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無恙/鄭州大學體育學院
田徑教學屬于當前高校田徑教學的關鍵內容,包括多方面的運動項目,可以實施多種體育活動的體育游戲。實施田徑教學,有利于學生身體素養(yǎng)的發(fā)展,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課堂,進而逐漸形成終身體育的習慣,讓學生能夠從田徑學習中獲得能力提升。
第一,田徑教學沒有契合新課改要求。當前的高校田徑教學獲得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融入了先進的教育理念。但是一些教師對于新課改的理解還有一定的不足,這限制了高校田徑教學的發(fā)展和改進。當前高校田徑教學中,一些學生針對田徑學習項目產生了厭煩和抵觸情緒。一些教師組織的田徑課堂教學較為枯燥,內容相對單一,僅僅強調跑跳等單一的訓練動作,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相對枯燥的體育教學中,容易消磨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無法了解田徑運動的內涵,也難以體會到這種運動的內在魅力,可能喪失對于田徑運動的興趣和信心。
第二,教師沒有重視學生的實際需求。田徑運動有著較強的魅力,有著較強的競技性和實用性。通過開展高校田徑教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讓學生發(fā)展競爭加快審,可以讓學生逐漸形成較強的體育精神。如果教師僅僅關注學生的田徑學習成果,就會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無法充分發(fā)展學生的運動意識和人文內涵。大學生處于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吸收能力較強,有著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需要切實提升教學趣味性,幫助學生產生參與課堂的熱情。
第一,采用興趣法。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加強對于學生活動的觀察,可以詳細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并且考慮學生的興趣點和心理承受能力,進而創(chuàng)新當前的田徑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產生對于田徑訓練的熱情和興趣。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前提下,學生可以積極投入到田徑訓練中。第二,變異法。在教學中,可以轉變以往的訓練思路,變化對于器材的使用方法,拓展當前的訓練手段和方式。在直線跑的前提下,可以引入往返跑和折線跑的方式。通過引入趣味田徑訓練營,可以讓學生使用適合自己的器材進行訓練。在組織蛇形跑的過程中,準備必要的標志桿,讓學生使用接力棒、標志桿、容器和小球等設備進行活動。學生在跑步的過程中把小球放到容器中,回來的時候需要再次從容器中拿出小球,然后完成一棒,花費時間最短的小組獲得勝利,這樣可以顯著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第三,利用模仿法教學。在趣味田徑項目和傳統(tǒng)田徑項目的前提下,結合原來的活動器材、規(guī)范和動作進行教學,可以結合田徑項目的動作特色和組織規(guī)則,進而創(chuàng)新當前的項目形式。原來的兔跳和蛙跳都是讓學生結合規(guī)則進行學習,可以在模仿原來規(guī)則和動作特點的前提下,讓學生利用這樣的動作進行田徑訓練,利用軟式器材進行訓練,并且合理調整器材的高度,保證運動的安全性,讓學生利用跳躍方式,結合規(guī)則進行接力活動。
體育活動比較激烈,田徑項目尤其如此。在田徑運動過程中,學生可能出現(xiàn)拉傷等問題,所以必須進行準備活動,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受傷。在熱身過程中,可以引入趣味性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進行熱身。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可能常常采用熱身操或者慢跑等方式進行熱身,這樣的熱身方式有著一定的效果,但是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可能讓學生失去興趣。因此,可以引入一些游戲活動,例如聽數(shù)抱團或者拉網捕魚等活動都可以發(fā)揮熱身的效果。也可以引入籃球折返跑或者蛇形跑等項目內容,這些內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在實施短跑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一些循序漸進的活動導入,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例如,可以首先鍛煉學生的反應速度。在長跑訓練中,可以提前培養(yǎng)學生的呼吸節(jié)奏控制能力,讓學生能夠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能夠在田徑訓練中避免出現(xiàn)事故。
基本技術教學中應用趣味性教學方法也有一定的效果。基本技術教學中,可以有效融入趣味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首先示范講解一些田徑動作,一些學生可能體會不到精髓或者一知半解,他們難以達到學習任務要求,可能降低自己的參與興趣。利用趣味教學方式可以解決這方面的問題,讓學生在趣味活動中掌握相應的跑步能力。例如,在組織耐久跑訓練過程中,可以引入撕名牌等趣味活動,首先講解耐久跑的相關技術動作和要求,而后利用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可以采用獎懲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而鍛煉學生的身體適應能力和長跑技能。
想要提升田徑教學的趣味性,教師需要利用靈活的教學模式,結合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能力基礎進行教學,這樣可以提升教學的適應性。體育課堂教學的場所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選擇許多場地。有實話可能在小場地進行訓練,一些時候利用操場等大場地進行訓練。針對體育場館或者籃球場等場地,可以利用各種場地的優(yōu)勢進行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例如,針對大場所進行田徑教學訓練,可以發(fā)揮這種場地的優(yōu)勢,組織學生參與變速跑、接力跑和障礙跑等活動,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針對小型場所,可以組織氣排球短途追逐接力、趣味蛙跳或者跳繩等活動。如果在室內組織體育課活動,可以讓學生參與健美操、乒乓球、排球或者籃球活動。通過變化田徑教學的組織方式和方法,可以讓學生保持對于田徑教學的新鮮感,利用多元化鍛煉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彈跳能力、敏捷性和耐力,讓學生可以在田徑訓練中融入集體,并且發(fā)展自己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
在安全和舒適的體育活動中,學生可以降低自己的抵觸情緒,可以有效提升參與興趣。田徑教學中包括較多的器材,一些器材或者活動項目可能提升學生受傷的幾率。對此,可以引導學生首先了解不同器材的特點和作用,讓學生在準備活動中了解各種器材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項,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違規(guī)動作。在創(chuàng)編田徑活動過程中,重視安全問題,并且由淺入深地展示體育動作,讓學生首先掌握簡單的動作,然后研究較難的動作,利用這樣的方式,可以避免學生在訓練中受傷。只有保障學生的安全,才能發(fā)揮趣味性教學方法的作用。在體育課堂結束之后,學生經過劇烈的田徑運動,可能出現(xiàn)肌肉酸痛的問題,所以可以安排舒緩活動或者放松活動,讓學生在趣味放松或者拉伸活動中放松自己,并且舒緩自己的情緒。一些過度運動的學生可能出現(xiàn)抽筋或者拉傷問題,對此利用按摩腿部肌肉或者壓腿等方式消除疲勞。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融合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的方法,盡可能利用鼓勵的方式評價學生,針對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社交能力和溝通能力提出要求。在評價語言上,保證語言的幽默性和啟發(fā)性,讓學生能夠接受教師的評價。
在當前的田徑教學中,教師需要善于引入趣味性教學手段。當前的體育教學中,主要目的并不是讓每個學生成為優(yōu)秀運動員。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讓學生能夠認識到體育鍛煉對身心發(fā)展的好處,通過多元化教學活動促進大學生綜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