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瑩
(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南寧 530001)
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對學生的職業生涯有著重要影響。各專業的學生都需要學習大學英語,許多院校的英語課時正在逐漸減少,作為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教師需要協調好教學時間,運用u 校園教學平臺的便利性,將傳統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適應全新的高等教育發展形勢,構建針對性語言教學情境,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現代化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人才培養需要注重學生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讓大學英語教學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提高教學成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需要構建高效便捷的u 校園教學平臺,做好教學內容的統一管理,整合豐富的教學資源,實現智能化自主評價,增加教學環境的互動性。u校園教學平臺能夠安裝到PC 終端和移動終端,通過用戶登錄的形式,進行平臺數據的瀏覽,教師制定出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的英語讀寫課程混合教學方案,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教學體驗,在教學開展前學生能夠通過教學平臺進行知識的預習,教學完成后也能夠通過在線平臺提交教學作業。u 校園教學平臺的建立讓師生之間的交往更加密切,打破傳統教學時間、空間的限制,學生能夠通過網絡平臺向教師提問,教師能夠通過網絡平臺布置作業,雙方進行口語練習,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u 校園教學平臺能夠實現教學資源整合,向教師反饋學生的學習行為,自動化進行考核成績分析,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薄弱點,調整教學方案,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全面提高教學效果。
個性化教學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學習優勢,英語教學講究自主性,要讓學生做教學課堂的主人,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學內容的選擇要與學生的學習習慣相適應,u 校園教學平臺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學平臺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表現,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了解學生學習遇到的困難,讓教師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案,個性化教學并不是完全獨立的教學模式,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u 校園教學平臺的反饋系統,幫助學生做出自主學習決策,通過網絡交流得到教師的專業指導[1]。
與個性化教學相比,u 校園教學平臺能夠充分發揮出協作式教學的優勢,通過小組協作、教師指導、學習環境建設等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助力學生健康情感發展,寫作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英語學科的主要定位,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小組之間進行英語辯論。英語讀寫能力的培養,要在英語交流過程中實現,教師在英語讀寫教學設計時,要求小組提交不同的論文報告,彼此之間共享英語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教學課堂內建立群體獎勵機制,讓學生與群體展開英語交流,在提高學生英語讀寫能力的同時,還能夠完成學生信息能力、創新能力培養。
u 校園教學平臺的建立,能夠突破傳統教學限制,學生與教師通過網絡平臺隨時隨地的進行交流互動,互動式教學是討論學習的基礎,教師在教學方案制定過程中,可以通過運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互動等多元化教學模式。在教師的監督管理下,學生按照教師的任務指導展開英語交流,提交英語學習報告,將課堂上討論的知識內容進行整理和分析,并提出自我觀點和看法,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完全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輔助和監督的作用[2]。
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需要通過適當的教學引導讓學生主動發現英語學科的樂趣,掌握英語文章的主要結構,加深對英語單詞的記憶和理解能力,促進英語知識的遷移和發展,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主動探究教學重難點。教師要通過u 校園教學平臺,掌握學生的學習態度,分析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在網絡教學中營造英語交流的環境,學生自主進行教學資源的收集和整理,并在英語閱讀中提出教學問題,設計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在英語讀寫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英語讀寫教學分為:英語詞匯、英語翻譯、英語閱讀、英語寫作練習等內容。每一個英語單元帶有的翻譯主題與閱讀文本之間不存在直接的聯系,但涉及大量的東西方文化差異內容,教師想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就需要在現有的核心英語詞匯上進行英語拓展,將相關教學資源整理成“線上自主學習清單”。通過英語詞匯的運用進行英語文化的教學,運用u 校園教學網絡制作詞匯與文化相關短視頻,讓學生能夠憑借教學平臺上龐大的英語教學資源,自主完成英語詞匯的整理,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拓展詞匯量。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英語寫作主題,提高學生的英語分析能力和英語文章理解能力,英語教學資源的梳理,能夠加深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了解英語文本的主要結構,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3]。
將英語教學內容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通過u 校園教學平臺的建立,教師能夠充分發揮出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優勢[4]。
(1)課前:在教學開展前通過網絡教學平臺,設計好的“教學任務清單”發布給學生,讓學生自主登錄u 校園教學平臺,查看相關資源,觀看教師制作的短視頻,自主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將英語閱讀、英語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整理成問題冊,發布到u 校園教學平臺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了解自身學習的不足。(2)課中:在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整理的問題冊作為教學引導的主要內容,從學生提交的任務清單中找出與教學方案相適合的教學問題,為學生營造一個探究式教學環境,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以互動式教學的形式完成教師提出的學習任務,彼此之間交流分析、共同進步,助力學生開放型思維、批判性思維的發展。(3)課后:在完成教學任務后,教師要在u 校園教學平臺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點評,將沒有在課堂上展現出來的“學生問題清單”內容,在網絡平臺上作為學習任務下發到學生手中,制定出層次化的課后拓展學習方案,u 校園教學網絡平臺的建立,將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同時為了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還需要發揮出教學評價系統的優勢。
傳統英語讀寫課程教學只注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不利于學生的綜合性發展,教師在進行下一階段教學內容制定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情況。因此,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將教學評價的重心放在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英語知識學習、中西方文化意識建立、英語思維發展等方面,教學評價要分為多個教學階段,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綜合性評價,助力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
基于u 校園教學網絡平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優勢就在于,合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通過英語課堂評價,幫助教師完全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通過多元化評價方式的確立,增加口語和寫作這兩個教學項目在整體英語教學中的占比,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