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康生
【摘要】小學教育是我國基礎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最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審視長期以來的小學數學教學,可以發現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一些弊端已經對教學質量的提高產生了阻礙作用。基于此,教師需要不斷對教學策略進行優化與改進。從學科特點來看,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同時,在新課標的設計理念中,更加強調優化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體驗。在這樣的背景下,生活化教學的應用價值逐漸凸顯出來。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 ?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1-141-01
引言
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國家經濟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才有今天的成就。利用現代化的新型模式來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展開數學教學,把實際生活與所學的數學知識緊密結合在一起,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能力,使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1.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引入生活實際問題
數學教師應當樹立起正確的生活理念,落實生活化教學手段,將生活化教學策略應用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引入與數學相關的生活案例,構建出豐富多彩的生活化場景,給予學生真實的感受,不放過任何一個聯系數學與生活的機會,以實際案例作為數學文化知識展示的導火索,促使學生感悟到數學文化知識的基本內涵。家長不再認為教學只是教師的責任,帶領學生步入到生活中思考數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逐步訓練他們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在生活小事中應用數學知識,檢驗自我對文化知識的掌握情況。
2.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努力培養生活化學用能力
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學以致用”。正因如此,學生如果在知識學習后并不考慮它的作用,或者不會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那么,這種教與學活動又有什么實質性意義呢?與之相應的是,教師善于引導小學生在數學學習后,應用所學知識去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不僅有利于不斷地激發學習信念,而且有利于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用意識和實際行為能力。比如,教學“四邊形的面積”內容后,可布置小學生家庭作業--借助一些測量工具,實際測量家庭餐桌、茶幾、書桌等器物的長度和寬度;并運用所學知識把這些家具的面積計算出來。不僅有利于促進小學生更好地鞏固、理解與體會所學知識,更加有利于培養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學用意識和實際能力。
3.利用資源
多媒體是目前教學應用比較多的教學設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生動的圖像。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制作課件和選擇資源時應注意三個問題。第一,多媒體的使用應該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展示第二,對于一些擴展的數學知識,可以選擇使用設備進行演示;第三,為了減少這種虛幻的局面,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方法,它就像書本一樣用于教學。多媒體教學不僅能夠使抽象數學知識具體化,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一來,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印象更加深刻,促進數學教學的發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發展教學活動。
4.突出學生主體,激活體驗思維
新課標的設計理念十分關注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這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活動。所以在生活體驗式教學策略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避免采用單一的“灌輸式”的教學理念,而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基于這一要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自主性的知識探索活動。如:教學《圓的面積》時,教師沒有按照常規的教學模式直接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滲透,而是組織學生自主推導了圓形的面積公式。在這次探究活動中,學生需要進行一次動手操作活動。對于活動內容,教師首先進行了簡單的提示:動手剪出三個圓形,分別將這三個圓形分割為10、20、30等份,然后對這三個圓形重新進行不同形式的拼接,并總結重新拼接之后的圖形有怎樣的規律。學生按照提示進行了動手操作,最后發現了這樣的特點:重新拼接的圖形是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而且圓形分割數量越多,重新拼接的圖形就會越來越趨近于一個近似的長方形。接著,教師讓學生嘗試將圓形分割成更多的數量(保證為偶數),思考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形存在怎樣的對應關系。結合自己的觀察,學生進行了交流討論,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近似長方形的長對應的就是圓形周長的一半,而近似長方形的寬則是圓形的半徑。最終,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得出了比較準確的結論。
5.實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夠滿足于現代教育的發展需求,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在生活應用數學知識的綜合能力,就需要創新傳統的教育模式,增加教學模式的多樣新,有利于提高小學高年級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的趣味性。教師在傳授特定的數學知識時,可以把實際生活中的現象或者知識結合起來講解,尋求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的技巧和方法。通過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學習,也能夠在學習探究過程中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愉悅,提升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興趣。
結語
隨著現代教育改革對學生要求的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持續不斷的更新,為了便于學生將數學知識結合到實際生活之中,大部分學校提出了將數學生活化的教學目標。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真正意義上地將數學生活化。
【參考文獻】
[1]王芳麗.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1):156.
[2]張發祥.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1):101.
[3]林榮彬.數學教學生活化在小學高年級的實施與對策分析[J].華夏教師,2018(0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