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
性教育是關于人類的生殖、生活、生理及性的社會文化的教育。依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發布的最新定義,全面的性教育應當包括性的認知、情感、身體和社會方面的內容,旨在為兒童和青年提供與性相關的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1]。如今,各式各樣的兒童繪本紛繁復雜,但缺少兒童性教育方面的精品,市面上的兒童性教育書籍良莠不齊,包含家長類、兒童類、親子共讀類等。
幼兒是社會中的個體,其發展存在于社會,并與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社會中的信息會給幼兒帶來負面的影響。當今社會中,某些商家出于謀取商業利益等原因,使“性文化”隨著當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以各種各樣的信息形式傳播開來,如:漫天飛舞的廣告、男歡女愛的電視電影、淫穢的書刊和網站等,不斷潛入我們的生活,沖擊我們的視覺、聽覺。兒童身心發展不成熟,缺乏信息篩選的能力,容易受到不良影響,甚至形成錯誤的性思想,釀成惡果。性傳播先行于性教育,使得性教育變得無力。
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家長老師的重視程度不夠、相關部門的推行進程緩慢、兒童性教育資源匱乏、缺乏針對性的科學教育方法以及教育信息渠道的不完善,導致社會大眾學習性教育知識十分艱難,談性色變的情況依舊存在。大部分人在兒童階段并未接受性啟蒙教育,依靠“其他途徑”獲取的性知識不夠全面具體,而且漏洞百出。正是自身缺乏正確的知識和觀念,才導致性教學效果有限,兒童性認知仍處于較低水平。
市場上存在的大部分繪本仍然只包含身體衛生護理、性別角色認知、生命來源認知和自我隱私保護四大部分。對于異性交往以及性疾病的防治等方面均沒有相應涉及。隨著經濟的高度發展,兒童性早熟已成為一個普遍趨勢,因此如何教導兒童進行正確的異性交往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由于近年來中國性犯罪率急劇攀升,兒童作為弱勢群體較易受到威脅,向兒童傳授性病相關知識也是一大重點。
考慮到兒童的理解能力,傳統繪本大多傾向于用“說故事”的方法向兒童傳授相關性知識。但一味追求理解的簡易性往往忽視了知識的科學性和正確引導性。有的繪本甚至編造歪曲事實來進行知識的傳授,易造成兒童其他方面認知混亂。例如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引進的日本性教育繪本《我的故事·兩個人的故事》講述了這樣一個傳說:神本來把人類創造成了球形,有兩個腦袋、四只手、四條腿、雌雄兩套生殖器官。后來因為一個球的兩個腦袋總吵架,神就把這個球劈成兩半。人們在分離后又開始彼此思念,走遍世界終于找回原來的另一半,結為夫婦。這樣的說法雖然在向兒童講解的時候便于兒童理解夫妻的結合,但卻在實際上嚴重脫離了科學知識[2]。
市面上大部分繪本只采取的都是圖文結合的表現形式,缺乏技術的革新。隨著經濟的高度發展,目前大部分傳統書籍已經不能引起兒童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我們在傳統書籍的基礎上加入新的技術,創造出新的形式。
交互式繪本是以繪本為主游戲為輔的一種新形式,功能與游戲類似,具有象征性的自我教育意義。繪本引入了“交互”(行為—反饋)的概念,側重于書本與兒童的互動,有利于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每一頁會有相應的指令,兒童可以獨立閱讀,也可以選擇按鍵發音,還可以播放動畫效果,甚至于參與其中。當兒童做出相應的動作后,書本就會有相應的變化。重復這個過程能幫助兒童理解這些變化的含義,還能增加兒童的現實掌控感。
兒童跟隨交互式繪本做出相應的反應,有利于提升兒童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交互體驗的出現,不僅更容易吸引兒童去主動閱讀,而且通過對界面的觸碰,讓兒童有真實的感受,加強了兒童視覺觸覺和認知,對他們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主動性、判斷能力、注意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交互式繪本是將家長和書本之間的互動變少,而增加了孩子和書本之間的互動,這是很多傳統繪本不具備的優勢。
1、打破傳統觀念,開啟兒童性教育
我國大多數人對于兒童性教育仍然秉持傳統的保守觀念,開啟兒童性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打破這種觀念。家長是實施兒童性教育的主力軍,他們的思想觀念和方式方法直接影響到兒童性教育的質量。我們將多和家長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盲點,并在繪本設置前言,通過理性的兒童受侵害數據分析和感性的建議提醒來幫助家長們打開心扉,讓家長多得到一些科學的指導。
2、豐富繪本內容,促進兒童全面發展
教育書籍在選取兒童性教育內容時,要做到全面兼顧,避免教育內容的片面性。我們以“我從哪里來”“男孩女孩的區別”“身體的變化”“保護好自己”四個方面為主要內容,以自然科學杜絕色情為篩選標準,選擇出適合的內容,且在此基礎上加強內容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情節的簡單性和生動性,給予兒童直觀的性知識教育。如:通過全景互動視頻或H5互動游戲,教給孩子性衛生的基本知識,讓兒童對生物學上生理知識有個初步認知,同時讓兒童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樹立自尊、自愛的意識。
3、交流互動學習,革新繪本形式
互聯網飛速發展技術更新換代快,傳統的繪本已經不能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我們立足于這個現實基礎進行創新,以自主式和體驗式的服務為主,將傳統繪本與互聯網新技術H5等相結合,創作出新穎形式的兒童自我認知交互式繪本,以取得兒童性教育的新發展。具體表現為:從以往乏味的單向式說教轉變為與兒童進行雙向式互動,同時運用演示、示范等方法實施直觀性教學。以直觀的動畫和互動的形式激起兒童興趣,打破傳統繪本單一形式,并契合兒童思維,幫助兒童更形象化的理解。同時我們考慮到低齡兒童存在萬物有靈論的觀念,我們讓繪本中出現的身體器官也能夠開口說話,借助兒童身體器官的對話來表現他們友好但又好勝的競爭心理。[3]
4、科學傳授知識,實時更新性教育產品
教育產品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思想的進步實時更新,我們采取了以下兩種方法:一是通過調研報告,收集權威資料全方面了解性教育,發布有關兒童性啟蒙教育的調查問卷,邀請家長填寫。了解家長掌握性教育知識的程度,是否愿意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等問題,從而規范更新繪本內容。二是一對一訪談,跟兒童面對面聊天,在兒童未接受系統性教育知識情況下,了解兒童的元自我認知情況。結合兒童特點來編排制作繪本內容。最后結合家長意愿、兒童性知識了解程度和總結產品使用反饋意見,來對繪本內容進行二次修改,同時與教育專家合作,更加系統、科學地規劃繪本內容。
如今大部分人對待“性”的態度,不再是一味故步自封,反感談及此類問題,而是更加正確全面的看待,大部分家長甚至會愿意在“性”教育方面投入相當可觀的教育費用。這意味著兒童性啟蒙教育市場的春天已然到來。教育產品要以科學為基礎、以尊重為前提、以愛為主旨、以新技術為載體,摒棄性教育繪本中現存的高高在上的訓誡方式、不適宜的情節描寫、性別刻板印象,乃至性別歧視等,通過內容創造和技術革新為孩子提供真正有益于他們人格發育的性教育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