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美麟/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學生的入黨動機不純潔、意志不堅定等問題都是影響發展黨員質量的重要因素。各高校應從源頭開始把控,對入黨申請人的政治、思想、成績、作風等進行綜合評價;規范發展程序,對照《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對發展人員存在的問題從方針政策、思想引領、組織管理、教育活動等方面進行培養;保障黨員的繼續教育,各級黨組織加強對黨員的管理,保持學生黨員時刻茁壯成長、思想先進、錘煉黨性、求真務實。
學生黨員作為一名普通的高校學生,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通過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愛國主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將其培養成為具有崇高信仰、拼搏精神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作為一名黨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思想和行動上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忠于祖國、忠于黨,以高度的責任心和責任感投身到社會主義的建設當中,敢于擔當,爭做先鋒。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終貫穿于在培養發展黨員的過程中,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培養和發展高質量的學生黨員,可以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正能量”;發展高質量的學生黨員,還有利于優化黨員隊伍,提高黨在社會的影響力,對黨的執政之基和執政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學生黨員作為國家干部的后備力量,是黨的新鮮、活力血液,是推動國家改革發展穩定的主力軍。因此構建高校學生黨員發展質量保障體系,對培養社會主義國家的接班人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社會各高校在發展黨員的過程中總體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十六字方針開展工作。但是發展黨員工作的部分流程和機制還有待完善。
為了解在發展黨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本文作者針對新華學院學生發放了500份調查問卷(其中群眾249人,積極分子145人,發展對象66人,預備黨員25人,正式黨員15人)。根據調查結果,我校發展學生黨員工作的具體情況如下:
經調查發現,學校約有95%的學生是具有崇高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經訪談了解到,大部分學生平時會通過“學習強國”、學校黨建網等平臺自主學習新思想、新理論,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武裝自己,與時俱進。經調研,我校約有91%的學生愿意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而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具有較高的入黨積極性。
針對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經調查發現,“發展黨員工作流程是否嚴格”的問題,約有65%的學生認為我校發展黨員工作流程完善,把關嚴格;約有26%的學生認為發展流程較完善;約有2%的學生認為學校的發展流程不完善;而約有4%的學生不清楚學校發展黨員的相關流程。因此,通過調研可以看出學校發展黨員的流程還有待完善。
針對“是否了解學校或院系在黨員培養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培訓”的問題。約有25%的學生認為“培訓形式多樣,有教育意義”。經過訪談了解到從提交入黨申請書開始院系會帶領各位同學參加“黨章學習小組”,推薦參加學校的“積極分子培訓班”和“發展對象培訓班”,日常組織各位同學在“學習強國”進行學習,組織參觀紅色革命基地等;約有47%的學生認為“雖有培訓,但是培訓力度不足”。部分院系的培訓只局限于校內的培訓,培訓開展次數和力度不足;另有約12%的學生認為培訓只是“流于形式,沒有什么作用”,僅僅是“人到位而心不到”,為了走“流程”,使得培訓流于形式,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針對“黨員在入黨后的表現怎么樣”的問題。經調研發現,僅有39%的學生認為自己周圍的同學在入黨后“對自己更加嚴格要求”,有20%的學生認為自己周圍的同學在“入黨前后沒有明顯區別”,然而有40%的學生認為自己周圍的同學在入黨后“明顯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例如,參加活動時經常找借口缺席,拖欠黨費,不參加組織生活等。因此,存在對黨員的后續教育培訓力度不夠的問題。
完善和規范發展黨員的程序,首先是嚴把“程序關”,規范流程,嚴格落實“三投票五公示一答辯”制度,確保發展黨員工作規范開展;二是嚴把“考察關”。一個月內與遞交入黨申請書的同志談話,了解他們的個人狀況,并端正他們的入黨動機;三是嚴把“培訓關”。切實做好發展黨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從源頭上嚴把黨員質量關;四是嚴把“材料關”。例如,新華學院也在不斷地規范發展黨員的程序。通過調研和征集意見,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整理并形成了《發展黨員流程和入黨材料填寫模板》,使得各二級黨組織在發展黨員的工作中有參考、有指引。
現階段,高校對發展黨員的教育培訓主要是通過專題黨課學習、文件精神傳達等方式,而這些培訓學習大部分還停留在簡單的理論學習的層面。而培訓課程學習內容大多千篇一律,內容枯燥,沒有科學性,缺乏實踐環節。
因此高校的黨員教育培訓內容要適應時代的發展,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網絡課件、紅色題材電影、實地學習等。另外,還要發動積極分子、發展對象和黨員,從點滴的小事做起,服務班級、服務學校,在各類主題教育活動中發揮特長,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自身得到發展,也有利于提升整個黨組織的活力和凝聚力。
高校的的輔導員和其他授課教師都是身負重任。僅僅靠這些教師來完成培養和發展黨員的工作,培養出來的黨員素質和質量都不會過硬。
因此加強高校大學生黨員的培養發展工作,首先需要有專職的組織員,例如,任命專職黨務干部來組織策劃、統籌開展入黨學院的培養發展工作等;其次,還可以建立一支大學生黨建組織員隊伍。例如,指導發展對象按照流程規范入黨,協助專職黨務干部和黨組織開展各類教育培訓等。
部分學生黨員在入黨之后對自己的要求就有所松懈,黨員的這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因此做好黨員入黨后的繼續培養教育考核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新華學院建立了“評星定級”制度,采取積分制管理辦法對廣大黨員進行考核,引導學生黨員要以“四講四有”為標尺,進一步強化廣大黨員的黨性意識,真正將黨員的標準細化落實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融入到對大學生黨員教育培養的全過程,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