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亞/江蘇省錫山中等專業學校
2019年8月,江蘇省教育廳發布了《關于印發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種植類等28個專業類基礎理論考試大綱、基本技能考試大綱及技能考試考點建設標準的通知》(蘇教職〔2019〕29號文),文件明確規定:自2020年起,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實施新的考試大綱(以下簡稱新考綱)。
新考綱和往年(2016年至2019年)已經實施的考試相比較,有三大變化。
變化一:專業基礎理論的考試范圍和內容大幅度增加。
往年考試每個專業都有具體的考綱,即開考152個專業,有152個考綱,2020年將按專業大類執行28個新考綱,通過專業大類將相關專業進行歸并,歸并后的專業統一執行專業類新考綱。例如種植類專業歸并了現代農藝技術、觀光農業經營、植物保護、果蔬花卉生產技術、園林技術、園林綠化、設施農業生產技術、農產品保鮮與加工等7個專業,這7個專業將執行同1個新考綱。為方便數據分析,下面將選擇每個專業類中列在第一個的專業(簡稱對應專業一),以該專業的舊考綱與新考綱進行比較,例如種植類新考綱和現代農藝技術舊考綱進行比較。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28個專業類專業基礎理論新考綱的考試范圍涉及知識領域總計353個,往年對應專業一的考試范圍涉及課程總計56門,平均每1個專業考試范圍增加到往年的6倍。新考綱的考試內容涉及知識點總計3525個,往年對應專業一的考試內容涉及知識點總計468個,平均每1個專業考試內容增加到往年的7倍多。
仔細研讀28個專業類專業基礎理論新考綱,不難發現,新考綱的知識領域涵蓋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核心課程,也涵蓋了江蘇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指導性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基礎平臺課程,同時符合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和江蘇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指導性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人才培養要求。
變化二:專業基本技能大面積開考。
2016年首次實施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專業基本技能未組織全省統一考試,采取由相關證書替代免考的形式進行。2017年僅會計、會計電算化、數控技術應用3個專業的考生參加了全省統一的專業基本技能考試,其他專業由相關證書替代免考。2018年會計類、數控類、畜禽類等11個專業類的考生參加全省統一的專業基本技能考試,其他專業由職業資格證書替代免考。2019年種植類、機械類、會計類等28個專業類的專業基本技能大面積開考。
專業基本技能考試從一開始的以相關證書等效替代到后來的單工種考核發展到現在的多項目(多項技能)考核,從開始的幾個專業試點到所有專業大面積開考,逐步實現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和江蘇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指導性人才培養方案對中職學生基本技能的要求,逐步體現職業崗位對技術技能人才的共性要求。
因此,專業基礎理論的考試范圍和內容大幅度增加,專業基本技能大面積開考,是中職人才培養質量監測的必然要求。
變化三: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大綜合評價。
2020年將要執行的實施辦法,把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設置為公共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理論、專業基本技能三部分(即三個綜合科目),其中,公共基礎知識包含4門課程(語文、數學、英語、德育),考試成績只給出一個綜合評定——合格或者不合格,專業基礎理論包含至少10個以上的知識領域(多門課程),考試成績只給出一個綜合評定——合格或者不合格,專業基本技能包含至少2個以上的項目(多個工種),考試成績只給出一個綜合評定——合格或者不合格。
2016年和2017年的學考中語文、數學、英語、專業基礎課和德育五門考試科目各科都有各自獨立的等級成績,可以作為相應任課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參考。即將正式實施的大綜合成績評定,使學考成績結果應用于評價教師個體的教學質量成為一個難題。
新大綱發生新變化,學時縮短……如何做好本屆考生的學考教學工作?
思考一:精誠合作,建好團隊。
公共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理論、專業基本技能三個大綜合科目平時的教學不是3個教師來進行的,而是3個教學團隊完成的,一個大綜合科目合格率的高低,目前還不能追蹤到某一個教師教學質量的好壞,但是,教師吃的是良心飯,面對大綜合成績評定,需要教學團隊營造守土有責、精誠合作的氛圍,激勵每個教師認真做好本課程的教學工作,精誠合作做好大綜合科目的復習工作。特別是專業基礎理論、專業基本技能兩個綜合科目,考核內容分別以“知識領域”和“技能項目”來體現,模糊了課程和工種的界限,需要專業教師有意識地拓寬專業知識面,逐步適應跨課程教學;需要專業教師積極提升專業技能水平,逐步實現跨工種指導實訓。而短期內更需要團隊合作,取長補短,分工配合,眾人劃槳開大船,做好2020年大綜合科目的教學和考試工作。
思考二:精準選題,編好題庫。
一線教師可以充分利用2016年省教育廳組織專家組編制的學考題庫,學習專家們對知識點的處理方式,結合學考的題型,例如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等,緊扣大綱公布的知識點,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精準選題,編好題庫。
編制題庫要遵循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完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制度的意見》(蘇教職﹝2018﹞9號)提出的“基礎性原則”,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特別是專業大類的通用知識。
思考三:精心輔導,用好平臺。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學習差異性大,因材施教、個別輔導是教學的重要環節,用好平臺,可以提高教學和輔導的針對性、有效性、靈活性。
目前,從教師角度開發的教學平臺也比較多,特別是直播課堂的功能也越來越強,例如學習通、騰訊課堂、微助教等,教師可以在線上開展直播教學看;可以上傳課件、視頻、題庫,供學生學習;可以組織學生簽到、討論、測試……利用平臺搭建“智慧課堂”,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即時互動,提供有指導、有服務的個性化輔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教師的關注、學習的樂趣和進步的快樂。
學業水平考試是對學生學業水平的監測,是對一線教師教學質量的監測,是對學校辦學質量的監測,新考試大綱的實施標志著學業水平考試即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需要我們一線教師主動思考、積極行動,投入學業水平考試教學工作中,積極推進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工作,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