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整體公路施工情況來看,路面施工是整個工程項目當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只有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加強檢測工作,才能夠確保最終施工質量達標。本篇文章對于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檢測的重點關注內容進行分析,并探討為提高目前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質量控制可采取的措施,希望能夠給公路路面工程的施工質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關鍵詞】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監測;質量控制
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檢測和質量控制是環環相扣的,只有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加強質量的監測,才能夠確保最終施工質量符合規范要求和國家標準,從整體上提高公路路面施工質量。
1、公路路面施工檢測內容
1.1檢測公路路面的厚度
施工檢測是貫穿整個公路路面施工始終的一項工作。檢測人員在對于公路路面質量進行檢測的過程中,需要參考當地水質地質,對于可能存在的路面安全隱患快速尋找解決措施,多角度全方位的對于路面施工工序質量進行客觀評價,只有當其標準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夠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作,以便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最終有效提升整體路面工程質量。公路路面厚度是檢測當中的重點內容,如果路面厚度不符合相應標準,那么該路面在投入使用之后會容易受到環境影響而出現各種各樣的質量問題,大大縮短公路路面的應有使用壽命,在使用期間還將投資過多的養護成本,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就做好路面厚度的檢測工作是非常關鍵的。檢測人員可以根據實際路面檢測場景選擇準確有效的檢測方法,例如插值法、地質雷達法、鉆心抽樣法等等。檢測人員應該要充分掌握各檢測方法的優缺點,根據實際場景選擇最為合理的檢測方式,實現對于公路路面厚度進行科學檢測,不斷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1]。
1.2檢測公路路面壓實度和損壞情況
公路路面的壓實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路在投入使用之后的承載力和使用壽命,所以在檢測過程中應該嘗試多多通過有效措施的應用來提升公路路面的壓實度,減小和降低路面孔隙率,從穩定性、強度、平整度等多方面不斷提升路面質量。在實際檢測過程中,檢測人員可以利用核心濕度密度儀器,遵照具體場景下的檢測要求對于公路路面壓實度進行考量。同時還可以借助鉆芯機通過取樣和進行后續相關實驗的方式來檢測公路路面的壓實度,借助恰當的評價方法對于信息數據進行分析,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實際施工場景中公路路面的具體情況,對于路面當中有可能會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改進策略,進一步降低建設路段中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
并且,社會經濟正在不斷發展,不論是私家車還是公用車的使用數量都在近些年來不斷飆升,公路路面需要承載著大于往常的負荷。在人為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公路路面勢必會遭受損壞,為了最大程度降低路面損壞對于社會造成的影響,需要及時對于損壞部位進行準確的修復工作。探測雷達在使用過程中會借由發射器發出電磁脈沖,穿透公路路面之后形成脈沖反射波,在無線電設備接收之后,將其接收到的信息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從而切實掌握公路路面的具體損壞情況。檢測人員在借助探地雷達的檢測手段之上,還需要針對實際公路路面的所用材質和厚度、含水量等指標來多角度探查損壞情況,尋求科學合理的補修方法。
2、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2.1動態控制施工材料質量
施工材料是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的重點關注對象,只有確保施工材料達標,才能夠進一步實現整體施工水平的達標。為此,必須要實現施工材料質量、控制密度、壓碎值等指標的動態控制。相關檢測人員需要更新知識儲備,按照最新的公路路面建設要求對于路面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進行把控。施工過程中的含沙量和含量并不是穩定不變的,一定要根據施工環境的變化而進行動態調整,科學選擇細集料以提高公路路面的穩定性和抗壓性。遵照施工企業對于施工材料的采購要求進行材料采買,確保采購數量能夠滿足施工要求并按照實際施工進度控制材料到貨量,以至于不耽誤工期。當施工材料正式投入施工之前進行再次檢測,以確保實際使用到的材料是符合相應標準的,施工完成之后還需要對于路面施工情況進行客觀檢查[2]。
2.2建立質量監督體系
高效的質量監督體系能夠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現象,對于安全隱患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避免施工過程中由于返工而造成工程項目成本增加。施工企業應該要學會根據個體情況和項目要求制定完善的質量監督體系,在監管過程中利用先進技術實現全方位的動態監控,以確保每一環節的施工質量均能符合要求。在施工過程中也需要對于現場待使用的施工材料進行定期抽查,以提高施工材料質量的可靠性。在建筑質量監督體系對于施工質量進行監管的過程中,還應該要對于崗位分布和職責分配情況進行有效監督,防止出現崗位與人員不符或一人多崗的現象。
2.3控制公路路面平整度與裂縫
路面的平整度是確保路面在投入使用之后,車輛可以平穩運行的關鍵。而公路路面的平整度與其混合料的特性相關,在配比混合料的過程中,一定要精準把握各材料的比例,不斷提高混合料穩定性,注意確保混合料的運輸時間在半小時以內,否則很有可能會出現離析現象。將混合料鋪攤在路面上時,很容易受到人員操作和環境因素的影響,施工人員要在確保自身操作水準的基礎之上,動態把握溫度變化,避免由于溫度過高或過低而出現裂縫,盡量提高公路路面的平整度。適當將高效緩凝減水劑添加到混合料當中,能夠起到增強路面抗折強度和攤鋪平整度的效果。除此之外,將適當的粉煤灰添加到混合料中還能夠起到增強混合料抗磨性和凝聚性的功效。在后續投入使用過程中,若是出現路面問題例如裂縫,也需要在維修和養護過程中注意路面平整度問題,避免由于維修不當而導致更加嚴重的路面問題。
結語:
提高施工企業對于公路路面工程建設中施工質量的重視,是確保公路路面施工質量達標的前提。在實際施工之前要根據路面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建設起完善的監管體系,還需要在提高公路路面質量和性能的基礎之上適當降低施工成本,以促進建筑施工行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秦宏鋼.淺談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檢測及質量控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0,(4): 176-177.
[2]王月斌.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檢側及質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7,(23):35-36.
作者簡介:
洪暉(1980-),男:安徽省黃山市屯溪人,學歷:本科,目前職稱:工程師,專業方向:交通工程系列道路與橋梁工程專業類別、質量與安全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