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新霞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學校是國家推廣普通話的重要陣地,擁有珠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優勢的區域學校,可以根據經濟發展帶來的新挑戰,結合學校具體實際,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以此促進推普工作的開展,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關鍵詞】推普工作? ?普通話? ?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1-222-01
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學校是國家推廣普通話(以下簡稱“推普”)的重要陣地,作為改革發展前沿的惠州市,地處珠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范圍內,經濟發展帶來的人流激增,隨之而來的便是外來學生的持續增加,作為以外來學生為主的華南師范大學附屬惠陽學校(以下簡稱“惠陽華附”),該如何在這一新形態下做好推普工作呢?筆者準備從所在單位惠陽華附小學部的推普活動談談自己的幾點思考。
一、地理優勢,伴隨新的挑戰
由于惠州地處珠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外來人口的增加,自然地帶動了外來學生的持續增加。
筆者所在學校因距離高鐵站惠州南站不足兩公里,乘坐高鐵從惠州南站至深圳北站不到半小時,加之深圳房價不斷攀升,所以學校周邊小區成為了許多在深圳打拼但又支撐不起高額房價的外來人士選房安家的首選。誠然,外來人口的增加,一方面帶動了惠陽的區域經濟發展,但同時也給學校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惠州原本就是客家方言聚集地之一,惠陽華附的小學生大多以外來人口居多,雖然學生大多會簡單的普通話交流,但要做到規范使用普通話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粵方言的前后鼻音不分,四川方言的nl不分等等,這些存在問題無形中給學校的推普工作增加了難度。
二、因勢利導,可以借力用力
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的不僅是人員的流動,還有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而語言就是文化交流有利且有效的載體。學校周邊小區學生的大面積集中,在某種程度上方便了學校工作的開展,可以作為學校傳播思想文化的另一重要陣地,推普工作也可以從校內做到校外,使其影響范圍更廣泛。
例如有的學生剛從農村老家來到惠陽,爺爺奶奶隨同來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孩子在家中與祖輩交流大多以方言為主,學生是學校與家庭的紐帶,學??梢岳脤W生這一橋梁作用,鼓勵學生回到家里積極主動地和家中老人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學生無形中就成了推普工作的宣傳員,而且這一宣傳員的群體是龐大的。對于老年人來說,初到新的生活環境,老人家若要盡早地融入新的環境,掌握普通話這一“新技能”就顯得迫在眉睫。“打鐵還需自身硬”,要讓學生承擔好作為“橋梁”的作用,學校必須給學生更多平臺以提升其自身的普通話水平,在此基礎上,才能通過學生的宣傳效應達到推動學校周邊推普工作的開展,畢竟老年人的宣傳力量也是不可小覷的。當祖輩們在孩子們的影響下感受到了學習普通話的好處時,孩子們的成就感也是同步的,至此,學校和家庭的推普工作的相互促進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環了。
三、因材施教,做到活動為先
考慮到我校的小學生大多來自全國各地,方言多且雜,加之惠州本地以客家方言為主,雖說大多數學生在幼兒園就會簡單的普通話交流,但要小學生們在學校就能用規范的普通話進行交流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我校根據小學生生性活潑、喜歡熱鬧、善于表現等特點,借助我校四大節之一的“讀書節”這一平臺,在倡導閱讀的基礎上,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普通話宣傳活動,通過比賽活動以及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些表演形式,使更多的學生夠愛上普通話,并愿意成為普通話的推廣者。
例如在讀書節中,通過中高年級的課文朗誦比賽、詩歌朗誦比賽、課本劇表演等活動,一方面鞏固了學生的課本知識,同時在準備比賽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同學們對文意的理解和漢字讀音的不斷糾正,最終實現用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傳情達意。同學們在活動中有收獲,自然也會在平時的學習中有更強烈的學習普通話的需求。對于年齡較小的一二年級學生來說,通過“寫好中國字 做好中國人”的規范漢字比賽、講故事比賽、誦讀中華童謠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強學生對使用規范漢字和規范語言的意識,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普通話的氛圍。
四、巧用契機,促進推普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睂W校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文化陣地,是推廣普通話最重要的陣地,而小學生作為學習語言的優秀群體,更是推普工作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自1998年以來,每年9月的第三周就是推普周,學校一般都會舉行一定的普通話活動,語言的推廣,通常是伴隨信息的傳遞、文化的傳播而進行的,利用推普周這一契機,學校的推普工作又可以進入一個小高潮。
再比如在今年的文明城市迎檢工作中,我校不僅重視學生文明舉止的規范性,更注重文明語言的使用,利用小劇場、三句半、調查問卷、家訪和電訪等形式,通過“推廣普通話 使用規范字”將規范使用普通話融入創建文明城市的活動中,提升了學生的文明素質,擴大了普通話的影響范圍,也增強了學生爭當城市文明小主人的意識,與此同時,學生的普通話水平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提高。
總而言之,推普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作,學校是推普工作的重要陣地,而每個學校的生源有其各自的特殊性,只有將推普工作與學校實際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推廣普通話,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上普通話,使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得以更好地傳承。
【注:本文系惠州市惠陽區教育科研課題《小學階段推廣普通話的教學研究》成果(課題編號:HY2014KT040)】
【參考文獻】
[1]黃柏榮 廖序東.現代漢語(上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