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湯兵
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給青少年打下了鮮明的時代印記,促使青少年的價值取向、思想觀念、生活方式、人生態度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也表現出了不同的特征?;诖?,文章將從多媒體視角入手,以增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為目標,闡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新挑戰,剖析多媒體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優勢,并對多媒體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策略進行進一步分析。
近幾年,各學校在改進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發揮青少年主體作用、完善青少年感恩教育機制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新媒體時代社會環境的劇烈變化,新時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诖耍瑸榍袑嵃l揮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傳授知識、講清道理、引導行為等方面的作用,對多媒體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進行適當分析至關重要。
第一,表現形式多樣化。多媒體技術具有多維度定向傳播的優良特點。相較于以往通知、公告欄等單一形式而言,多媒體可以綜合利用視頻、圖片、語音等,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加生動形象。
第二,互動需求個性化。處于新媒體時代的青少年時刻遭受網絡文化沖擊,而網絡文化是以創新、自由、開放為基礎,促使新時期青少年個性化程度較高。通過多媒體技術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可以匯集網絡資源,根據地方特色,設置個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充分滿足青少年需求。
第三,個體體驗多元化。多媒體具有虛擬性、高效性、全球性、平等性等特征,其可以促使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青少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等同。同時,還可以在多媒體平臺上進行信息交互,緩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青少年思想矛盾,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第一,樹立大教育理念,突破教育陳規。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用黨的科學理論、先進的思想道德和法紀法規等,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實踐活動。因此,在基于多媒體技術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首先,應樹立“大教育”觀念,正確認識多媒體技術在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轉變“只有上課才是教育”的觀念,將多媒體作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充分挖掘多媒體技術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優勢。同時逐步樹立“時時處處有教育”及“開放搞活”的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在青少年中效果更好。
其次,在樹立大教育觀念的基礎上,為了筑牢青少年思想政治素養,應跟隨學校改革進程,利用多媒體手段,加大正面思想宣傳力度。依托官方微信、微博、抖音平臺等不同類型的網絡宣傳陣地、新媒體活動載體,將最新、最全面的方針政策傳遞給青少年,加強正面教育引導。如用于青少年思想碰撞的“微思想”欄目、設置用于交流思想政治教育筆記和感悟的“微筆記”及“微感悟”欄目、用于思想政治問題回應的“微課堂”欄目,促使青少年產生思想政治教育認同感。
最后,為了促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期煥發強大的生命力,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緊跟青少年思想動態,為其全面剖析個人成長成才夢與中國夢的實現的緊密聯系,集中宣揚正能量。同時,考慮到當前部分青少年對黨的理論學習深度不足,對黨史了解不夠,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利用打造線下交流板塊,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青少年的關注點選定交流主題,鼓勵青少年通過后臺報名的方式,與思想政治工作者約定交流時間,采用專題宣講會、小組討論會等方式進行深度交流。在深度交流過程中,以圖文結合的形勢,定期完善重大政策闡釋體系,第一時間解決青少年關注的熱點問題。
第二,整合推送資源,定期推送更新。現階段,雖然大多數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了微信等多媒體手段,但是由于技術管理問題,極易出現信息重復推送問題。再加上對于相對封閉的一些學校而言,單一網絡陣地的建設傳播范圍較小,無法充分滿足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因此,一方面,為了保證基于多媒體技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效率,在嚴格進行微信等微平臺的管理維護的基礎上,應充分認清“互聯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私密性強、覆蓋面廣的特點,發布多媒體形勢的網上調查問卷,充分了解青少年思想狀況、認知程度,為推送資源收集、整合提供有效借鑒。同時根據各新聞宣傳陣地運行特點,進行內容的恰當分配。如對于微信公眾號而言,可以碎片化內容推送為重點,恰當設置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而對于官網而言,可以傳播大圖片、長視頻等內容;對于雜志而言,可以選擇紙質雜志與數字化雜志相結合的方式,打造全面化、一體化多媒體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輸送至每一位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及學習中。
另一方面,定期推送更新是提高微信公眾號傳播影響力、發揮多媒體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優勢的關鍵,因此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依據精準定時推送理念,選擇晚飯后、或者熄燈前、節假日等時間段,進行定時推送,以便在保證微信公眾號內容閱讀量的同時,促使微信公眾號在青少年中社交粘性提升。例如,在以感恩為主體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推送過程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好家風、感恩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契入點,利用傳統節慶日等時機,在微信公眾號上推送歷史名人給家里的親人手寫的家書,或者以講述感恩故事、征集感恩格言等形式大力弘揚感恩文化,促使青少年了解感恩的含義及感恩的途徑,無形中改變青少年價值觀念,督促其按照黨的要求樹立正確價值觀念。
第三,加強互動,拓展教育受眾面。相較于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形勢而言,多媒體技術互動性強于閱讀性,通過在多媒體平臺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互動,可以加深青少年對最新政策的認識,改變思想認知。同時通過青少年通過轉發、評論等方式交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可以進一步拓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受眾面,達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因此,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面對面”方式與多媒體平臺“點對點”方式有機結合,促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有“八小時”向“全時空”延伸,逐步形成常態化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在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常態化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中,青少年可以通過鍵對鍵的溝通,傾訴面對面不好講、不便講、不敢講的“心里話”,幫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青少年思想脈搏。結合“求助留言看困惑”“朋友圈動態看心境”“聊天語言看情緒”“情感符號看狀態”等活動,可以打造針對性強、信息傳遞快、有感染力以及有互動性的精品宣傳報道、視頻影像、音頻、PPT及文檔課件庫,提高青少年認同感。
以在青少年感恩教育為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從青少年身邊人、身邊事、身邊理等細微處入手,將青少年學習中、生活中發生的需要感恩的小事以小見大加以點評。同時在群內建立討論區,綜合利用“微討論”、集中大討論等形式,引導青少年在討論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不斷澄清青少年對感恩的模糊認識,促使青少年認識到,感恩不僅是一種責任,而且是一種美德。在這個基礎上,利用多媒體信息平臺,密切關注網上輿情動向,搭建精細化、生活化、溫情化服務平臺,督促青少年將感恩意識轉化為自覺行為習慣,進一步升華青少年的人格及精神境界。
第四,完善運行機制,提高網絡公信力。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網絡世界紛繁復雜,各種網絡信息鋪天蓋地,很多網站使盡渾身解數吸引著廣大網民的注意力。完善的多媒體運行機制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提升的保障,因此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始終將突出青少年主體地位作為出發點,在尊重青少年情感和利益訴求的基礎上,構建網絡文化與青少年教育融合的多媒體平臺運行機制。
一方面,為及時解決青少年實際問題,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在積極回應青少年現實關切的基礎上,構建線上多媒體心理服務咨詢制度。從公開心理服務、隱匿心理服務兩個方面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建立健全心理咨詢服務平臺運行機制,避免部分青少年因存在害羞、畏言情緒減弱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為了在網絡虛擬世界妥善解決青少年現實思想困惑,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以網下做好為入手點,完善構建主管負責制度。指派專門的網絡管理員,進行博客資訊搜集或者其他“微言論”搜集,第一時間了解青少年情緒變化。還要結合當前青年學校需注重熱點形勢,進行分析,為下一步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地開展奠定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優化網絡管理員團隊建設制度,從技術、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溝通能力等方面,定期對網絡管理員進行教育培訓,以便及時幫助青少年解決在現實環境中遇到的矛盾困難,提高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綜上所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始終是黨和國家高度關注的問題,也是學校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教育工作者應正確認識新媒體時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需求,結合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多媒體平臺,全面推進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多媒體技術的融合,不斷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多媒體運行機制,保證多媒體在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方面作用的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