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鷺
摘要:新冠疫情爆發引起黨中央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及時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快速、科學、系統的部署,將疫情防控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中。該文通過探究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法治化工作的重要論述,試圖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四個環節的內容中發掘其理論上與實踐上的重要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法治化工作的重要論述發揮其引領與指導的作用,理論上豐富了全面依法治國理論的內容,并在實踐中推動戰疫走向勝利。
關鍵詞:疫情防控法治化;全面依法治國;人民立場
2019年12月,新冠疫情爆發,全國上下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戰略性、前瞻性、科學性的重要論述,為疫情防控工作豎起主心骨,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目前學界對于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重要論述的研究集中于論述的邏輯意蘊與論述價值等方面,主要從宏觀視角對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重要論述進行理解把握,缺少對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重要論述進行多角度、更為具體的研究。本文通過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法治化工作重要論述的內容,嘗試探討其緣何成為打贏疫情阻擊戰的重要基礎,如何豐富全面依法治國理論內容。
一.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法治化的重要論述
一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法治化的科學論述并不是憑空臆想產生的,而是黨中央在深刻的考察分析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后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產生的,是能夠指導疫情防控工作依法科學有序展開并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基礎。另一方面新冠疫情的爆發不僅僅是對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經濟發展的挑戰,同時也是對近年來逐漸深入的全面依法治國的挑戰。黨中央對疫情防控工作中問題的成功解決,為中國特色法治化建設的實踐提供經驗。
在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習近平總書記對依法科學有序的疫情防控做出重要指示,為依法科學有序疫情防控工作做出方向上的安排,指出“要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環節發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的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1]。又強調了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堅持依法科學有序的疫情防控的重要意義。除綱領性的方向指明外,習總書記的論述還為依法科學有序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設計。
(一)針對疫情科學立法
科學分析了在疫情中暴露的公共衛生領域立法的短板與漏洞,習近平總書記在立法方面強調:“要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完善處罰程序,強化公共安全保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2]堅持立法先行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之一,疫情防控相關立法的完善是構建疫情防控法律體系的關鍵,對于疫情防控法治化的工作的展開理應遵循立法先行。
我們黨中央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3]面對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流行性傳染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成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黨將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疫情防控的第一目標,運用立法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可操作性著力解決疫情防控問題,將疫情防控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中,讓立法的科學性、嚴肅性與法律的威嚴給予人民更多的安全感。
(二)針對疫情嚴格執法
在準確把握形勢變化后,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全局對疫情防控中政府的執法工作提出要求:“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法律法規,加強風險評估,依法審慎決策,嚴格依法實施防控措施,堅決防止疫情蔓延。”[4]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在于實施,法律的偉力也在于實施。[5]嚴格執行疫情防控相關法律規范能夠最大程度發揮疫情防控法律體系的作用,以法律規范保障在疫情防控工作政府職能的高效履行,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高效的進行。
新冠疫情的爆發是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同時也是對各級政府的一次大考。政府對疫情防控的反應、決策與人民工作生活直接相關,是防控疫情捍衛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加強風險評估,依法審慎決策,才能科學有效應對疫情,時刻保持法治思維,嚴格依法實施防控措施才能解決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現的執法不規范、不嚴格、不文明、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從而提高政府公信力,由政府帶動人民積極抗擊疫情。
(三)針對疫情公正司法
司法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任何時候都要牢牢守住司法的底線。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中司法工作提出要求:“要加強對相關案件審理工作的指導,及時處理,定分止爭。”[6]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強調公正司法要點在于提高案件審理時效性,克服司法程序等產生拖延的問題,及時解決疫情防控工作中出現的糾紛。一方面能對疫情防控中出現的情況作出正確的應對指導,發揮疫情防控法律體系的引領、指導作用;另一方面解決疫情防控工作中產生的糾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產生威懾效果以減少犯罪,在維護疫情期間的社會穩定中穩步提升司法公信力。疫情防控正是需要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時候,公正司法滿足人民對公平正義的向往,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人民的凝聚力,在具體疫情防控工作中將精神力量轉化成為疫情防控的實踐力量。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及時處理疫情防控相關案件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在特定情況下的具體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對于疫情防控工作中公正司法的論述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寶貴的理論經驗。
(四)針對疫情全民守法
人民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才能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法治化的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提到:“要加強疫情防控法治宣傳,組織基層開展疫情防控普法宣傳,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治意識,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7]在疫情防控初期出現的哄抬口罩價格、以出售口罩為由實行詐騙、以疫情為內容造謠傳謠等問題是因為公民守法意識的缺失。法律要得到信仰才能被尊重,人民才會遵守法律。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逐漸構建并完善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捍衛了人民最基本、最關心的權益,是科學有效的法律規范體系,是疫情防控工作中人民最應該相信并自覺遵守的法律。另一方面,政府、社區嚴格管理,需要通過法律宣傳工作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法律體系。動員群眾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發動群眾力量,打贏疫情防控的阻擊戰。
二.習近平總書記疫情防控法治化論述的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法治化的重要論述為疫情防控工作在法治化軌道上科學有序的運行發揮了指引與領導作用,社會各界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法治化論述的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法治化的安排部署,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四個環節上穩步推進疫情防控工作走向勝利。
(一)疫情防控相關立法完善進程加快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形勢在發展,時代在前進,法律體系必須隨著時代和實踐發展而不斷發展。”[8]立法工作是時代發展中不變的課題,此次疫情防控成為加快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進度的一個契機。根據此次疫情暴露出公共衛生領域立法的短板與漏洞,立法機關著眼全局一體謀劃、統籌考慮、協調推進相關立法修法工作。全國人大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依法防控疫情、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正式啟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實施十三年以來的首次修改工作。[9]
(二)執法水平提高,杜絕疫情防控中的亂象
第一,根據中央指示依法對疫情防控采取行動。多個城市黨委及政府成立臨時性指揮機構,積極開展當地疫情防控工作。依法采取隔離措施;限制人群聚集;實施交通衛生檢疫;建立臨時醫院等措施。
第二,依法加強執法力度,嚴格執行法律規范。對此各地區政府加大執法力度,采取開通專門舉報熱線、開設互聯網反饋網頁等便捷高效的措施以拓寬民意反饋渠道,依法履行政府社會治理的職能,成為法治政府建設重要的實踐。
第三,依法規范捐贈、受贈行為,確保受贈財物全部及時用于疫情防控。各地政府充分發揮依法規范捐贈行為,鼓勵捐贈,引導捐贈公開透明及時高效的使物資發揮應有之用。
第四,依法做好疫情報告和發布工作,按照法定內容、程序、方式、時限及時準確報告疫情信息。各地政府依職權發布疫情防控信息并及時辟謠,穩定社會公眾情緒,維護社會安定。
(三)加強司法力度,守住法律底線
疫情期間司法機關及時審慎處理相關案件,最大程度發揮法律定分止爭的功能。疫情爆發以來,各地防控措施不斷升級,一些防控方面的違法現象時有發生。對于地方政府作出的疫情防控措施有部分居民不予配合,防疫工作人員難免對其采取超越職權的強制措施。另外,隨著疫情的擴散個別政府疫情防控手段激烈,疫情防控工作人員過度執法、粗暴執法侵害當地居民權利受到輿論譴責。各地司法機關紛紛加強司法力度,加強對行政機關的監督,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
(四)加強法治宣傳,提供法律援助
一方面基層組織開展疫情防控普法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全民自覺遵紀守法的社會氛圍。
另一方面基于復產復工所產生的企業與勞動者的合同糾紛提高法律援助的重要性。根據司法部安排部署,各地相繼成立了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團,致力于解決人民群眾受疫情影響產生的各種民事糾紛問題,高效便民的排解矛盾。
三.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法治化論述的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法治化的論述以堅定捍衛人民生命健康的目標為邏輯起點,凝聚各方力量,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四個環節全面對疫情防控法治化工作做出制度安排。理論上豐富全面依法治國內容,完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理論。實踐上充分發揮法律在社會治理中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的作用。
第一,將疫情防控工作納入規范化和科學化的法治軌道,為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提供經驗,豐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理論的內容。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我們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設,增強按制度辦事、依法辦事意識,善于運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國家,把各個方面制度優勢轉化為管理國家的效能,提高當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10]國家治理的現代化的核心標志是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這同樣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法治化論述的重要精神內涵。
第二,承接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二次會議的成果,豐富全面依法治國理論的內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法治化的重要論述是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作出的,將前兩次會議的成果應用于當前遇到的疫情防控問題,是對提高黨領導依法治國能力和水平,完善法治建設,營造和諧穩定社會環境在具體情況下的應用與發展。
第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法治化的論述始終站在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凝聚全民力量,推動戰役走向勝利。人民的事無小事,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的使命,將事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首要工作。不僅用對人民充滿關懷的講話和科學的論述感召人民,凝聚全民力量,筑起疫情防控最穩固的防線,更是領導全黨將捍衛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責任感落到實處,讓人民在疫情防控工作法治化推進的同時感受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正走向現代化,更加信任黨,支持黨的領導。
第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法治化論述的內容旨在在保證人民生命安全的基礎上維持社會穩定,杜絕疫情防控中的亂象,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疫情爆發引起嘩然,出現了引起群眾恐慌、破壞經濟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種種亂象。以法治化、規范化的工作方法能夠保障疫情防控在有序中進行,發揮法治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保障疫情阻擊戰勝利后人民復產復工后生產生活盡快恢復常態。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610816(上網時間2020年9月26日)
[2]“習近平: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610816(上網時間2020年9月26日)
[3]習近平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46頁。
[4] “習近平: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610816(上網時間2020年9月26日)
[5]張文顯:《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一般理論》,《法制與社會發展》2016年第3期第5-37頁。
[6] “習近平: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610816(上網時間2020年9月26日)
[7]“習近平: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610816(上網時間2020年9月26日)
[8] 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9月6日。
[9]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修改工作啟動”,中國人大網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004/492fa98ef02a421d8fcb14dce937587f.shtml(上網時間2020年9月26日)
[10]習近平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