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立 何益蕊 曹 陽/.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齊齊哈爾市高等師范專科學校
隨著我國開放二胎政策,人口數量快速增多,就業難度不斷增大,相對過去來說,如今的就業形勢也比較嚴峻。社會各界人士一直以來關注度最高的問題就是就業,就業可以保證家庭的經濟收入,提高家庭的生活質量,保證社會的繁榮昌盛。在不久之前提出了一個新型理念,那就是“大眾創新,萬眾創業”,該理念被各界人士廣泛關注。高校學生畢業后,積極創業可以為他人創造就業的機會,減輕就業壓力,促進經濟的發展,提高經濟水平。
近幾年,我國高等教育在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現有的大學生數量在逐漸遞增,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數量也在快速上升。目前,我國正在完成經濟轉型任務以及供給側改革任務。在這兩種條件的影響下,我國就業形勢變得更加嚴峻,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后就要面臨著失業的問題,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被整個社會關注。
就業問題不僅會影響到大學生的家庭,還會影響到國家和社會未來的發展,所以,有關部門要積極探索各種方式緩解嚴峻的就業形勢,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幾乎在每一年國家都會制定一些政策,采用各種方式去保證大學生畢業后的就業。但是2020年的就業問題相比之前來說更加嚴峻,曾經有人戲稱“2020年的畢業生是最難的一屆”。根據相關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在2018年時,我國高校畢業生為820萬,到了2019年時,高校畢業生為834萬,到了2020年高校畢業生為874萬,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數字,和2019年相比,多出了40萬畢業生。雖然畢業人數越來越多,但是就業率卻在不斷下降。據一些招聘平臺發布的數據可以看出,在2020年時,企業需要人才的總量降低了49%,而一些小型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數量更是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一種新型理念,那就是“雙創”理念[1]。
加強高等學校創業和創新教學是十分關鍵的一件事,但是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錯誤的觀念,這些學校認為要根據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他們不知道要幫助學生樹立創業和創新意識,無法在實際教學中落實創業和創新,以致于很多學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沒有將教學目標和創業創新理念充分結合到一些,因此,該問題急需改正。據調查可以得知,一些高校雖然已經設立了一些創業創新教育課程,但是教學時,只重視傳受學生理論知識,沒有給學生提供一些實踐的機會,以致于學生對該課程毫無興趣,該課程無法在創業和創新方面給學生指引正確的方向。另外,還有少數的高等學校沒有加大對創業創新支持的力度,沒有投入相應的資金支持,以及一些學生無法找到更多的融資渠道,使學生的創業創新只能是“紙上談兵”。
在培養創業創新人才的過程中,要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才能提高教學的效果。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學校都沒有合理的將兩者相結合,無法用理論知識去輔助實踐操作。第一點,高校在修訂課程的過程中,大多數都會考慮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問題,沒有考慮創業和創新課程的內容,以致于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缺少理論性知識去指導教學。第二點,有少數的學校會設置實踐課程,但實踐課程的時間比較短,課數比較少,很多時候實踐課都是在學校內進行,局限性比較強,無法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以致于無法將兩者結合到一起,降低培養人才的質量。第三點,學校缺乏先進的設備,也不具備可以供學生完成實踐的場地,更有甚者缺少為創業創新人才服務的平臺[2]。
如果緩解嚴峻的就業問題,就要依靠學生的力量。培養創新人才,也要求老師具備實踐能力,可以完成指導工作。但是很多學校剛開始開展創業和創新教育,老師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都無法滿足創業創新教育的要求,很少有學校擁有專業的老師開展雙創教育。并且,很多老師都缺乏創業創新理念,他們不知道創業創新教育的重要性,無法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創業創新觀念。另外,很多老師沒有掌握先進的雙創教學方法等,以致于無法提高雙創教育的水平。很多學校沒有制定激勵制度,無法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和熱情,最終影響到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的發展。
如今有一些學校已經開始重視雙創的作用,已經有意識的開始建立專業雙創學校,用其培養雙創人才。建立專業的雙創學校既可以使學生重視創業和創新,調動他們創業和創新的積極性,培養設計類專業創新人才的創業能力。在雙創學校內,可以激發學生創業意識,組織各種創業訓練活動,全面開展雙創教育,在校內營造一種積極上進的雙創氛圍,推動創新人才的發展;又可以完善雙創老師管理制度,原有的雙創老師管理和考核制度相對比較落后,如果依舊使用這種制度,將會挫傷老師工作的積極性,如果完善雙創老師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就可以吸引更多老師加入到雙創教育中。通過這些制度調動老師工作的積極性,使老師可以專心研究雙創知識。通過建立專業的雙創學校,完善雙創老師管理制度,可以提高雙創教育的質量[3]。
學生在校期間是沒有任何經濟收入的一類群體,他們缺少融資渠道和資金去創業。雖然我國制定了一些政策去幫扶大學生創業,但是國家提供的資金和各種幫助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最關鍵的還是需要學校去幫扶學生創業。首先,學校可以積極邀請企業進行投資,一方面部門要給予一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還可以整合一些慈善機構、各大企業等來支持學生創業,為其提供一些資金,保證學生在開展創業創新活動中可以有充足的資金。其次,高校也要加強對學生的支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幫扶學生,例如,可以在校內給學生準備辦公室,不收取任何費用,鼓勵學生和老師購買學生的產品等。最后,如果想提高為學生服務的質量,可以專門建立為學生服務的機構,機構由各大專家組成,由這些專業為學生講解市場需求,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在開展雙創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學校應該將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相結合,不僅要傳授學生雙創知識,而且要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首先在教學內容上,要適當安排有關雙創的內容,定期修正和更改教學內容和教材,保證雙創教育的專業性,在理論基礎方面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才能完成后續的實踐活動,避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出現“走錯路”的問題,增大雙創成功的幾率。所以,一方面學校要建立健全雙創教育體系,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培養老師綜合能力的力度,這是因為如果想保證教學內容和實踐活動的效果,就需要老師具備相應的能力[4]。
很多學校都會以學歷為選擇人才的基礎,所以,導致很多人才缺乏創業創新經驗。第一,學校在選擇人才的時候,不要只看重人才的學歷,也要重視人才是否有創業創新的經驗。由這類人才負責指導學生進行創業創新活動,可以事半功倍。在教學的過程中,這類人才可以用各種實踐知識刺激學生的思維,為學生的創業創新指引方向。第二,學校要加強對創業創新老師的培訓,要求老師到各大企業中去學習,為其積累實踐的經驗,幫助老師學會如何運用理論知識。第三,學校要和各大企業加強交流和溝通,使資源可以共享,給學生提供實施創業創新想法的平臺,促進學生的發展。
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各種校園活動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如果想培養創新人才,首先要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而培養創新思維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校園活動就是十分關鍵的一種。學校可以組織各種各樣的校園活動,比如,模擬創業,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的各種文化知識和創業知識,建立科學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模式,由學生獨立建立一個企業,使學生明白學習文化知識的作用,以及學會如何運用學習的知識,將所學知識更好的運用到企業經營中,推動企業的發展。另外,學校也要在各種校園活動中給學生提供一些幫助,例如,學校可以邀請一些創業成功的學生來校參加校園活動,鼓勵學生和這類學生進行溝通,學習和借鑒他們成功的經驗,防止學生在創業中走進“誤區”,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養成創雙思維,另一方面可以傳授學生使用學習知識的方法,為未來創業打下堅實基礎。
總之,在雙創的時代背景下,高等學校要加大培養創業創新人才的力度,合理運用各種方式解決雙創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建立專業的雙創學校,完善雙創老師管理制度,刺激老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大對學生幫扶力度,培養出一個又一個的專業創新人才,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