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慶華
琿春市第二實驗小學校
網絡授課與課堂授課具有一定的區別,但同時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作為教師都要在單位時間內把相關知識落實,完成教學目標,追求教學效率,但不同地是,學生和教師不能做到面對面,尤其是對于一些小學生,他們的自制力可能會偏差,如果沒有家長監督或者教師有效地組織課堂,都可能導致學生在電子設備的另一端不能專心聽課,因此,既要落實知識,又要較好地管理課堂。那么怎么做呢?筆者采取了如下措施:
英語學科首先是基本功的訓練,如單詞的讀音和拼寫,這些在學校授課期間,教師都便于監控,可以帶著學生讀,帶著學生寫,尤其是讀音和聽寫,筆者認為這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而網課期間,由于師生不能面對面,所以很多教學環節落實起來有種被“架空”的感覺。
因此,筆者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制定了相關的授課結合,比如把一節課分成幾個環節,又針對不同課型制定不同的計劃,如新授課、復習課、習題課等等,每節課的教學環節都是不同的。如果是新授課,先是提前布置好預習任務,如字詞的識記朗讀等,如果是復習課就要提前給學生做好復習用的知識導圖等。總之,雖然是網絡授課,但是反而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授課技巧的要求,這樣才能不讓授課效果打折。
網課期間,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摒棄傳統課堂中以講為主的授課模式,畢竟網絡連接的課堂與直觀課堂具有一定的區別,如果教師一味講解,勢必不能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因此,筆者認為,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好授課環節的監督。
如在講解單詞的讀音時,筆者是在預習環節讓學生根據讀音認讀新單詞,在授課環節,再讓學生跟著教師去讀,這在課堂中,教師是可以監督學生的讀的效果的,但是在網課期間,這樣的監督就受到限制,那么筆者采取的措施是,讓學生跟著教師讀幾遍之后,讓學生以語音的方式把自己讀的單詞發過來,這樣教師就可以對學生掌握的情況進行監督,還可以讓學生一起會診,看看哪些學生讀的對,讀的流利,這樣讓學生能夠很好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并且不會因為走神、干其他的事導致不跟著教師學習。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雖然要借助一些教學輔助手段,但是總體還是較少的,教師還是習慣于用自己的資源駕馭課堂,然后完成教學計劃,但是在網課期間,筆者認為,授課效果受到一些影響,教師可以借助豐富的教學資源,去豐富自己的課堂,這樣既能減輕學生因為電子產品的弊端導致的一些不良后果,如有些同學用的是手機,有些同學可能長期盯著電腦會導致視力低下等。
筆者會在課堂中借助一些英語素材,如視頻、音頻、圖片等,這些內容筆者可以提前發給學生,讓學生通過預習時間或者在家休閑的時間把這些東西看了,這樣就可以減少在課堂學習時間盯著電子產品的弊端,這樣可以把時間分散,效果又不會受到影響。
而課堂授課中,教師就可以減少語音授課,而以邊授課,邊進行練習的方式,讓學生把聽課的時間壓縮,而進行紙面練習的時間增長,這樣講練結合,效果比教師一味地單純地講要好很多。
作為教師,我們不要把授課簡單地理解成教師的講,教師也要明白,學生的學習不單單是課本知識的學習,還有運用,其實還有很多生活常識,因此,通過一些豐富的資源,哪怕只是一個英語小故事,也會讓學生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或者是一些英語小知識,這些都會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地提升,也都應引起教師的重視。
如果說授課環節非常重要地話,那么授課之后的作業監督和檢查同樣重要,筆者也聽自己的同行抱怨過,說有些作業學生們不好好寫,又不能進行很好地監督,筆者覺得,首先要和家長做好溝通,畢竟學生在家學習,監護人的監督很重要,小學生不可能有很強的自制力,所以家長就起到的監督的作用,我們每天的作業,不管是書面作業,還是朗讀背誦作業,都是以紙質形式發到班級群的,家長有義務看好作業,對學生進行督查檢查。
同時作為教師,不能把網絡授課期間的責任推給家長,因此,教師的督促檢查起到了落實的作用,筆者借助一些小程序或者APP 等,都可以有效地監督作業,比如微信小程序“每日交作業”,手機APP“曉黑板”等都可以讓學生提交作業,當然除了這些渠道之外,還有很多有效的渠道,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內容進行作業的檢查,督促,及時發現授課中存在的問題,與家長及學生做好溝通,這樣就會讓網課有很好的效果。
在網絡授課期間,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學情,和自己學科的授課特點,學生在家上課的實際情況與困難等,制定自己的授課計劃,調整自己的授課環節,掌握網絡授課的基本技巧,這樣才不會讓網絡授課流于形式,也才能讓網課對教學的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