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冰/阜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在素質教育改革的指引下,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進入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視野。目前,我國高校體育俱樂部主要分為三類,即課內體育俱樂部、課外體育俱樂部和課內外相結合體育俱樂部。[1]本研究探討了將彈性社團模式與體育課堂教學相結合,構建新型教學組織的課堂體育社團。目前很多高校紛紛對公共體育實行單個項目俱樂部式教學,然而,完全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學習并不能完美適應當下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強化運動技能的要求。本研究擬通過文獻資料料、專家訪談等方法,結合操舞類運動項目的特點和阜陽師范大學的實際情況,分析了實施健美操俱樂部教學的現狀及發展思路,討論相關的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對策,為發展高校健美操俱樂部教學提供參考和改進建議。
俱樂部教學模式是一種基于俱樂部形式的體育教學模式。提出了課程選擇的“三自主”——自主的制定項目內容、確定上課時間和選擇教師。由“要我學”變成“我想學”,在教學中更在乎學生的主體感受,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助平臺。相比傳統教學,俱樂部式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提升自我管理和團隊協作能力。因此,高校建立體育俱樂部式教學是存在必然性的。健美操作為一項熱情動感的普及性運動項目,俱樂部式的教學會更增添其輕松歡快的學習氣氛。
2018年起,阜陽師范大學采用體育俱樂部式進行公共體育教學,安排了16個體育俱樂部。學生自大一起選擇他們最喜歡的俱樂部和老師。他們可以在每個學期選擇不同的社團,共學習兩年四個學期。俱樂部成立后,根據學生會員的實際運動水平將其進行分層,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另外安排有課外俱樂部組織訓練。這些舉措基本可以滿足學生在大學四年生涯中發展2-3項體育特長的目標與要求,也實現了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學習。
樹立“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注重提高學生的體育活動能力。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教師,在俱樂部指定的上課時間內上課。一學期下來能夠掌握1-2套規定動作套路(不同能力等地的學生要求不同)和具有基礎的編排隊形的能力,同時了解健美操相關的理論知識和體育文化。加強與他人的溝通和交流,勇于展示自己,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終身鍛煉的意識。
為了更有效率和秩序的完成課內體育教學,大學采用“兩自主”的組織形式,項目內容和任課教師仍然自主選擇,但上課時間經由統一安排。學生提前填寫公共體育課體育俱樂部申請表,簡述體育特長和運動經歷,并自評初、中、高級會員。俱樂部開課后,學生可在第一節課進行試課,對健美操不感興趣可以更換其他項目。俱樂部成立后,主要管理人員也就是教師對學生會員的實際水平再進行一次評價,二次篩選后,最終完成分層。為了防止學生一時腦熱或不參加任何體育項目,學校設置有相應學分,必修完成。選定項目后,也會考查日常出勤情況以便督促學生加強鍛煉。
技能方面,以第三套大眾基礎規定套路為主,一學期學習1-2套。規定套路都是由健美操基本步法組合而成,簡單易學,重在鍛煉學習者的協調能力。音樂上,初期安排鼓點和拍子清晰的音樂,方便帶領學生入門和聽懂節奏,之后便可以鼓勵學生尋找和使用自己喜愛的音樂。除去健美操專項技能外,還要發展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每節課安排負荷適宜的體能訓練,加強力量、柔韌、速度等,保證體質測試達標、健康達標。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身體素質水平的不同,安排不同難度的教學內容。
以第三套大眾二級健美操為例,共4個組合計劃安排5次考核,每個組合(8個8拍)結束后進行一次階段考核,評價學生該階段學習狀況,以鼓勵為主。增強學生大膽表現的意識,不怯場。日常每次下課前,進行學生自評和教師小結,師生都可以更直觀的了解本節課的學習情況。最終評價采用百分制,采用過程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平時參與與進步幅度占30%,期末考試成績占70%。
在校大學生們的自主鍛煉意識不強,運動水平也有限,從回收的體育俱樂部申請表可以看出,90%以上的學生評價自己為初級會員,對健美操項目的陌生直接導致練習積極性的下降。同時,目前還存在著開設的項目和學生的選項不平衡之間的矛盾,有的熱門項目學生過于集中超過了預定人數,這種情況下學校就只能將多出來的學生調整的其他他們也許根本不喜歡的項目,這個時候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就會遭受打擊。
俱樂部教學應以小班化為宜,人數過多易造成教學混亂,無法顧及到每一位學生會員。并且目前大學的公共健美操俱樂部是在操場進行教學,沒有鏡子觀察和沒有空間施展都直接影響俱樂部教學效果。學校目前在健美操方面的器材奇缺,如果想學習踏板操、啦啦操、器械操等就需要學生自行購買所需器材,而學生們的生活費很有限,于是轉而選擇不需要器材的其他項目和內容。
大學給每個俱樂部配備一名教師,但以實際情況來看,現在每個俱樂部人數大概在50人左右,采用分層教學后,俱樂部又至少包含兩個級別的小班,1名教師帶下來確實顯得吃力。
現行的數據化呈現方式并不能很有效的表現學生的學習情況。許多身體素質好或者在體育方面有所特長、有天賦的學生盡管在俱樂部中表現并不優秀,但是在最終的考核中仍然能取得優異的成績。而那些在認真學習、勤奮練習的學生可能由于自身的體能限制等原因而獲得較差的成績。
校方可多開展校園內健美操相關的比賽和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附帶獎勵機制,擴大健美操項目在學生心中的影響力。另外建議建立學生個人體育信息檔案表,詳細記錄體測數據、運動經歷與參與情況和本學期學習情況。體育信息檔案表隨個人檔案走,學生在經歷四個學期的俱樂部教學后,可以完整清晰的了解自己兩年來的所有運動參與情況,以及自己各項體能數據的浮動情況。
加大建設室內場館,并加強場地的自由使用。有鏡子,學生可以隨時檢查動作。場地大且封閉,學生可以放下顧慮開心的展示自己。
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學習,提高自身技能;引入學生助教,“多主多輔”,更好的完成教學效果。
建議增加10%-20%的進步幅度分值,以便鼓勵認真學習但基礎不太好的學生。以等地和評語代替具體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