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芬/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列寧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科學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俄國革命工作實際,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的偉大飛躍。毛澤東同志指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但列寧明確提出發展馬克思主義要從實際出發,反對照搬照抄基本原理,尤其是在面對新的問題時,更是要能夠在具體條件下轉移馬克思主義原理,也就是結合新的環境條件,積極尋找科學可行的問題解決辦法。中國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發展,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從列寧開始的,列寧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馬克思主義(Marxism),全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由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紀40年代創立,是面向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先進學說,組成部分有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社會主義以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于思維科學、自然科學以及社會科學的優秀成果加以充分批判繼承和吸收,形成了馬克思主義這一偉大理論,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與完善。這一理論體系的誕生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革命,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僅指明了無產階級、全人類的解放道路,而且還給科學發展提供了武器。
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使得這一理論體系處于嶄新的發展階段,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也就是列寧主義。列寧在發展和應用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始終堅持著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觀點,要求“善于應用”。想要發揮該體系的優勢和作用,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礎上,還要能夠聯系現實生活實際,避免空談。
因而在列寧看來,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應用,要注重全面把握,不能將馬克思主義看作既定公式,不能在不具備現實條件的情況下,選擇適用馬克思主義。換句話說,解讀馬克思主義,要把握好全局角度,站在整個理論體系的位置,了解到該理論體系的精粹內容。在解讀和應用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若沒有把握到理論體系的整體性內容,而是選擇從局部出發,只看到了該理論的片面內容,或者從創立者的部分言論出發就指導現實實踐活動,會無法充分有效把握到理論的科學思想,無法準確掌握到理論的內涵與要義。同時在了解和學習理論體系的過程中,如果所使用的方法是錯誤的,是無法給革命實際予以指導的,甚至還會容易產生錯誤。在列寧的視角下,僅僅有方法論作為指導,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實踐者若想要利用這一理論開展革命實踐,要能夠在具體條件下開展具體分析和運用活動,也就是在具體歷史條件中開展實地考察工作,從而發展成為適合自身實際情況和需求的指導思想。正是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列寧主義,在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基礎之上形成的《帝國主義論》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的一次偉大實踐,列寧在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俄國自身實際情況之下,認為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壟斷階段,俄國作為落后國家可以建立社會主義,由此發動十月革命并取得勝利,這是方法論指導現實革命實踐的重要體現,不僅肯定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作用,還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了馬克思主義,給后續運用馬克思主義提供了科學可行的指導意見。從這個層面來看,列寧在極大程度上促進馬克思主義得以發展和完善,使其脫離單純的理論,更多地成為可以運用的現實指導。而且中國很多先進知識分子在十月革命后,積極從事列寧主義相關論著的翻譯活動,大幅度宣傳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俄國十月革命取得的成功經驗。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成立,高度關注十月革命的成功實踐,加大翻譯列寧主義論著的力度,給中國民眾提供更為全面的、立體的感受,促進民眾更好接受先進理論,指導中國革命實踐。
在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列寧無論是在理論層面還是革命實踐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這一發展,在中國早期傳播方面帶來積極意義,主要表現在了以下幾個方面:
1、在客觀層面上,促進中國共產黨成立
隨著五四運動的開展,全國各地的工人運動取得發展,連續不斷的反抗斗爭,對于促進社會變革具有先導影響。而此時,中國有大批先進的知識分子,都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過程中,成為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面對當時的社會現實,他們意識到創建出無產階級革命政黨,是開展無產階級解放活動,實現救亡圖存,解放國家和民族的重要途徑。因而在1921年,上海法租界內揭開了第一次全國黨員會議,這是由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召集的,也在此時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為此后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提供科學理論指導和先進政黨的支撐,更是登上世界歷史舞臺的開篇。
2、在理論指導方面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受到了列寧主義的影響,列寧是在充分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結合當時俄國革命實踐的前提下形成的解讀。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情、不同的歷史條件,都會給馬克思主義的應用帶來影響。且在不同時代下,馬克思主義還會展現不同的內涵。當時中國和俄國之間的歷史條件和革命背景都顯現出一定差異,為更好發揮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指導優勢,中國共產黨開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和歷史實踐。
列寧在解讀、發展和完善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身完整的理論體系,被稱為列寧主義,這對于中國早期傳播產生重要影響,也在極大程度上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與應用。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來說,根據列寧主義理論及其實踐活動,能夠獲取到較多科學啟示。
1、樹立堅定信仰
只有發自內心的相信,才能夠真正推崇,并將其落在現實實踐工作之中。中國共產黨要樹立起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思想層面相信并認同其科學指導思想,以此作為開展革命實踐,推動民族發展的重要理論指導。列寧借助于馬克思主義,指導無產階級革命,并取得成功,歸根結底也是因為他相信這一經過實踐反復證明的理論,確信馬克思主義可以提供準確指導。現實實踐也充分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和指導性,良好推動了俄國革命的發展。中國在不斷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結合中國國情和現實革命實踐活動不斷豐富理論體系,相信其能夠指導中國革命實踐,能夠有效幫助解決中國發展中的新困難、新問題。
2、使用科學態度,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想要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要能夠形成全面科學的認識,知曉并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作用,并且能夠從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中明確該理論的應用效果,總結歷史經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進程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顯著發展成果,中國人民始終使用科學態度面對這一理論,結合中國的歷史條件和現實情況,不斷補充發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不僅要全面把握馬克思主義,堅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和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還要能夠積極做好列寧主義論著翻譯工作。列寧主義是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與完善,在中國早期傳播,對于中國的發展起到良好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