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玉蘭 許永莉/重慶城市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實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歸宿。[1]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是指在隱性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過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載體和教育環境等諸要素相作用相互影響所產生的實際效果。近年來,由于教育部門高度重視,也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實踐中的客觀需要,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逐漸成了熱門話題。高職院校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面取得了許多成績,但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實際效果與期望差距較大,切實提升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是每一個高職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認識不到位
(1)領導層面。高職院校領導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專業建設方面,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相對不夠。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只關注顯性思想政治教育,對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看重。在職業比賽與獎項的壓力下,高職院校思想上把學生的技能比賽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之上,導致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更不可能去專門關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
(2)教師層面。大多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的關注點在顯性思想政治教育,對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么不關注,要么只關注形式和短期效果。許多教師缺乏教書育人意識,后勤服務部門缺乏服務育人意識,輔導員缺乏管理育人意識。專業課教師用心在研究專業的問題,但少有教師去認真思考和實踐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問題。
(3)環境層面。高職院校學生在就業方面跟普通高校畢業生有明顯的差距,許多學生在選擇學校時往往把就業作為首要考慮因素,因此學校往往會把就業率放在重要地位,而沒有把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放在應有的地位。其次,受傳統思維的束縛,多數高職院校都會把學生的職業技能放在重要地位,搞活動時特別強調職業技能比賽,但對思想政治教育缺少探索的動力。高職學生更看重適用性和即時性的東西,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對人的影響不易被人覺察并且見效慢,加上多元文化的負面影響,高職院校對實施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必要的動力,因而也隱響了教育實際效果。
(二)素質不夠高
(1)職業意識方面。高職院校的員工在教書育人意識方面并不強烈,許多員工僅僅把自己的工作當作一份謀生的職業,沒有自覺意識到自己的工作是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工作,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所有行為都會對學生的成長成才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2)專業能力方面。高職學校許多的專職思政工作者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出生,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素養并不過硬,當然也會影響到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還主要停留在活動的宣傳報道,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參與還較少,借助新興媒體的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對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不深入不系統。部分教育者有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但沒有總結和掌握隱性教育的方式方法,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缺乏利用周圍物質資源對教育對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的自覺意識和工作能力。
(三)氛圍不夠濃
高職院校相對于其他層次的高校來講,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氛圍不夠濃厚。比如在人才培養方面把專業放在至高無尚的位置,在物質建設方面不注重文化內涵,在精神建設方面弱化核心價值引領,在師資建設方面淡化師德師風,在文化建設方面忽視思想引導等等。高職教育工作者總體來說都更看重對學生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的傳授,缺少對育人問題的深入思考和研究。許多教師自身就比較看重視短期的目標或眼前的利益,一些教師并沒有潛心教書育人,表現得浮澡、功利等的行為習慣也會深刻影響到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一)切實樹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1)樹立“顯”“隱”結合理念。傳統思想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無疑就立刻想到顯性思想政治教育,后來人們意識到了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又把二者割裂開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還是大打折扣。實際上,顯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二者既相對立又相統一,只有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行“兩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才能實現質的飛躍。學生通過顯性教育獲取的一些正確觀點,只有通過長期的行為約束、環境熏陶以及實踐活動等環節的塑造,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達到自覺自律。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了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2]。
(2)樹立立德樹人理念。在“顯”“隱”一體的觀念下,要提高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加強立德樹人觀念就尤為重要。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課程思政、服務管理、環境熏陶、載體開發、資源的利用等各個環節,無不意味著學校的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是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如果學校每個教育者都切實樹立起立德樹人觀念,那么他們就一定會自覺不自覺地立足于自己的崗位去思考、研究、實踐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這樣,育人積極性主動性被充分挖掘,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二)全面統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學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指“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存在的一切以間接、內隱的方式使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要素的總稱”。[3]它包含了課堂內的和課堂外的、物質上的和精神上的、注入教育意圖和具有教育意圖,有制度型的和非制度型的等多種多樣的類型。但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是,在對大學生進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沒有很好地整合各類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更沒有有意識地去開發新的資源,讓學校隱性教育資源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對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發揮作用。
(三)努力健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機制
要有效開展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科學系統的機制作為保障。目前,高職院校普遍缺乏對隱性教育的實施的機制保障,大多數學校沒有系統的關于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和規章制度,一些學校有但也不具系統性且隨意性很大。這就不可能充分調動一切有效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積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從而影響了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有力的領導機制。高職院校大多由中專升級而來,加上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管理中缺少像普通本科院校中必備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機構設置。大多高職院校的傳統觀念中,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黨委、團委部門的事,將其列為學生常規管理范疇。一些高職院校認為輔導員崗位的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日常管理,而沒有把把輔導員位置擺。上級部門應該加強對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方針與政策的指導,要在指導思想上明確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要提高高校領導者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重視程度,確立隱性教育資源運用的任務。
(2)有效的激勵機制。沒有激勵機制會使組織缺少活動失去生機。將有效的激勵機制引入高職院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可以保證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實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滿活力,保證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實效,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續高水平開展。(3)切實的保障機制。保障機制不單指物質的保障,而是屬于制度范疇。物質保障、師資保障,制度保障。歷史和客觀條件造成高職院校中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主要體現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管理上,屬于教學范疇,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內容并沒有從制度上進行設計,從具體思想政治教育上注重有形的比較多而注重無形的比較少,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的就是無形的教育。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需要依靠制度和物質的保障機制,因此,積極的保障機制建構應該具有長遠性和長效性,實行過程中具有科學性和人文性,這樣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才會發揮應有的作用。要把教職員工對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績納入到工資薪酬,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的教育管理當中,可建立思想政治課教師與其他課程教師常態化的互動合作機制思想政治課教師和專業課教師各有優勢,相互配合,思想政治課教師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傳授給專業課教師,幫助專業課程老師系統設計教學內容的“思想政治”元素和德育遞進路徑,使其立足自身的專業優勢,將德育內容與專業課教學結合起來講深講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