相當一部分的工作精力,導致工作效率下降。原本正常進行的業務溝通、現場考察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樣會造成時間與資金成本的增加。
高校憑借其“兼容并包”的特性,接納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師生及員工。也因為這樣的特性,使得高校成為了一個抗擊疫情的特殊陣地。以筆者所在的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為例,除去交付不久且仍在質保期之內的建筑以外,目前共有5 處項目正在施工之中。考慮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與復雜性,也為了盡量完成年初制定的進度目標,就必須做到“一手撐傘,一手干活”[2]。
作為校內主管部門,首先應當加強自身對于防疫知識的學習,做好防疫宣傳,努力加強防范意識。以身作則,在人員較為集中的辦公區域做好日常消毒,開窗透氣,保持安全距離,降低病毒在校內傳播的風險。
早在開學之前,筆者所在學校就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并結合學校發布的《東南大學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方案的通知》以及《南京市建設工程防疫工作方案》,針對性地編制了《基本建設處關于建設工地疫情防控暨應急處置工作方案》。
(1)在工人返場前,首先布置各工地項目組成立防疫指揮部,由項目經理擔任現場總指揮,制訂相應防疫方案并上報監理及基建管理部門。在防疫方案經過審批后開始對施工區、生活區、辦公區等人群易于集聚的場所進行消殺工作。同時準備口罩、消毒液、電子體溫計等防疫物資并保證物資儲備量在15 天左右,要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在現場準備好相應的觀察區以及隔離區。對于可能的突發情況,項目部需要準備應急預案并做好與校內各主管部門及校醫院的溝通工作,加強對于項目部管理人員的教育并加以演練??紤]到未來工人返工與學生返校時間錯開而導致的不同隔離階段的問題,應該將工地人員與校園師生盡量分開,避免發生交叉感染現象。充分利用因開學推遲而導致的學生未返校的時間,抓緊統計各工地能夠返工的工人。利用信息技術,以小組為單位,收集工人健康碼及行程軌跡,確認工人未在假期旅行至或途徑高風險地區。
(2)工人返場時,各項目組應與校園基建管理部門、保衛部門、衛生管理部門共同檢查返場工人的健康碼及行程軌跡以確保工人在返校過程中未途經高風險地區。有條件者建議在校外自我隔離14 天,無條件者在進入校園后由總包單位統一安排隔離,待隔離期滿后才可申請進出工地。對于臨時進出人員、貨運物流車輛及混凝土運送車輛實行申報制度,提早一天提供入校人員的身份信息、健康碼及14 天行程軌跡,經工地項目部、監理單位、基建管理部門審核通過后統一發往校保衛部門。針對一些大型車輛,則建議避開人流量大的入口,選擇人流量小的入口入校,這樣既保證了校園交通的平穩通暢,又可以提高貨物的進出效率。
(3)在工地正式開工后,各項目應對現場管理人員、工人進行一日三次的實名制體溫檢測,分別安排在上工前、午休前及收工后。體溫檢測記錄一式兩份,分別保存在項目部以及基建管理部門。工地現場各區域消殺工作早晚各進行一次,并做好消殺記錄。項目部管理區、生活區等人員密集場所要求佩戴口罩。食堂區域在做好消殺工作的同時采用隔離就餐機制,通過設置引導線的方式提醒就餐人員保持合理等待與就餐距離。施工現場這類空曠區域可選擇不佩戴口罩。
年初開始的疫情雖然影響了2020 年一季度的正常生產生活,且全國各地不斷有偶發的病例出現,但對于2020 年的原定建設計劃還是需要按時按點地去完成。因此這就需要基建部門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2.3.1 建立專業意識
各類基建項目的時間跨度大,協同部門多,專業交叉程度高。具體工作包含了立項、設計、申報、招標、施工、驗收、結算、維保等多個環節。這就要求基建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對于政策導向、技術規范、多部門協作、資源調配等方面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再根據業務需求安排報審、合同、施工、造價方面的人員。只有充分了解工作的特點與難度,才能有的放矢,有所作為。
2.3.2 建立規則意識
基建部門的日常管理組成很多種,無論是項目組制、科室制還是采取工程總承包的EPC 模式,都需要建立起健全的規章制度。一方面,一套好的制度可以降低工作中的腐敗風險。另一方面,制度中可以用文字釋義與流程圖表相結合的方式明確部門及崗位職責,行政過程量化,避免工作中的重復或遺漏,提高工作效率。
區別于校園內的其他部門,基建部門面對的是工程建設公司、工程監理公司與招標代理公司等多種企業。高?;ú块T可以將疫情常態化管控納入企業的安全管理體系,并在年底對各項目組進行考核與排名,從而督促各企業完成對于下屬團隊、人員的崗前安全、疫情防控培訓。
2.3.3 建立成本意識
對于校園基建項目來說,除了直接的資金成本以外,時間成本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影響資金使用與時間的因素有很多:在設計階段,建設方、使用方和設計院的良好溝通與及時記錄可以明確使用需求,避免反復修改;幕墻、景觀、實驗室等專業的深化設計也應當提早開展,從而減少后期施工中的變更、簽證;充分利用現有人員或委托有資質的工程咨詢企業在施工前對圖紙進行聯審、復審,從而確保圖紙的準確性與完整性。在招投標階段則需要與招標代理、審計部門一起做好招標內容、工期、工作界面、技術參數的明確,避免在后期施工中出現解釋不清的狀況。在施工過程中則要配合監理單位一起,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合同條款施工。對于施工過程中提出的變更也要慎重審查,盡量減小無意義的費用。對于施工過程中文件、資料要妥善保存,為將來結算送審工作提供便利。
首先,在學?!巴W不停課”的號召下,各個機關單位都應當利用起新技術,新平臺建立起智能化管理的新模式。比如項目調研階段的會議,設計階段的各專業交流,正式開工前的圖紙會審等都可以在線上完成。利用技術手段還可以豐富校園生活,比如筆者所在的建設部門黨支部和我校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學習科學研究生黨支部結對組織開展了一場 “心連心,云相聚”活動。通過視頻會議以屏幕共享的方式在線播放生醫科研綜合樓現場錄制視頻,對還在家中的師生詳細介紹了該項目的基本情況和項目建設進展情況。
其次,通過校內OA(Office Automation)辦公系統申報各類審批流程,既做到了無紙化辦公,也做到了節約時間與資源、減少會面的作用,一舉多得。
最后,也鼓勵通過QQ 群或微信群等方式分享抗疫知識[3],交流心得體會。
面對著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從開始的手足無措到如今的控制有序,得益于黨中央的英明決策和政府的精準部署[4]。此次疫情充分考驗了高?;ú块T在危機下與校園各部門的協同能力,推動了部門組織建設、人才能力培養。更重要的是,在當前高校疫情管控常態化的背景下,不斷微調管理模式,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安全完成校園基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