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劭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
在漢語和西班牙語中,父親稱謂經常出現在表達其他含義的詞匯中。漢語中表達“父親”概念的詞或詞素主要有“父”、“爸”、“爺”、“爹”、“大”,其中部分稱謂(如“爺”、“大”)興起于古漢語,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已不多見,但仍保留在現代漢語復合詞中或在現代漢語各方言中廣泛分布。通過檢索《現代漢語詞典》可以發現,許多詞語都包含上述親屬稱謂,其中包含“父”的詞語較多。西班牙語中表達“父親”含義的詞相對較少,主要是“padre”和“papá”,其中“papá”是較為口語化的表達。《西班牙語詞典》中收錄了眾多包含“padre”的短語,而包含“papá”的短語極少。
漢語中通常認為,詞組是大于詞而又不成句的語法單位。在西班牙語中,詞組通常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詞構成、搭配較為固定的詞匯單元。兩種語言對于這一概念認識具有相似性。但由于漢語和西班牙語語言本身的結構差異,若要在語義層面上做到對等,則西班牙語的詞組對應的不一定是漢語中的詞組、也可能是單詞,而西班牙語詞組中的單詞對應的也不一定是漢語詞組中的詞、也可能是漢語單詞中的詞素。這種不完全對等的關系使得我們在對比漢西父親稱謂的語義時還需要考慮漢語中表達“父親”含義的詞素。因此本文的研究范圍應定為漢語和西班牙語詞匯中包含父親稱謂的詞或詞素,因為詞匯是語言中詞和詞組的總和。
認知語義學已成為語義研究的重要角度,而隱喻和轉喻又是其重要組成部分。隱喻是概念域之間的系統性映射,這種映射通常以概念上的聯系或形象上的相似性為基礎,聯系源域和目的域。雖然轉喻也是在不同的意義之間構建的聯系,但轉喻通常基于概念上的臨近性聯系同一個域中的概念,而其所聯系的事物往往不具有概念上的相似性。
本研究以上述理論為基礎,通過分析《現代漢語詞典》和《西班牙語詞典》中收錄的包含“父親”含義的詞或詞素在詞匯中的隱喻或轉喻含義,比較漢語和西班牙語中對“父親”這一概念在語義認知上的異同。
1、表達“恩人”的含義
一些漢語詞中的父親稱謂經過轉喻,表達了“恩人”的含義。例如,人們用“再生父母”或“重生父母”來比喻對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這其中的“父”與親緣關系或法律意義上的父親無關,而是體現了“恩人”的含義。這一轉喻含義顯然來源于子女對父母的認知,通常情況下,父母都為撫養子女付出了巨大心血,而子女自然會認為父母對自己有重大的恩情,因此也會用“父”或“母”來指稱其他對自己有恩的人。
2、表達“監護人”的含義
漢語中“神父”、“教父”等詞語中的“父”表達了“監護人”的含義。例如,《現代漢語詞典》對“教父”一詞的其中一個解釋為:天主教、正教及新教某些教派新入教者接受洗禮時的男性監護人。這一轉喻含義與父親在家庭中作為孩子的監護人的形象密切相關,父親通常承擔了管教孩子的責任,因此人們在認知層面會產生從“父親”到“監護人”的映射,借用父親稱謂來指其他起到監護作用的人。
3、表達“領導者”的含義
在“國父”一詞中,“父親”稱謂經過轉喻表達了“領導者”的含義。“國父”一詞用來尊稱創建國家建立特殊功勛的領導人。這一轉喻體現了中國傳統觀念中較為普遍的“父親主導家庭”的觀念,尤其是中國古代,家中大小事通常由父親決定,父親對家庭成員有著相對更高的話語權,因此“父親”在人們的認知中具有了“領導者”的意味。
4、表達“男性”的含義
對絕大部分人來說,“父親”是與自己親緣關系最近的男性,因此,“父親”這一親屬稱謂在許多漢語詞語中都體現了“男性”的含義。與前面的認知過程不同的是,“父親”作為“男性”群體中的一員,用“父親”來表達“男性”屬于轉喻。這種情況體現在許多含有“父”這一詞素的親屬稱謂詞中,如“伯父”、“舅父”、“叔父”等。以“舅父”為例,“舅”字已經體現出了親屬關系,而“父”字只是用來突出男性性別,與“舅母”進行區分。除此之外,也有對非親屬的稱呼,如“老爹”一詞用來尊稱年老的男子,其中的“爹”不指“父親”,只用來體現被稱呼者的性別。
5、表達“親人”的含義
用父親稱謂來指“親人”,同樣體現了轉喻這一認知過程。父親作為親緣關系最近的親人之一,人們在語言中自然而然將其與“親人”這一概念直接聯系在一起。例如,成語“認賊作父”中的“父”并不指“父親”,人們用這一成語比喻把敵人當親人,因此成語中的“賊”隱喻“敵人”,而“父”則轉喻為“親人”。
6、表達“有權威的人”的含義
《現代漢語詞典》中對“教父”一詞的解釋中,除了上述第二點提到的解釋外,還有“基督教指在制定或闡述教義方面有權威的神學家”的含義。在這一含義下,其中的“父親”稱謂體現的是“有權威的人”的含義。這一隱喻含義的來源與父親稱謂表達“領導者”的含義來源類似,都與中國傳統觀念中父親在家庭中較高的話語權有直接關系,人們自然在觀念中產生從“父親”到“權威”的概念映射,從而在語言中表達出了這樣的含義。
1、表達“監護人”的含義
許多包含“padre”一詞的西班牙語短語中的“padre”都體現了“監護人”的含義。例如,“hallar alguien padre y madre”(字面意為:尋找父母)這一短語意為“尋找照顧自己的人”,其中的“父親”和“母親”稱謂共同體現了“監護人”的含義。與漢語中用父親稱謂表達“監護人”的含義相似,西班牙語中這一含義也與父親作為孩子的監護人的身份有關,“父親”的這一形象在西班牙語和漢語中是相同的。
2、表達“家庭”的含義
西班牙語短語中還存在用父親稱謂來代指整個家庭的情況,但這種情況下通常與母親稱謂一起使用,例如,“cada uno de su padre y de su madre”(字面含義為:父母的每個人)意為“每個家庭成員”,這一短語中,“父母”經過轉喻這一認知過程用來指“家庭”。父母作為傳統意義上家庭的核心,這體現了以部分代整體的轉喻形式。
3、表達“祖先”的含義
在西班牙語短語“dormir alguien con sus padres”(字面意為:和父母睡在一起)中,“padres”表達的是“祖先”這一轉喻含義,該短語意為“死去”。這一轉喻含義的出現是由于在西語國家傳統習俗中,人死后會和祖先一起埋葬,因此人們將“和祖先埋葬在一起”與“和父母睡在一起”這兩個具有相似性的概念聯系起來,用“padres”來指“祖先”。需要注意的是,西班牙語中“padre”一詞的復數形式“padres”通常指的是“父母”,因此,這一含義也是父母稱謂同時使用所體現的轉喻含義。
從《現代漢語詞典》和《西班牙語詞典》的收錄情況來看,西班牙語詞匯中父親稱謂有隱喻或轉喻的情況相對漢語詞匯來說總量上更多,但漢語詞匯中父親稱謂表達的含義種類相對更多,意義更加豐富。雖然漢語和西班牙語中的父親稱謂只在表達“監護者”含義這一點上完全重合,但兩種語言中父親稱謂所體現的隱喻或轉喻含義都與父親在家庭中所體現的身份和形象、以及傳統上父親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直接相關,且這種形象與地位在兩種語言中是相似的。這說明在漢語和西班牙語中,人們對于父親的認知具有極高的相似性。
此外,在許多西班牙語短語中,當父親稱謂的含義與父親在家庭中的核心位置有關時,父母稱謂經常共同表達特定的隱喻或轉喻含義。而在漢語詞匯中,類似的情況下,父親稱謂通常單獨出現。這樣的差異或與兩種文化傳統家庭觀念的差異有關,因為在中國傳統家庭觀念中,父親通常是家庭中唯一的核心,母親相對而言常位于次之的地位,而西班牙傳統家庭觀念中則不強調這樣的差別,父母的位置相對更加平等。這樣的差異也體現在了兩種語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