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淑敏 李欣榮 陳志慧/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
鐵畫原名“鐵花”,是安徽蕪湖的特產之一。鐵畫于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其發展在歷史長河中經歷了數千年的積淀。在此過程中,鐵畫繼承了先輩的智慧結晶。但是,它的發展卻不順利,在現代化浪潮的沖擊下,科學技術的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因此,保證優秀工藝與鍛造技術的傳承,不斷注入新“能量”,是當下我們刻不容緩的命題。
蕪湖當地便利的交通,充沛的資源,發展態勢良好的鋼鐵行業均為鐵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在迅速現代化的世界里,傳統手工藝開始被淹沒,一些傳統的優秀工藝面臨著后繼無人、缺乏創新、供稿來源不足、原生的生態系統逐漸消亡以及版權意識薄弱的危險。鐵畫也無可避免面臨此窘境,加上如今社會經濟利益的誘惑,鐵畫市場良莠不齊,部分成品粗制濫造,如今淪落到亟需國家政策救助與扶持的地步。科技的飛速發展對鐵畫的制作方式,臨摹樣本以及鐵畫制作材料的使用等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1、市場規模逐漸縮小
蕪湖鐵畫雖說是蕪湖傳統手工藝特產之一,但經調查發現:本地經銷的鐵畫產品數量在市場中僅占中等偏下份額,購買人群也基本固定并沒有大的流動性。這間接導致了鐵畫在市場的占有率過低的局面,除此之外,品種和用途單一也致使鐵畫的知名度逐漸下降。
2、鐵畫技術人才缺失
蕪湖鐵畫鍛造技術的繼承主要是以家庭內部成員、師徒之間以及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習者之間溝通交流方式為主,缺乏系統性與科學性。且如今擁有精湛技術的鐵畫老藝人鳳毛麟角,當代青年人對此藝術的發展歷程更是泛泛而談。這些均致使鐵畫鍛造這番技術面臨著在現代化陰影里消失的風險。
3、畫稿來源供應不足
現階段鐵畫的制作樣本大多是以國畫和水墨畫為主,品種單一,顧客易產生審美疲勞。并且隨著從事鐵畫事業人群的逐漸減少,從而使得鐵畫樣本的收集也越發艱難。
4、鍛造工藝缺乏系統化教學
縱觀蕪湖鐵畫市場,不難發現部分鐵畫產品粗制濫造,產成品同質率較高,并且鍛造技藝大多沿襲前輩的古老方法,而先人并沒有系統的學習過鐵畫鍛造技術,這繼而導致如今的老藝人無法以一種系統科學的教學方式教授新一代的鐵畫學習愛好者。這種方法不僅工藝紛繁復雜,而且難以擴大生產規模,大大降低了鐵畫的生產效率。
在時代潮流的沖擊下,部分傳統手工藝產業缺乏創新意識且不愿轉型,致其無法開辟新市場,一些珍貴且難以傳承的手工藝便漸漸被人群遺忘。不過近年來,部分文化新興產業的發展在國內賺足了人們的眼球,這其中就包括文化創意設計制造產業。這一產業的發展讓很多沒落的傳統手工藝“活”了下來,引得不少國民被之吸引,參與對傳統手工藝的創新改造。文創產業的發展和優秀傳統文化產業其實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關系,其文化與精神內涵并沒有改變。文創產業的亮點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再創造,將優秀傳統文化的無形化升級為有形化的文化創意產品,使優秀傳統文化產業被賦予新的活力與生機以及經濟社會價值。
(1)以文化創意和文化特色為核心生產力。創意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焦點競爭力。傳統手工藝在創新設計的基礎上也不能失去原本的文化韻味與特色,文化創意產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故宮文創。悠久綿長的歷史和宏偉大氣的建筑使故宮有著獨一無二的文化特色,而故宮文創便是將其文化與創意趣味想法相融合,文創產品初亮相便大獲成功。
(2)以滿足不同人群需求和審美為設計思路。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對事物的需求與看法都不相通。文化創意產業在不同層次的群體也需有一定的針對性,在美觀程度和實用性上多加考量以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
(3)以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為主要依托。互聯網無疑為文化和創意產業注入了新的動力。對大眾數據和市場數據的鉆研使對市場信息的領會更加精確。同時,設計的文創產品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批量化生產銷售和展示宣傳,大眾可以通過瀏覽平臺信息更加方便清晰的了解文創的現實意義。
在將來的文化創意產業中,文化創意產業的成長會和優秀傳統文化財產處于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狀態。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點滴創新則賦予了它們新的靈魂。同時,市場良性競爭也會促進市場良性循環,帶來一定的社會影響和巨大的經濟效益,這都為文創產業帶來新的中堅力量。
蕪湖鐵畫是典型的傳統復制鍛造手工藝,但大多數鐵畫藝人是由家庭手工作坊鐵匠發展而來,故在蕪湖鐵畫數千年的發展史上并沒有取得很高的藝術成就。此外,蕪湖鐵畫品種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呈現出沒新意、無市場、壁壘高筑的狀態。而蕪湖鐵畫文創產品是在研究市場經濟的基礎上面向大眾借助“互聯網+”技術因勢利導開拓市場、擴展功能、延伸產業鏈的嘗試,力爭改變蕪湖鐵畫不被市場需求的現狀,打造有價值、有特色的蕪湖鐵畫文創產品。
蕪湖市是一座充滿現代文化與古典魅力的城市,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拉動了文化產業收入,提升了蕪湖整體經濟實力。然蕪湖鐵畫作為首批當選國家級非遺的傳統鍛造技藝,其文化經濟影響力遠遠不夠,需要更好的利用其文化附加值。
蕪湖鐵畫文創產品的創意研發致力于對本體的形態、色彩、紋飾等外在表象的提取,使蕪湖鐵畫文創產品更加真實,以不同方式進行蕪湖鐵畫的文化表達。市場上的文創產品在“鐵”上,需增加其延展性,拓寬蕪湖市文化旅游市場;在“畫”的內容題材上進行創新,與工筆畫、水墨畫等相結合,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將其藝術化、實用化、生活化相結合,創造出形式多樣的文創產品以增加其社會合力。
2019年起,蕪湖鐵畫開創性地進行了其文創產品的開發實踐,以實物本體為開發核心,完善蕪湖鐵畫文創產品的產品結構,喚醒蕪湖鐵畫意像背后的生命力、創造力及藝術感染力。在開發實體文創產品之前,進行了較為精細的市場預測及消費者傾向調查,在保留蕪湖鐵畫原有文化元素上提高其共情性與可體驗性,以期滿足不同消費群體對蕪湖鐵畫的精神文化需求。蕪湖鐵畫文創產品的創意開發,不僅遵循“以人為本”的設計發展原則,還更加注重“以物為重”的文化表達方式。
傳統手工藝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的發展模式愈發火熱,鐵畫藝術的創新為自身帶來知名度,文創產品的制作不僅能吸引更多的當代青年人愿意去了解保護并且去傳承這一工藝,而且也能更有效的讓蕪湖這一地方性特色得到更好的宣傳與弘揚,樹立蕪湖鐵畫在優秀傳統文化市場的優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