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奧
摘 ?要: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正確政府與市場關系,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確立的基本規范。地方政府推進過程中遇到的上下銜接不順、左右不協調,法律配套不完善,政務服務不到位和基層承接能力不足的問題。需要主動加強思想建設,提升基層公職人員能力等入手,切實建設服務型政府。
關鍵詞:地方政府;放管服;營商環境
落實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各項工作既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地方政府各個部門,必須從實踐出發,給基層創造更多“大膽嘗試”的機會。進一步深化地方政府“放管服”改革必須要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打通“信息孤島”強化信息互聯互通,強化基層政府和社會組織承接能力建設。具體落實中的對策建議如下:
加強主動服務意識的思想建設
“放管服”改革旨在推動政府職能深刻轉變,建立服務型政府。這是一場重塑政府和市場關系、刀刃向內的政府自身革命。“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矗立在新的時代,公職人員應該有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堅定不移將這項改革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推進。
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正是“為人民服務”這一我黨悠久歷史使命的現代傳承。以政府主動服務意識,取代傳統管制思維;以行政服務對象為中心,取代以政府自我為中心;以優良美好的營商環境,取代滯后呆板的營商環境;以新時代的歷史擔當,取代“無為而治”的消極思想。如,結合當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營口有禮、從我作起”的文化等載體,調動廣大黨員干部樹立主動服務意識,從思想深處為建設服務型政府目標而努力。
探索“容錯機制”的地方深入實踐。支持基層政府各級官員大膽探索,主動求變。如《關于建立容錯免責機制激勵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實施辦法》以積極調動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活力動力為目標,提出一系列激勵廣大干部擔當作為的政策措施和容錯免責情形,對標中央和省、市委相關制度文件,為干事干部“松手腳”、給創業干部“定心丸”,加強區域交流合作。協作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相宜的法律法規,重視改革舉措落實,兌現對人民的承諾,激勵大膽探索本地區的經濟發展路徑,搭建更加優良的營商環境。
提升基層公職人員綜合能力素養
更多權力事項的下放,更多監管責任的承擔,更多服務領域的探索,極需基層公職人員綜合能力素養的提升。調查研究能力、執法水平、專業技術能力、綜合素質、政治素養、公文寫作、媒體應對、突發事件處置、法治思維等等都需要基層公職人員不斷更新,不斷提升,不斷應用。
加強基層公職人員培訓工作。從培訓時長、培訓內容、培訓地點、培訓渠道等方面入手解決。增加基層公職人員培訓次數或時長,一方面緩解工作任務繁重的壓力,另一方面提升了其素養。對不同人員設置有針對性的培訓內容:如鄉鎮(或街道)基層公務員要承擔環保檢察、或者成品油檢查等任務,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對接培訓,且完善執法權的配備。培訓地點靈活的就近安排。培訓渠道,善于利用各種新媒體進行培訓傳遞,如微課堂,遠程教學等。承擔培訓任務的主體可以由各級黨校,以及相關專業的高職院校。
加強基層公職人員心理疏導建設。常期處于基層面對不同服務對象,心理壓力大、生活節奏緊張,難免會引起公職人員心理問題的發生。上級機關應該加強公職人員心理方面問題的疏導。形式如:提供如心理咨詢、舉辦單位聯誼、組織趣味運動會、建設娛樂空間等方法。讓其工作壓力有釋放途徑,同時更好的反作用于工作,為服務對象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
建立靈活的績效考核機制。優良的營商環境,帶來的經濟動力的增長,可以探索性的建立公職人員激勵辦法,在黨規、國法的合理框架內,增加基層公職人員的工作動力。同時,為更好的地區經濟發展提供積極因素。
創新互聯網+政務技術的廣泛運用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包含網站及APP的推廣,從國務院直通到各地方政府,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七個統一”服務,成為全國政務服務的公共入口、公共通道,為政務服務全國一網通辦提供支撐。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深入推廣,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政務科學技術的應用,為“放管服”改革的深入發展提供更多的創新思路,提供成本更便利的網絡免費資源。
一方面,面對撲面而來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而對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需求,必需大膽的利用新的互聯網技術在政務服務中的應用。如,互聯網專車的監管,必須跳出傳統思維,用互聯網思維去找尋監管思路。再如,建設中介服務網上交易平臺,中介服務機構“零門檻、零限制”入駐政府網站,實現網上展示、網上競價、網上中標、網上評價等都是對政務科學技術的應用。再如,物聯網技術的推廣,條件成熟的區域可以將水表、電表等計量設備植入芯片,實現智能計量,智能管理,智能收費等等。
另一方面,充分的利用互聯網技術,是降低政務運行成本的路徑之一。更多的“無紙化辦公”,網絡在線會議,微媒體新聞發布會,大數據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開發更便利的政務App等等,在基礎建設成熟,網絡安全保障的區域可以嘗試探索運用。特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寬帶進戶的大趨勢下應該有更多的應用,讓更多的民眾也體驗到互聯網+政務服務的便捷和高效。
參考文獻
1汪玉凱.“放管服”改革如何深化[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7(09)
2熊麗.不斷將“放管服”改革推深做實[N].經濟日報,2018.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