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
詞匯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有著重要的特殊地位。詞匯在各級語言要素中處于中間位置,是連接語素與詞組、句子的紐帶。對漢語而言,語義主要體現在詞匯中,詞語既是詞匯成員,又是語法結構單位,它本身具有詞匯意義,同時又是語法意義的承擔者和體現者。楊惠元提出“強化詞語教學,淡化句法教學”的觀點,這意味著詞匯教學在語言教學中重要地位的確立。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一個詞,覺得沒什么可講或者不知道該怎么講時,就會選擇忽視、逃避,想著找一個與這個詞相關的語法點來引申。其實,如果我們掌握了漢語詞匯系統的特點和規律后,就能掌握詞匯教學的方法和技巧。劉叔新認為“現代漢語詞匯是否成為體系,取決于它當中的同義組、反義組、對比組、分割對象組、固定搭配組、特定搭配組、互向依賴組、單向依賴組、挨連組、級次組以及同素族等11種真正詞匯本身內部的詞語結構組織的綜合情況如何。”因此,我們在進行詞匯教學時把重點放在詞匯系統上,從宏觀到微觀,從全面到片面去思考該如何系統地講解一個詞。
詞語展示環節之前需要導入。導入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實物、圖片、照片、漫畫、視頻等直觀的形式;與學生聊天、提問等逐步引導的方法;也可以直接解釋意義,清晰明了。但在導入時要注意教師的最終目的是引出新詞,而不是為了讓學生做游戲、看視頻、聊天,來活躍課堂氣氛。因此,教師在設計導入環節時,要抓住重點,掌控住課堂,引導學生發現和運用所要學的新詞,并對新詞充滿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例如,在講“一定”這個詞時,我向同學們展示了“定”字的甲骨文,從字形上讓學生感受“定”的意義。
詞語展示環節需要借助卡片、PPT、黑板三種形式。教師在上課之前準備好生詞卡片,每講完一個詞,就利用卡片讓學生反復認讀,鞏固練習,加深影響。PPT除了展示圖片、放映視頻外,還可以靈活地展現詞語的搭配、組合和運用,不僅節約了老師的時間,也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語言描述。尤其是例句展示環節。相比PPT,黑板就黯然失色不少。但在實際教學中,黑板仍然是重要的輔助性工具。教師的板書讓學生多了一個觀看教師書寫動態的過程,清晰地展示了漢字的筆畫、筆順、部件,這對于初級學生非常重要。另外,教師要對黑板上的板書精心設計,要能清楚地體現出一節課的教學流程,便于學生回顧和復習。
詞語講解需要技巧。教師講解詞匯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明白這個詞在課文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通過講解,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導學生,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新的詞匯和詞語的用法,逐步培養學生理解詞匯,掌握詞匯的能力。
講解詞語的方法有很多。劉詢比較全面的提出了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的原則和方法,分別是:直接法;翻譯法;情景法;語素義法;搭配法;話語聯結法;比較法;類聚法;聯想法。張和生提出了以下幾種教學法:圖標法;直譯法;以舊帶新法;義素分析法;模擬法;語境教學法。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教學法是語素教學法、比較法。
語素教學法。外國學生學習詞語,習慣從詞的整體出發,知道詞的意思,但不知道詞中每個漢子都有獨立的意義。例如:外國學生學過“雞蛋”這個詞,但他們不明白“雞”的意思。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我們不但要練習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而且要重視語素拆分和語素間的組合規律,通過語素講解生詞,能擴大與該語素相關的新詞的范圍。例如:在講解“一定”時,我先讓同學們理解“定”的意思,表示固定的,那么“一定”就表示固定不變的意思。這樣,當學生再碰到有“定”字的詞語時,基本義就可以認為是固定不變。有學者提到:在詞匯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詞匯網絡的成型,加強學生詞匯庫存。我認為語素教學就是幫助學生增加庫存的好方法。語素教學有助于擴大詞匯量,幫助學生舉一反三;還有助于引導學生了解現代漢語構詞規律,有助于學生記憶;還有助于學生根據語素對詞語意義進行推測,提高自學能力。
比較法。通過同義詞、近義詞或反義詞的對比和聯系解釋詞義。在講練詞匯的過程中,可以有計劃地給學生一些意義相反或相近的詞語,也可以是舊詞帶新詞。例如:“長”和“短”是一組反義詞,“矮”和“低”是一組近義詞。在比較法中,一些同義詞或反義詞是已經學過的詞。在前面的詞語復現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其意義有更深的了解。
練習鞏固環節是詞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例句的設計。詞匯教學中,除了讓學生了解詞義,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教師要事先準備好相關的例句,告訴學生新學習的詞在具體語境該怎么用。設計例句時要考慮的因素有:首先要提供充足的語境。例如:“突然”可以做副詞也可以做形容詞。所以在給學生例句時,不能只給“突然”做副詞時的例句。其次,是規范性與典型性。例句的設計要符合語法規范,具有典型性,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例如:“一定”作形容詞與作副詞時是不一樣的。公式和句型都不一樣,這要做出區分,展示給學生。同時,列舉的設計也應該考慮實用程度。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平時的日常生活,并且以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口語和書面語中的句子為例句,這樣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習動力和積極性也會隨之提高。還要注意詞語控制。教師在給學生例句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漢語水平和掌握程度,進行適度的復現。在例句中,可以出現之前學過的詞,這樣即達到了學習新詞的目的,也復習、鞏固了學過的知識。
練習題的設計。在教學中,講完新詞后就要練習。要做到隨講隨練。漢語教材中的課后練習形式越來越豐富,更加注重靈活性、啟發性和互動性。教師可以選擇相應練習題,讓學生進行練習,檢驗之前的學習成果。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教學難點、教學計劃自行設計練習題。例如:練習“一定”的用法,可以設計成打亂順序的句子組合題,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一定”的用法和在句中的位置。練習題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大致分為:記憶識別型、區分辨別型、實踐運用型三種。其中,記憶識別是基礎題,區分辨別是同音詞、近音詞的區分和辨別,實踐運用是運用于實踐的練習形式,包括造句,續寫,連詞成句等。練習題的出題原則和例句設計類似。都要做到切合實際,準確無誤,目標明確,能起到真正鞏固知識的作用。
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通常會和語法教學相混淆。名詞、動詞、形容詞用圖片展示或者造句等方法一帶而過,副詞、虛詞通常會套用公式,告訴學生其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基本用法。鞏固練習時,學生不需要動腦子就能把所學的詞照貓畫虎地填在沒有實際意義的句子中。而在真正的語法教學中,又因為學生沒有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很難理解和掌握所講的語法點,即使有固定的公式也不會靈活的運用。這都是長期以來我們忽視詞匯教學的重要性而導致的結果。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要將詞匯講清楚,講明白,就應該遵循對外漢語詞匯教學原則,以《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為參照標準,按照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的環節進行設計講解,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漢語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