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南京郵電大學;2.河海大學
青年大學生的理想信念要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相統一,青年大學生要樹立遠大理想,堅定遵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貢獻力量。青年大學生只有將自己的理想信念與“中國夢”相結合,才能將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發揮到最大。
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直接決定其未來的事業選擇,青年大學生要積極結合新時代精神,在學習和實踐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青年大學生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青年大學生應該時刻牢記習總書記囑托,學以致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融入自己的學習生活當中。
培育正確的道德價值取向,直接關系青年大學生一生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道德教育準則,對青年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起到引領和指導的重要意義。積極教育和培養青年大學生具備大局意識、公德意識和良好的道德修養。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青年大學生要練就過硬本領,掌握科學知識,努力做一名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青年大學生要做好吃苦和迎接挑戰的準備,不畏艱難、勇攀高峰、奮勇前行,努力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1]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講話中強調:“要高度重視對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不斷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和形式,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確保青年一代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為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高校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要注重引導青年大學生立足新時代,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讓理想信念在創業奮斗中升華,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
(2)要注重引導青年大學生立足歷史使命,以青春之力構建中國夢。新時代青年大學生要珍惜這個美好的時代,勇敢擔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讓青春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廣闊天地中綻放,讓人生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進追逐中展現出勇敢奔跑的英姿。
(3)要注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青年大學生。當前正處于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社會發展對青年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注重青年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從德智體美勞五個維度,在課程設置、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環節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2]
實現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更是青年一代的奮斗目標。青年大學生應將“中國夢”與自身的理想信念相統一,在追求“中國夢”的道路上堅定理想信念。只有將實現“中國夢”,“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發展”作為自己的使命擔當和奮斗方向,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才能更好的實現人生價值。
德育是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對公民價值取向提出要求,是時代精神的高度概括,應在青年德育過程中凸顯其重要地位。可通過教育引導、文化熏陶、輿論宣傳等方式,指引青年將價值觀與時代精神相統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其高尚的道德修養。
中華上下五千年積聚了燦爛的優秀傳統文化,筑造了富有中國特色的精神家園。習總書記高度重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青年一代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要認真學習、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青年大學生應延續其鮮明的中華民族特色,升華其時代賦予的精神價值,長著中國臉,做好中國人,鑄造中國魂。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全球化進展進一步加快,多種文化思對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形成產生了巨大沖擊,面對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新自由主義、庸俗化等不良思想的滲透,青年大學生要提高抵御負面思潮侵襲的能力,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堅持文化自信,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在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練就過硬本領,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養,在學習中增長知識、錘煉品格,在工作中增長才干、練就本領,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以創新創造貢獻國家”[3]。青年大學生首先要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掌握科學文化并不斷更新,提高自身的思維和認識水平。同時也要做到知行合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中磨礪意志,增長才干,充分發揮創造力,提高內在素質,練就過硬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