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楠 劉敏超 王曉燕 劉同波
(解放軍總醫院計算機室 (解放軍66072部隊 北京 100041) (解放軍總醫院計算機室 北京 100853) 北京 100853)
隨著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手機所提供的豐富功能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智能化、移動化時代,人們已經習慣于從手機上獲取服務,如手機購物、聊天、查看新聞等。2015 年3 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各行各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互聯網+醫療”應運而生[1]。“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 但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 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與互聯網平臺,使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 創造出新的發展生態[2]。隨著“互聯網+醫療”的發展,通過手機掛號、查看檢驗結果、獲取專家信息等功能將極大優化患者就醫流程,減輕門診負擔,緩解三長一短問題。解放軍總醫院與建行以及騰訊公司合作,以本院微信公眾號(以下稱作301公眾號)為切入點,通過互聯網渠道為患者提供就醫服務,為工作人員提供辦公服務,為醫院提供信息發布服務。
移動應用特別是包含大量醫療敏感數據的應用,對于安全性要求很高, 在醫院移動業務平臺設計與開發中安全性問題是必須關注的重點[3]。為最大限度保護網絡及信息安全性,醫院網絡很少與其他網絡互聯,通常是以內部局域網的方式進行網絡建設,與國際互聯網物理隔斷[4]。在確保銀行系統安全前提下,在銀行和醫院之間建立專線實現醫院與外部信息交互。由于301公眾號由騰訊負責前端開發,所以在銀行與騰訊之間也建立一條專線,通過銀行進行消息加密轉發,將醫院信息傳遞至騰訊云服務器上。由騰訊將信息發送到互聯網,展示給患者。系統網絡架構,見圖1。

圖1 系統網絡架構

圖2 系統整體架構
即圖2中所示的騰訊云。將前端服務部署在騰訊云服務器上,面向互聯網用戶提供醫院相關服務。主要負責醫院信息排版、展示,用戶信息采集、驗證,功能流程控制,以及與業務邏輯部分、支付系統集成。用戶界面(User Interface, UI)層主要是處理界面控件顯示和響應, 設計盡量簡單, 避免處理數據的環節[5]。
負責提供醫院相關業務的線上服務,如查詢號源、掛號、繳費、查詢報告等。本系統采用WebAPI+json形式提供醫院端的服務。WebAPI是目前流行的移動后臺服務層, 利用開放數據協議(Open Data Protocol, ODATA)可以傳輸JSON、ATOM、XML等格式數據, 支持跨語言跨平臺, 克服基于簡單對象訪問協議(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SOAP)的Windows通訊開發平臺(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WCF)局限性, 可避免繁瑣的配置操作, 增強各種網頁應用程序之間的數據兼容性[6]。業務邏輯層負責對醫院業務進行邏輯驗證及數據庫操作。業務邏輯驗證,如男性不允許掛婦產科號源,醫保患者不允許線上繳費,檢查檢驗報告僅允許患者本人查詢等。數據庫操作則為業務邏輯驗證后相關業務的辦理。
Redis是緩存的一種形式, 是一個開源、基于內存存儲的數據庫, 可支持鏈表、集合等多種數據類型。Redis是一個內存數據庫, 數據存儲在內存,較傳統的數據庫技術在讀寫速度方面更有優勢[7]。Redis在本系統中的應用主要是將數據庫中不經常改動的信息緩存到服務器內存中,如專家、用戶信息等,從而減少查詢數據庫次數,減輕數據庫壓力。同時掛號、繳費時生成的業務訂單也會在緩存中,后臺Windows服務會按照訂單過期時間設定將超時未操作的業務訂單執行撤銷操作。
主要用于醫院主動為用戶推送消息。例如專家停診通知、檢查檢驗報告結果推送等。
用于記錄醫院端系統運行狀態。能分別記錄返回的正常與異常日志,同時日志會詳細記錄用戶及業務相關信息。工作人員只需檢查異常日志即可分析系統存在的問題。
301公眾號在原有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之外加入醫院對外用戶的概念,用于統一管理第3方平臺的用戶和患者關系,見圖3。第3方用戶(本系統為騰訊)與醫院用戶根據身份證號進行關聯。通過第3方用戶關聯到醫院用戶,再將醫院用戶與HIS中患者主索引進行綁定,實現掛號、繳費。當用戶有多個微信號或者接入其他第3方平臺時,同一個人會關聯到同一個醫院用戶,該用戶關聯的患者也會同時拉取,既避免患者重復綁定,也方便醫院管理對外用戶。

圖3 用戶與患者管理
當患者進行掛號、繳費操作時需先通過用戶權限檢查,檢查是否為受限制用戶;業務權限檢查,查看所掛號源是否有號、患者是否滿足所掛號源條件(男性不允許掛婦產科、14歲以上患者不允許掛兒科等)、患者是否超過掛號數量限制等。根據患者選擇的繳費項目補錄材料費、采血費等。生成繳費單據,返回單據流水號,繳費時間限定為10分鐘,10分鐘后如果該繳費單據未完成則會自動撤銷,不能再次繳費。以上操作完成后公眾號會根據HIS返回的流水號及金額調用支付控件。若患者支付失敗或者超時,公眾號會撤銷該筆交易,此時患者只能重新發起新的交易。如果患者繳費成功,HIS完成掛號、繳費業務。如果HIS交易確認失敗,公眾號會撤銷該筆交易,同時進行退款處理,退款金額會實時返還患者原渠道賬戶中。
目前不支持線上退費,當患者進行退號操作時,先要進行業務權限檢查,查看該號源是否就診或是否打印發票等。如果該號源允許退號,公眾號會先后發起退號及退款操作。如果掛號日期和退號日期在同一天的凌晨1:00-23:00之間,可通過支付平臺發起交易撤銷,退款金額可實時返還患者原渠道賬戶中。如果不滿足以上條件則會通過次日對賬進行處理,退款金額會在7日內返還患者原渠道賬戶中。公眾號交易相關流程設計的出發點是先扣款再進行業務辦理,保證醫院不出現短款。同時根據超時定時器的補償設定盡可能地避免長款情況出現。如果出現長款,后臺對賬系統會在T+1日收到銀行對賬文件,通過銀行對賬文件和醫院數據庫中實際辦理的業務進行匹對,篩選出異常交易,生成需要退款的批扣文件發送給銀行。銀行根據批扣文件進行批量退款,退還至患者原渠道賬戶中。
301公眾號于2018年1月底正式推廣運營,截至2019年6月粉絲量為130萬人次以上,日平均服務人次近5 000。目前上線功能包括就診人管理、預約掛號、科室和專家介紹、門診排班、檢查檢驗報告查詢、處方用藥指導查詢、門診繳費。2017年6月院內自助機掛號量占總掛號量的65%左右,人工占35%左右。2019年6月份統計數據顯示通過301公眾號掛號量達到總掛號量的25%左右,院內自助機掛號占50%左右,人工占25%左右。分流效果比較明顯。繳費功能目前只有全費患者可進行操作,全院性的繳費覆蓋預計會在近期完成。通過使用公眾號提供的服務患者就醫習慣也有所改變,會根據電子號條顯示的建議就診時間前往醫院,直接進入診室候診區等候就診,縮短患者等候時間,也減少門診患者滯留人數。
“互聯網+”概念對于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作用已得到社會普遍認同[8]。其對傳統醫院門診流程的影響,不僅有助于提高就診效率,還改善就診體驗。尤其是支付寶、微信等網絡支付功能的應用,方便患者的同時減輕醫院窗口工作人員的壓力。移動支付功能方便患者, 提供醫療新體驗, 其應用價值獲得患者廣泛肯定[9]。微信公眾號服務是醫院“互聯網+醫療”應用的開始,為未來醫院實現醫保患者線上結算、診區患者候診排隊、檢查預約、問診導診等功能奠定堅實基礎。互聯網醫療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互聯網醫療研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各項管理機制以及設施服務尚未成熟, 還有很大的未開發市場; 另外互聯網醫療是一種全新的服務模式, 在未來發展中可與傳統醫療服務方式互補, 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