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建祥/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5G通信技術的產生帶我們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人們的各種需求隨之增加,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社會矛盾日益凸顯,各種壓力也隨之而來,尤其是對于大學生這個特殊群體來說,來自學業方面的壓力、情感方面的壓力、就業方面的壓力更是與日俱增?;ヂ摼W中充斥著一些虛假、低俗、不良觀點,為了博人眼球,更是不惜一切代價,這種思想浪潮對大學生三觀產生了很大影響,對本身承受能力較弱的大學生因無法承受各方面刺激、壓力從而導致其心理崩潰,出現貪戀網絡、離校出走、自殘自殺、暴力傾向等嚴重問題。雖然這一部分學生屬于小眾群體,但是其危害性大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在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多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危機的產生不論是對于社會、高校還是對于個人家庭來說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也斷送了大學生的美好前程與未來。因此,對于大學生心理危機問題的關注和干預也就成了當今社會發展中的一個不可小覷的問題。下面,我將結合一個案例,具體闡述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輔導策略。
某大三學生王某,來自偏遠的農村??磿鴷r不能集中注意力,總擔心會有人坐在身后并干擾自己,有強烈的不安全感,以至于只能做在角落或者靠墻而坐,否則無法安心看書;對同寢室一位同學放收音機的行為非常反感,有時簡直難以忍受,尤其是中午睡午覺時總擔心會有收音機的聲音干擾自己,從而睡不著覺,經常休息不好,但又不好意思跟其發生當面沖突,因為覺得為這樣的小事發脾氣,可能是自己的不對。很長時間不能擺脫這種心理困境,很苦惱,嚴重影響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即將畢業,心中一片茫然,擔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時后也懶得去想這個問題,怕增添煩惱。學習一般,在班上成績中下游,當看到其他同學都在準備考證,自己也想考,但是又不能集中精力學習。自卑,缺乏自信,生活態度比較消極,認為所有的一切都糟透了。
在該案例中,該生實際上其心理困境主要是由各種壓力源造成的。首先,該生即將面臨大學畢業,擇業困難構成其壓力源的核心。擇業壓力所導致的心理緊張和心理困境,其實質是該學生自身能力與理想目標之間的落差造成的,落差越大,心理壓力也就越大。學習成績一般,對自己缺乏信心,但家在農村,又覺得自己責任重大,必須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心理壓力是相當大的,而且是與日俱增。其次,擇業壓力使來訪者在心理上產生不安全感。行為發生學認為,當人受到刺激時就會做出某種特定的反應,該學生面對壓力,采取的是消極的回避策略,雖然不去想它,但是問題和壓力卻仍然存在,盡管只是一種茫然狀態。再次,擇業壓力使該學生的心理變得異常敏感和脆弱,這一點在他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直接體現出來,哪怕有一點動靜,在教室看書或者在宿舍睡午覺就會受到干擾;嚴重時,即使沒有任何干擾,來訪者也會懷疑、擔心和害怕受到干擾;第四,擇業壓力和敏感的心態極易使該學生面臨人際性沖突問題,這是該學生采取回避和壓抑等消極應對策略的必然結果。在與同學相處時,盡管該學生自己也意識到只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當某件事情或某個人多次引起自己的反感和不快時,就很自然地把自我消極情緒固著在該事或該人,從而影響人際的和諧與溝通。實際上,這是由于該學生刻意回避主要現實壓力,導致壓力感轉移的結果。來自學習、生活以及就業中的各種壓力交織在一起,使原本內向的王某逐漸喪失對生活的信心,認為一切都不如意,極易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如果太缺乏自信的話,在學習、生活上都不會太順心,首先我們要確立起自信,有了自信,自卑就會自動解除。要想獲得自信,也不是光靠想就能得到的,首先我們要積極的參加學習、工作、參加一些社交,積極地與外界聯系,保持一種積極的狀態,重新認知這個美好的世界。與人的溝通交流中會逐漸打開心扉,接受新鮮事物,心理壓力得到釋放,心情變得愉悅,心理障礙自然就能化解。
在壓力面前,我們不要輕易的將時間浪費,跟自己的心里做斗爭,相信自己能做好,樹立自信心,拼一把,成功了也就成功了,不成功對自己也沒有多大的傷害。只要努力的去適應,勇敢的去嘗試,離成功也越來越近了。另外在畢業迷茫之際,要先就業在擇業,不能眼高手低的去選擇,要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能發光,勇敢的突破了一小步,你的人生將會邁出一大步。
學校各級部門首先要高度重視本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托學院心理輔導站的力量,對本院管理人員、輔導員、學生骨干進行多種形式的心理疾病與心理危機識別專題培訓,認真執行疫情期間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組織的線上培訓,全面提高心理危機事件防范水平和處置能力。
學校各級部門要落實學校的異常觀測制度,每周一更,及時記錄和掌握問題學生的動態;疫情期間務必通過電話咨詢、網絡咨詢、線上團體輔導等形式,向學生提供經常、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導與咨詢服務;建立和完善重點關注人群幫扶機制,開發朋輩如班級心理委員的預警功能,務必對有困難的學生實現“一對一”幫扶,主動關心和溝通,做到科學疏導,精準幫扶,及時化解問題。
學校要建立切實有效的處置突發事件應急方案,針對學生可能發生的危機事件進行危機分類,建立多部門聯合應急響應機制,又快又好的解決校園危機事件,年末要開展總結會議。全校還要定期開展處突演練,發現的困難問題要及時解決,只有這樣,當危機來臨時才能做到處變不驚,果斷處置。
對家庭關系復雜、家庭結構缺失的學生,密切留意其心理健康狀況,協助家長共同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與家長建立知情同意機制,對有嚴重心理危機的學生,要懂得轉介至相關機構,及時通知其法定監護人協助學生就醫診治,過程中記錄知情同意相關證據,明確可能出現的風險、責任和義務,并協助監護人做好監控工作。
心理健康測評篩查出來有心理障礙、心理疾病或自殺傾向;遭遇突發事件、如家庭重大變故、自然或社會意外刺激;學習壓力過大、學習困難;個人感情受挫,如失戀、同學朋友之間矛盾尖銳等;人際關系失衡,如長期受排斥、受歧視、被誤解等;性格過于內向、孤僻,社會交往很少,缺乏社會支持;嚴重環境適應不良導致心理或行為異常,家境貧困,經濟負擔重、自卑感強;身體出現嚴重疾病,倍感痛苦,治療周期長;正在服用精神類藥物控制病情以及曾因患心理疾病休學、病情好轉后復學;個體心理及情緒危機如轉專業、休學、降級、近期受到處分等。對于這些學生要建立學生異常觀察周報表,列為重點關注對象,時刻關注學生動態,及時做好心理危機干預措施。
通過談心談話、積極參加學?;顒拥纫幌盗休o導策略,該學生逐漸找到自信,打開心扉,主動的與室友溝通交流,樂于助人。上課認真,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家長也反映該學生變化很大。畢業后換了兩份工作終于找到心儀公司,從普通一線員工逐漸成為了技術骨干。
會自卑,往往是因為缺乏了自信,或對自己某個地方感到不滿意而感到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也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一定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對于那些有自卑情緒的人,我們要多關心和愛護他,讓他感到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