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燕/云南師范大學
學生的升學或求職是自我發展的延伸,它不僅影響個人一生的發展,也直接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不少學生因心理素質不佳、認知偏差、焦慮情緒、溝通能力差、人際交往障礙等心理壓力與沖突,影響升學或就業,非常需要專業心理輔導。[1]操作性短期聚焦心理咨詢為學校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視角與理念,有效幫助學生規劃自己的未來。
以解決問題為焦點的短期心理咨詢是近20多年來形成的“一種與來訪者個人及家庭共同合作,指向幫助來訪者解決發展歷程的短期咨詢模式。 ”[2]短期聚焦心理咨詢堅持優勢視角,認為每個人都能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促使自己發生改變。它的咨詢理念是:采用正向的、朝向未來的、朝向目標解決問題的積極觀點,在咨詢的過程中,討論范圍不局限于探求原因或問題,而是以個體已經存在的積極正向的資源或經歷為切入點來促使來訪者不良認知的改變,由小的改變進而引發更大的改變。短期聚焦心理咨詢它可以讓求助者問題的核心關鍵材料充分暴露出來,并找到有效的方式來解決。因為診斷快,找到核心的問題線索準,解決求助者內心的矛盾沖突快,所以這種咨詢并不需要太長的時間,一般情況下,進行三至五次咨詢就能獲得較好的變化,約有25%的來訪者僅僅通過一次咨詢就可解決問題。
短期聚焦心理咨詢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關注的是當前情形,即“我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什么?”要協助求助者盡可能澄清自己當前的現實處境并協助他們拓展視野,重構他們的情況。第二階段關注的是比較理想的情形,確立切實可行的未來目標、理想藍圖,但必須是現有的條件下,在有可能的范圍內進行選擇。此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求助者去發現較好未來的種種可能性并從可能性中做出選擇,最后下定決心并給出承諾。第三階段關注的是策略,即協助求助者形成實現目標的策略和方式方法。
美國心理學家舒伯(Super)認為人的職業發展分為成長、探索、建立、維持和衰退五個階段,高中和大學是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關鍵時期。處于這個階段的學生普遍存在專業認同、政策理解以及自我認知等問題。由于對自我認知的不足和不準確性,導致多數的學生在面對升學或就業時產生心理問題。高中生在升學與職業選擇時因對自身認知不足而產生的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有:
在升學或職業選擇中,自傲心理的表現為對升學擇校或求職期望過高,不符合實際。具有這類心理的學生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只存在自己選擇工作單位的問題,不存在考慮用人單位是否會選擇自己。其表現為沒有對自我的能力進行客觀地分析,并將自身能力與職業需求進行合理地匹配。
自卑即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等方面做出偏低的評價,這些學生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如他人,常常糾纏在自己的某些“缺陷”中走不出來,看不到自己的優勢,認為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大學或在職業選擇時悲觀失望、容易喪失信心。其表現為不敢為自己設定目標,也不敢自己去嘗試努力,甚至對自己能勝任的工作也不敢說“行”,在學習或求職中遭遇失敗就容易悲觀失望。
從眾是指個體在真實的或想象的團體壓力下改變行為或放棄自我意愿的心理傾向。這種壓力可能來自于社會或身邊群體。在升學、職業選擇問題上,相當多的同學受到從眾心理的影響,盲目追求“潮流”,而忽視了自己內心的真正的需求。從眾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沒有充分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再者也不敢獨立作出自己的選擇,就只好人云亦云。其表現為,在進行升學或職業選擇時不考慮自己的性格特質、興趣愛好、專業技能等,而盲目跟隨大多數人以及盲目追求熱門專業或職業的現象。
虛榮心重的同學在升學或擇業時過于注重表面,他人的看法等。其表現為看到別的同學去一些知名大公司去應聘,自己也盲目追隨,和別人攀比時對自己缺乏全面客觀認識的表現。在升學或就業的規劃中,較多地在意他人的升學就業取向,也容易受到他人的干擾,從而改變自己的既定目標。
存在依賴心理的學生從小就備受父母的關愛,很少獨立地選擇或處理過一些事,久而久之產生了這種依賴心理。懶于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思考,不善于對自己的未來發展作出抉擇,比較愿意聽從父母的安排。存在這種心理的學生即使找到了較好的工作,也會在工作中出現難以適應、工作效率低的情況。
在升學或擇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有些同學對自己苛求完美,希望自己事事成功,不能承受失敗,其表現主要有面對學業或擇業時恐懼競爭,害怕升學或求職失敗。遭遇失敗后就不再敢進行嘗試,害怕受到拒絕,遭遇失敗而臨陣脫逃,害怕找不到工作。
由于操作性短期聚焦心理咨詢關注的不是心理癥狀,而是和求助者一起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更好地處理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心理困難,解決某問題,因此非常適用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首先,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的高中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容易受到社會及周圍環境的滋擾,大多數的學生因為個人特質與職業的匹配問題、個人興趣與家人的期望問題、對職業不了解而導致困擾等問題來尋求幫助,他們更傾向于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而非探討問題如何發生。因此,這種面向發展、正向鼓勵性的咨詢模式是比較適合應用于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領域的。其次,對于學業任務繁重、時間緊迫的高中生來說,他們前來咨詢,更多的是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顯著成效的咨詢,幫助他們解決當下的問題,而不是一個持續時間過長的咨詢。再者,目前大多數中小學校中還沒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有的學校有,但也只是一個學校配有一位心理健康教育老師,一位老師面對的是全校幾千名學生,老師很難做到深入的心理輔導與長期的咨詢。
在供給側和需求側結構性改革的時代背景下,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于學生來說尤其重要,社會及學校對于職業生涯教育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我們需要從更多的新視角出發,在多個方面積極促進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創新。短期聚焦心理咨詢目前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社會心理衛生領域、家庭治療領域等得到廣泛應用,由于其目標指向明確、治療過程簡潔、解決問題快捷有效等特點,因此在幫助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時也將是最省時高效的輔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