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嚴/東營區文化和旅游局
在群眾文化建設中要注意因地制宜,群眾文化建設總體方針要結合群眾的基礎文化水平,不要一味地去追求學術上的文化。農民所掌握的知識是關于四季種植與作物收割,在這種大前提下開設易經、論語講座與農民的日常生活相違背,很多人會因為不熟悉而拒絕接受文化建設,因此在文化建設的選材上要多加注意。
我國的傳統藝術起源于民間,藝術的創作與發展都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最早民間藝術在鄉村之間的傳播很廣,在務農之余聽一段戲曲是農民最大的享受。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步,巨大的城鄉差異使得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農村整體老齡化嚴重,村內方面房屋的建設主要依靠在城市打工所得,主要是輸入性經濟。以前基本上每個村子都有自己優秀傳統文化的表達方式,例如扭秧歌、舞龍等。這些藝術形式更多的是一種對于傳統節日喜悅的慶祝。現在隨著農村老齡化的日益加重,農村的很多非遺項目已經逐漸消失了。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辦不動,年輕人沒興趣。加上越來越大的生活壓力,農村居民因為忙于生存對于文化傳統的重視不夠,年輕人接觸的是現代信息化的世界,在藝術方面追求新奇、有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富有深刻的內涵,就像是一杯茶,初嘗平淡苦澀,細品兩口才感到唇齒留香,因此需要人們逐漸了解。年輕人對于優秀傳統文化沒有太大的興趣,甚至認為是老土的代名詞。在這種認知下將自身對于文化的獲取以及精神上的寄托在城市之中,不愿意待在農村。要加強鄉村文化建設,首先要加大鄉村投入,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如果農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除對于藝術有特殊追求的人,大多數人對于藝術是并不關心的,解決生活所需之后才能發展藝術建設。這一點在路遙《平凡的世界》中有提到過,孫少安所在的村子人們常年處于糧食匱乏的狀態,村內傳統的扭秧歌、鬧花燈多年未辦。在村內糧食豐收后雙水村以及附近的村子為了慶祝豐收有將以前的傳統活動舉辦起來了。鄉村的經濟發展是群眾文化發展的基礎,保障民生是推進鄉村文化的基礎。
近些年來,為了貫徹落實城鄉一體化加快次年農村建設。國家加大了對于基層文化工作的經濟投入在基層開設了相關的文化活動場所。促進鄉村經濟、文化、政治、社會事業的多發面發展。鄉村文化場所建設的設施較為全面.其中,分為體育設施、書刊閱覽、教育培訓、網絡信息技術四個方面。體育設施的建設主要是文化體育類活動用房例如籠狀室外足球場地等,村內基礎性健身器材的安裝。鄉村文化建設中的農家書屋可以算作是小型的圖書館,圖書館內書籍種類較多有專門的兒童閱覽區域。教育培訓和網絡信息技術二者是相關聯的關系。國家對于鄉村文化的建設與扶持逐漸加大,在建設新農村方面越走越好。
鄉村群眾文化的建設意義是多方面的,不僅是對于農村人員文化素質的提升也是農村居民日常生活的一種改變。相比婦女兒童,老年人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更高,只是因為經濟原因以及對于自己老年生活認知的局限性,打壓減弱了這種熱情。很多老年人會用自己的經濟積累來評判自己一生的作為,老年人身處的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緩慢加上要養育子女勞動一生并沒有什么經濟上的積累,加上現在農村經濟被城市經濟所影響,在農村的集會上出售的物品種類繁多且價格和城市并無差別。自身認知的局限性加上外來文化的沖擊使得一部分農村老年人對今后的規劃不大,甚至對于生命都抱有悲觀的看法,認為自己的生活就這樣了。這樣的想法對于自身的心理以及身體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建設鄉村群眾文化不僅是提高整體的鄉村素質也是對于農村居民生活的一種改變。
在鄉村文化建設中領頭人的號召和帶動力是文化建設成功與否的關鍵,在相關的文化場所建設完工以后,要注意加強管理,類似的開放性的文化場所如果缺乏管理很容易成為居民日程聊天、打牌的地方,失去了文化場館建設的意義。村內的老年人和婦女兒童較多,小孩子的教育是整個家庭的重心所在。在鄉村文化場館的建設中可以加大對于兒童文化的投入,建設繪本館、兒童游戲區等公共設施供小孩子使用[3]。兒童場館的建設可以增加人們對于文化場館的興趣,在現實建設中文化場館在建設結束后投入使用后人們對于文化場館去的次數并不多,大多是時候處于一種閑置的狀態。增加兒童游戲區為了滿足孩子的意愿,大人會陪著孩子一起去文化場館,孩子對于繪本以及相關文化的學習對于大人也是一種感染。在農村文化建設中開設相關的文化講座是較為常用的方式,但是在現實中因為文化知識水平不高,農村居民參與講座的次數并不多,對于知識的選擇更加傾向于實用性。在文化講座的選題上可以迎合農村居民這一特點,選擇與居民生活相關的話題吸引群眾參與。
進行鄉村文化建設不僅是對于整體農村居民市文化素質的提升,也是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帶動鄉村經濟,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之下,人們逐漸開始追求一些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感官藝術上的享受,還有一種民族文化特有的歸屬感。中國國土地域面積遼闊,對于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差異人們是很愿意去了解的。在鄉村群眾文化的建設中可以從這一方面入手,既能提高農民的相關文化知識,對于當地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達到了提升農民的自信心與生活幸福感。為了推動鄉村文化建設領導者可以帶動村民在鄉村中舉辦文藝表演,尤其是在年節的時候外出打工的人都返鄉了推進鄉村文藝匯演不僅可以整天節日氣氛對于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員還可以放他們感到家鄉的溫暖。為了提高村民的參與積極性可以設置一些獎勵例如小型的加濕器、電烤箱之類的促進村民參與積極性。文化匯演的節目由村民商討之后擬定,鄉村文藝匯演的性質和春晚是一樣的是面向大眾群體的,考慮到地方的獨特性在鄉村文藝匯演中應突出當地優秀傳統文化,例如山東當地的傳統戲曲山東梆子,在整體節目效果方面注意其多樣性。兒童節目和現代歌舞交錯進行。因為是業余排練在表演效果上肯定是不如專業的表演人員但是崔昂村文藝匯演突出的是每個家庭為單位的組成的村落,家人是文化匯演中最大的亮點。
農村的鄉村文化建設的意義非常重大,它不僅能提高整體農村居民的文化素質,還可以豐富他們的日常生活,提升農村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對于生活的積極性。此外,加強鄉村文化建設對于當地的經濟發展也有很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