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穎
河北省涉縣第二中學
核心素養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高中階段是核心素養教育的重要階段,在培育人才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中音樂課堂就是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的一個課堂載體,也是踐行素質教育的有效路徑。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師需要轉變過去的教育理念,革新音樂教學模式,以核心素養教育為指導調整教學方法,讓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得到培育,也讓立德樹人的教育要求在音樂課堂上得到充分體現與貫徹落實。
當前形勢來看,大多數學校都對高考考查的科目更加重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音樂等其他非高考考查的課程往往存在著被縮減的現象。除此之外,一些音樂課程的教師也由于這種重視數學、語文以及其他考試中要考察的課程的思想,對音樂課程教學不是非常重視,使得教學結構和教學過程不夠合理充分,這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音樂課程教學效果較低的現象。
1.創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素養。想要創新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必須強調教師是富有創新精神的引導者。教師發揮其創新精神才能施以創新性的教學策略,真正將創新貫穿在高中音樂課堂的始終,突破舊的教育觀念,打破陳規舊俗,以創新性的全新姿態打造適應時代發展的課堂。只有教師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自身具備開拓創新的精神,才能用自己的創新激情感染學生、熏陶學生,形成創新性的教學模式。首先,音樂是情感的藝術,課堂不僅是讓學生學習音樂理論,更強調的是學生從內心感受音樂藝術。因此,教師應僅緊緊抓住這一活躍的心理因素,強調學生的課堂參與,才能感受藝術的魅力,這是一種情感的體驗、藝術的體驗和審美的體驗。老師們應該讓學生真正成為音樂課堂的主人,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尊重學生的知識經驗和音樂體驗需求,使學生充滿自信,積極地融入到音樂課堂中來,欣賞音樂、感受魅力、主動探究、發散思維,提升綜合素養。其次,老師應該注重為學生在課堂上營造創新創造的教育環境,因為想象是音樂的翅膀,音樂不是以具體的語言文字顯現于學生的感官。在音樂課堂中,既要注重學生的藝術實踐,重視音樂綜合性活動的展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動腦操作的機會,也要通過想象意境、音樂欣賞等方式讓學生能夠感受、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情緒,從而增強創新意識,提升創新激情。最后,教師們在新的教學理念影響下,應該突破“教師領唱”的傳統教育模式。音樂鑒賞教材是學生音樂學習的材料和基礎,更是促進學生進步的一種工具,教師們應該立足于學科教材,夯實學生的藝術基礎。可以將一些短句、簡單的句子讓學生自主試唱,教師指導,強調學生自由發揮,發揮想象,感受自己獨特的魅力并施以個性化的思考,這便給學生的創造力發展和綜合素養的提升提供了機會。在課堂上講究互動式教學和探究式教學,對于一些較長的、復雜的句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合作交流,合作仍解決不了的教師再出面解決。真正體現新課改倡導的“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有所收獲,激發興趣,提高識譜能力。給予學生個性發展的平臺,促使他們感受到在音樂課堂上自己有發揮個性的機會和價值,在新的教育模式下促進學生藝術魅力的提升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
2.革新音樂教學內容,恰當融入立德樹人理念。科學設置教學內容是保證高中音樂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基礎,尤其是在如今的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教師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革新和優化,補充核心素養教育的內容,并恰當融入立德樹人理念和要素,以推動學生綜合發展。過去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絕大多數的教學內容是為學生補充專業音樂理論,把理論教學作為重點,還運用了一定的灌輸式方法,使得學生不能夠輕松接受所學內容,在理解和運用上也遇到了很大的難題。面對這樣的實際情況,教師必須對音樂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整改,以核心素養為指導優化音樂教學內容,并注意運用恰當的內容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發展,既滿足學生的興趣要求,又提高音樂教學的深度和境界。
3.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推動學生進行探索,增長學生求知欲的因素,除了學生對學科的興趣之外,好奇心也是學學生更加主動進行學習的又一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對情境進行創設,使學生能夠更加充分的融入到教學氛圍中,更加加深入的體會到音樂帶給自身的積極作用,給學生興趣的形成以及人格,勝美地培養帶來了非常有益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先要對自己的教學觀念,進行改變和調整,致力于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教學環境,增加學生各方面的音樂體驗,豐富學生的音樂感受。例如,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積極的進行思考,帶動學生進行思維上的轉變,促進學生形成更加豐富、多元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展現出更具有個人色彩的音樂審美特點。
高中音樂課程教學效率的提高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不僅要致力于是學生興趣、意識等內在因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給要從環境以及其他學科影響的外在因素進行調整。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形成更加良好的音樂審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更加全面的人才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