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榮芳
【摘 要】小學德育一直是小學教學工作的重點,傳統德育存在著一些問題。但隨著現代化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到小學德育中,將原來傳統德育存在的不足用現代化技術進行改進。本文在分析傳統德育的不足后,提出幾種可行的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小學德育的措施方案。
【關鍵詞】小學德育;現代技術;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 2020) 30-0049-02
一、德育在小學的重要性
德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主要方面。德育的目的是讓道德認知和道德實踐齊頭并進,統一要求和個性發展相互作用,培育出具有優良品格的學生,小學開設德育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在人生發展的初級階段塑造出健康、優良的人格。
(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入學前生活舞臺的聚光燈主要照亮家庭區域,他們的社會閱歷匱乏,因此還沒有形成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階段的學生特別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無論是積極影響還是消極影響。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社會上出現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誘惑,這些很容易影響到這個階段的學生。要知道這個階段的學生就是祖國的花朵,所以為了讓學生不受到外界誘惑的影響,在步入小學階段的學習后,學校除了知識內容的教學外,有一個很大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時小學德育課程就十分重要了。
(二)德育滲透從思想到實踐
德育一直強調著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齊頭并進,小學的德育不僅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要教育學生有了正確的方向后,朝著該方向健全自己的品格,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二、傳統德育存在的問題
(一)德育觀念落伍
國家教育部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全能型人才,但是實際上學校的整個工作重心都放在了應試教育上,雖然也有德育,但是德育的內容還是很早以前的內容,一方面是因為學校不夠重視,還有一方面信息資源匱乏,無法及時有效地更新德育內容。
(二)教師不具備專業的德育知識
學校不會特意聘請專業的教師,而是將任務下發給備班的班主任,但是這些教師根本沒有進行過專業學習,可以說接觸過一點德育,還要追溯到考教師資格證的時候了,教師根本無法獲得專業的德育內容資源。所以,教師既然都不太懂得德育的內容,又怎么能對學生進行較好的德育呢?所以教師不具備專業的德育知識,也是目前學校開展德育工作存在的巨大難題。
(三)德育形式化
有一種不好的現象是有些學校幾乎把德育忽視了,根本不存在德育。而有的學校即使進行德育,也只是對落伍的德育內容進行刻板的講解,非常形式化,這樣會導致學生無法提起興致學習德育內容,所以這種形式化的德育就是在浪費時間,相當于沒有。
(四)學校德育與家庭和社會缺乏聯系
德育雖說是學校的主要任務,但是社會和家庭也有義務對學生進行教育。傳統的德育存在的問題就是,學校和社會以及家庭之間的聯系十分不方便,和家庭的聯系只是一學期一次的家長會,平時的家訪電話主要內容都是學生的學習情況。德育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需要與家庭和社會進行密切聯系,但是這種傳統的德育無法實現三方頻繁地交流。
三、結合現代教育技術開展德育的措施
(一)豐富德育內容
傳統德育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德育觀念過于陳舊。但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現代教育技術非常成熟,學校可以建立一個完備的德育網絡系統,在這樣的系統上,可以快速地搜尋世界的德育研究內容,對系統進行定時更新。比如據統計,英國已經有些地區建立了這樣的系統,除了德育方面還有其他各個方面。這樣的系統的確可以做到智能搜索并及時更新,得到了高校、學生和家長的一致認可。
(二)加強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德育溝通
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云端交流。學校在網絡系統下發德育內容,可以在網上附著給家長的建議。比如,可以讓家長陪同觀看德育課,并在課后讓學生去社會進行實踐,在實踐中感受德育所學的內容。這時學校可以與社區進行合作,然后學生到指定區域實踐,這樣可以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比如開展“愛護環境”主題的德育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到網上智能匹配的最近社區進行植樹活動。
(三)豐富德育活動,避免形式化
引起形式化的德育的主要原因就是學校更看重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學校開展德育時,會剝奪學生學習正式課的時間。但是在結合現代化教育后,學校德育可以以微課形式在放學后或者假期開展,微課時間短,可以對學生進行高效的德育,可行性和持續性非常可觀。
綜上所述,結合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德育,不僅規避了傳統德育的不足之處,還很好地利用了信息化的便捷、迅速更新以及內容精準等優勢,讓學生的德育理念以及德育實踐齊頭并進。
參考文獻:
[1]高麗娟.新形勢下小學德育教育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7(09).
(責編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