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耘 鮑亞偉/江蘇省南京商業學校
綜合模擬實訓教學是指通過模擬實際工作環境,采用來自真實工作項目的實際案例進行教學;教學過程理論結合實踐,并且強調全程參與、體驗、學習,這樣能夠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在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實踐經驗、工作方法、團隊合作等方面得到綜合提高。
大賽視角下的會計技能實訓課程,是將會計專業所必備的基本技能與大賽項目相整合,結合我校自主研發的《會計基本技能實訓指導》,經過反復實踐與修訂,共形成八大項目進行實施,分別為書寫技術、點鈔技術、珠算技術、傳票錄入技術、制單技術、記賬技術、報表編制技術,以及會計電算化技術,并通過分崗位模擬實訓基地,構建仿真的企業生產經營環境,使學生在實訓中通過角色體驗,感悟企業會計核算過程和規律的一門綜合模擬實訓課程。
(一)綜合性素養
綜合性強是綜合模擬實訓課程的第一大特點。如會計技能實訓教學,需要經歷書寫、點鈔、傳票錄入純手工操作,又要進行手腦結合的珠算練習,更要經歷制單、記賬、報表編制的專業錘煉,以及從手工到會計電算化的實戰操作,涉及企業人、財、物、供、產、銷等經營要素,要求學生們綜合運用戰略管理、生產管理、財務管理、稅務管理、成本控制、會計核算、信息技術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知識,并在實踐中使所學知識得以融會貫通,最終提升自己的綜合知識與綜合技能的運用能力與素養。
(二)直觀性呈現
模擬實際工作環境是此類課程的必備條件。會計技能實訓,以會計崗位的各項技能為載體,將企業資源狀況和管理流程全部展示在模擬業務中,把復雜、抽象的企業財務管理理論以最直觀的方式呈現,讓枯燥的理論學習變成鮮活的管理實踐,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同時,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
(三)仿真性扮演
綜合模擬實訓中的學生,身份從學生轉變為工作實踐中的專業人士。在會計技能實訓教學中將參加學習的學生分成4-8組,每個小組的成員將分別扮演會計、出納、總賬會計、財務經理、成本會計、財務分析、資金主管、稅務主管、審計經理、財務分析經理等角色,在模擬的真實企業運營環境中,去親身體驗經營企業的各個環節。
(四)自主性學習
會計技能實訓以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學生們組成的實訓團隊主導了課堂的進程和走向,學生有充足的自由想象空間來思考和嘗試企業財務核算管理的重大決策,品味互相競爭的殘酷和企業經營的不易,感受承擔責任的樂趣與艱辛,在參與、體驗中實現從知識到技能的轉化,在實訓后的總結交流中再完成從實踐到理論的二次升華。
理念是行為之魂,沒有先進的理念就沒有先進的實踐。在技能大賽視角下,由于綜合模擬實訓課程呈現了上述特點,這也就要求在綜合模擬實訓教學中教師應遵循以下理念: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這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會計技能實訓是對抗性實訓,各種情況都不是預期設定好的,每一個團隊在制定自己的戰略時都必須考慮競爭對手的情況,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在實訓過程中根據新情況,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因此在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分辨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決策能力等方面都非常有效。
(二)注重培養學生競爭意識
競爭是指學生們在課堂里充分展現自身的潛能,力爭按照優勝標準而使自己超過對手的過程。會計技能實訓采用團隊對抗的形式進行,團隊與團隊之間形成同行競爭的關系。課堂里的良性競爭能激發個人的潛力,縮小個人能力與成績之間的差距,從而提高個人學習效率,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此外競爭還可以增強學習興趣,使實訓課程充滿生機。
(三)注重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
在會計技能實訓中,每個學生扮演不同的崗位角色組成各自的團隊。團隊成員雖分工不同,卻必須融為一體,為同一個目標努力。而最終各團隊要想在競爭中獲勝,不僅要取決于團隊正確的決策,更要取決于各團隊成員的專業度、參與度及默契度。
(四)注重磨練學生的受挫能力
有實踐,就會有挫敗,所以要磨練學生“從錯誤中學習,在失敗中成長”的受挫能力。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發現問題,并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手段。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是誰犯的錯誤越多,誰的收獲就越大,認識也越深刻。所以綜合實訓要求學生在實踐中保持積極進取之心、在挫敗后保持淡定及平常之心,只有學會正確地面對失敗,才能從中獲得更多的收獲與成長。
(五)注重錘煉學生的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決定成敗。很多時候我們會說“運氣不好”,由于某個小細節小失誤導致經營失敗太可惜了。但究其根本,都是因為在職業素養上欠缺規范意識、欠缺謹慎與精確,犯了致命“失誤”,導致滿盤皆輸。所以在綜合實訓中關注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教育,要成為一種習慣,要在平時點滴中培養。
(一)變以“教”為中心為以“學”為中心
在會計技能實訓中,教學活動主要由學生組成對的各團隊模擬企業財務部門各工作崗位進行活動,不同團隊相互競爭,比速度比準確度比規范性。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習活動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自主式、互動式、體驗式自主學習與教師課堂引導相結合,利于學生創設充足的自我學習空間,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
(二)變以“講”為中心為以“導”為中心
綜合模擬實訓的過程十分強調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實訓中教師的身份有了一定的轉化: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調動者和指導者;由“全盤授予”轉變為“相機誘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由主導地位轉為輔助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變得無足輕重。相反的是,在以學生自主實訓為主而變得更自由、寬泛的實訓課堂中,教師成為了更為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要在實訓的不同階段分別扮演組織者、導演、顧問、觀察家、分析家等角色,而要扮演好這些角色,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臨場應變能力和與學生的溝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變個人作戰為團隊作戰
課程超強的綜合性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也很高。教師不僅需要在課外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在課中需要做超強的組織、管理工作,在課后需要做較多咨詢、輔導工作;而且由于課程涉及范圍廣博,會計實訓教師既要熟悉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流程與規則,要熟練掌握財經書法、點鈔、珠算、小鍵盤錄入、傳票翻打等專業技能,又要具有企業管理、財務會計、會計電算化、稅法、財務分析、審計等專業背景,還必須具有很強的分析、管理能力。所以必須有一支高水平、專業性強的教師團隊協同作戰。教師團隊可以從相關專業抽調骨干教師組成指導團隊,也可以借助社團、競賽集訓隊的精英選手進行學生指導、輔助管理工作,甚至可以聘請行業企業專家進行定期指導。
(四)變以教材為中心為以競賽為中心
綜合模擬實訓教學引入競賽機制,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可以大幅度提升課堂效率。會計技能實訓中,由學生模擬的企業各團隊之間開展競賽,有效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真正做到寓教于樂。甚至可以組建會計技能競賽集訓隊,通過省內省外經常性的集訓、拉練、交流、競賽,不僅利于積累優秀的教學資源與競賽經驗;而且利于培養自己的精英選手。這一方面提升了學校的競賽成績,同時也為課堂教學培養了教師助手、為社團活動培養了核心成員。真正達到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的。
(五)變課堂教學為課內課外結合教學
技能大賽視角下的綜合模擬實訓課程,本身具有多學科多技能多理念融合的特點,所以要充分利用學校校園網、多媒體技術,將教學所需的知識點、技能要求以及學生不熟悉的實際企業運營情況,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讓學生提前預習準備或是復習鞏固,教師進行及時的跟蹤指導并交流。這樣不僅突破了教學時空的限制,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補足了學生不熟悉企業文化、真實的運作流程等環節,而且大大提升了課堂效率,也促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及時消化的好習慣。
此外,通過成立社團,每周展開定期活動,這樣不僅打破了專業限制,使得每個模擬企業團隊的知識架構更加合理,也使得不同專業的學生能夠互相學習、互補長短;而且充分利用了課余時間,彌補了課堂教學課時的局限,讓學生輪流體驗不同崗位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有其不同的職能要求,學生因此得到了不同的技能訓練,從而進一步強化了自我角色的認知;同時,會計技能社團作為真正出于學生本身興趣成立的組織,更利于采用多種方法、多種形式進行活動,更便于“走出去,請進來”,聘請行業企業專家定期指導、講座,或隨時到相關企業進行參觀交流,可充分將學校資源與企業資源結合起來,并運用于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