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人不能改變對環境破壞的本質,但是為了生存又不得不破壞環境,只能根據人的理性去盡量的減緩對環境的破壞程度,保護環境就是人為了更好的生存的具體表現。
環境問題給人類帶來了很大的威脅和挑戰,如城市的噪音和垃圾、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環境問題,這無疑不是給人類的發展和生存蒙上了陰影。從哲學的角度看,可以把這些環境問題上升到人和環境之間的關系角度來講。人在自己本性的驅動下,會不斷的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從環境中獲取資源和能源,以此來滿足他們的需要,由此可見,人向環境的索取和破壞是不可能停止的。有些人會在理性的指導下對人類的欲望予以控制,但是效果卻不是很理想,因其不能完全控制住所有人,只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是不能夠完全消除的。
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依賴環境,同時環境又對人的意識起決定作用,而人的意識又會反作用于環境,由此可見,人和環境是辯證對立統一的關系。需要注意的是,人能夠意識到環境對于人的生存和發展非常重要,但是人又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不去破壞環境。人不能夠決定環境,但是可以對環境產生影響和發作用。在人的生產和生活過程中,肯定會或多或少的對環境產生影響,但人對這種影響是好是壞卻完全不知道。如當森林出現火災時,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對其進行滅火,但是有研究表明說是森林大火是其自然更新的一個方式,那么人撲滅森林火災到底是對還是錯,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人的活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1]。
在人類文明最初時期,生產力的水平相對來說比較低下,對科學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因此那時候的人類對周圍的環境抱有敬畏的態度,深深的感受著大自然環境給人類帶來的力量,所以當時的人們比較依賴環境,同時對環境沒有產生影響。人為了生存而辛勤勞作的同時還有經受自然環境給帶來的惡劣氣候以及疾病的考驗,由此可見人只能夠被動的去適應環境。在人類發展到可以使用一些工具等技能階段時期,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使人類的力量越來越強大,開始呈現環境中的森林和草原被人類大規模破壞的現象,甚至將一些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被人類所占用。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人類對自然界中能源掌握了利用它的方法,促進了人類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加快了勞動的生產率,隨之帶來的是對環境的破壞。由此可見,環境中的能源支持著人類的生存和無限發展,如人類充分利用自然環境中的石油和天然氣來促進自身的發展,長此以往下去,就會給環境帶來更大的傷害。但最終因人類對環境的破壞致使環境開始懲罰人類,使得一些人開始注意保護環境[2]。
從人類歷史發展的整體來看,環境對人的制約主要體現在為了滿足人類生存發展所需要的物質和活動空間,環境的支持是有限的,因此會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環境所設置的一些屏障。因此,環境對人的制約,不僅僅體現在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上,還離不開人與環境這種矛盾的關系上。不難看出,環境對人的制約程度是由人與環境之間的矛盾程度所決定。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既受環境的制約,又對環境產生影響。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環境對人類的供給資源就會出現短缺和緊張的狀態。因為不僅僅要解決人類的溫飽問題,還要滿足他們更高的要求,即寬敞的生活空間,對生活用品需求的增加,對交通要求更加方便還要有進行文化娛樂和鍛煉身體的空間和設備,使環境中被人類占用的土地越來越多。環境對人類的制約作用比較有代表性的體現在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如煤炭和石油,由于人對礦源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開采煤礦的成本和困難程度越來越大,這樣會使人類所獲得的經濟效益明顯減少,人類無奈只好停止開采。
人與環境之間是一個相互依賴和作用及制約的整體關系中。人與環境的各自發展都離不開任何一方。如果沒有環境就不可能有人的存在,反之也是這樣。運用整體觀來看待人和環境的關系,可以得到得到以下幾方面理論:一方面是對于環境治理方面的問題采用整體的觀念,會根據兼顧兩者的策略來結合起來進行,也就是從人的角度來講,可以充分利用宣傳和教育等手段來對人的觀念和行為進行治理,從環境的角度來講就是建立相應的保護生態系統,以此來達到治理環境的問題,使人和環境之間協調發展。
人與環境的關系不是對立的且沒有斗爭和壓制的關系,因此人與環境之間應建立平等、協調的和平關系,即在互相尊重和發展的和平關系下共同生存。這種和平不僅僅指的是人和環境之間的和平,同時也包括人和人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也要保持和平的關系,即人類共同參與且,沒有戰爭和糾紛[3]。
人是有對環境起到保護和建設的義務和責任。就目前來看,人的行為已經依賴于環境的現狀及發展,因此人對環境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從利益和生存發展的角度來看,人對環境所應承擔的義務和責任的同時也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表現形式。因此人在日常的活動中要時刻保持人和環境統一的關系,且對自己的行為后果進行比較周全的考慮,使其對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綜上所述,人為了生存和發展會不斷的破壞環境,但會在人理性的支持下盡量的去保持人和環境的平衡關系。人對環境具有依賴關系,但環境同時還制約著人的活動,因此,為了我們人類的子孫后代,應保護現有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