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華/山東輕工職業學院
服裝設計已經成為了服裝行業當中的發展趨勢,服裝的設計理念一直在不斷的更新,服裝設計的方法也在不斷的變化以及完善。中國的服裝設計專業學校在這種較大的環境背景下不斷的涌現,服裝設計教學已經成為了當前設計行業比較重要的設計教學內容。但是,在服裝設計的教學當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依然存在比較多的問題。比如,教學觀念非常的落后,教學方法比較的單一化,教學體系不夠完善等。因此以就業為導向的全面改革以及創新,可以使得服裝設計和社會需求之間更加的適應。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國已經成為了服裝生產以及銷售的主要國家。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問題基本上不再屬于人們的一種唯一生活追求,人們逐漸的開始關注精神追求。關于服裝方面,人們也越來越關注服裝的款式以及顏色。服裝不僅屬于生活當中可以帶來溫暖的日用品,它還成為了人們展示自己個性的一種工具。開設服裝設計專業,實施專業化的服裝設計教學,可以培訓出非常優秀的服裝設計師,保障服裝風格呈現出更加豐富多彩的現象。但是,中國的服裝設計在教學方面起步的比較晚,因此在非常多的方面還不具備標準化。相對來講比較缺乏服裝設計教學的一些創新意識以及專業意識。在教學方法上面,學生的思想,理想以及認知等通常是從某些角度進行出發的,大陸的一些大學在服裝設計的相關教學當中經常會忽略一些細節問題。就專業性來講,我國的專業服裝設計師比較的稀少,專業老師也比較少,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對中國服裝設計的教學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中國現代服裝設計工作發展時間較短,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收到西方時尚元素的沖擊。這就導致中國服裝設計專業的發展必定艱難坎坷,在這一大局勢下的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往往存在就業困難的問題。立足于中國服裝設計教學現狀,如何提升學生職業節能,如何幫助學生定制更好的培養方法,如何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企業需求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問題。
由于服裝設計在教學水平方面比較低,因此很難更好的培訓出比較專業性的服裝設計師。非常多的服裝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往往由于不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而無法更好的和企業的需求相適應,因此無法找到更好的工作,最終會出現轉行的情況,因此,中國服裝設計專業的一些畢業生在就業率方面相對比較低,這種情況對服裝設計專業的畢業生來講是非常不利的,同樣也不利于中國服裝設計產業的持續發展。
中國的現代設計專業發展較晚,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大多借鑒外國服裝設計作品。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改變傳統教學觀念,鼓勵學生理性的判斷中西方文化的優劣,無論是西方時尚元素,還是東方時尚元素都可以成為服裝設計工作中的亮點。
我國的社會一直在持續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服裝已經成為了人類的一種文化象征。在倫敦奧運會上,每個國家的體育代表團在服裝方面都具備一定的特色,這種服裝的展示屬于一種美麗的風景,其服裝可以反映不同國家的具體民族文化特征。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服裝在顏色方面主要是紅色,圖案主要是龍,這樣可以反映了中國作為“龍后裔”的一種民族文化特征。現代服裝設計需要添加一些藝術品味,這就要求服裝設計師要具備獨特的文化修養以及藝術天分。為了將來可以更加順利地找到工作,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一定要接受現代專業設計理念的相關洗禮,提高個人素質,了解社會發展的規律,把藝術以及經濟結合起來,這樣就可以設計出一種和現代服裝設計觀念相一致的服飾。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改變之前傳統的教學方法,要逐漸的豐富服裝設計的教學方法,并利用多樣化,有趣化以及規范化的教學方法來進一步完后曾學生想學習服裝設計的指導。教師應該努力的培養學生對藝術以及設計知識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該將口頭講道以及現場演練相結合,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設計靈感,并且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時裝設計展的相關電影資料,以更好的擴大學生的視野并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以及想象力。
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是二十一紀最為鮮明的代表,尤其是服裝設計領域,更應該及時將最新的科學技術與服裝設計工作緊密結合。在教學形式上,多媒體設備的使用給服裝設計專業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不應該局限于教師展示、學生觀摩,應該培養學生對于多媒體技術的使用能力,要求學生掌握服裝設計工作中常用的多媒體技術,并積極在課堂和課后的實踐環節中運用所學習的多媒體技術。鼓勵學生以課本知識為基礎,以現階段最為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為依托,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向著優秀的服裝設計師的方向更好更快的發展。
在服裝設計的教學當中,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順應世界的潮流發展以及當代社會的發展。教師應該改變之前的固有思想。為了將來可以更好地參加就業,應該在教學的內容當中適當的增加一些利于學生就業的要素。教學的內容不需要進行固定化,可以按照實際需要進行靈活的調整。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還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大學生具有極強的時尚嗅覺,在課堂培養中,教師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幫助學生提高發現酶、發現潮流的能力上,鼓勵學生以新一代服裝設計師的身份大膽運用課本上的知識,大膽進行創造,積極推動書本知識到實際工作額能力的轉化。服裝設計專業想要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以及子啊未來工作中的適應水平,就必須對現有課程設計進行改革,讓學生的能力展示出來,讓學生的服裝設計上的水平得到切實的提高。
需要服裝設計師的企業并不在少數,但是服裝設計專業的畢業生仍存在就業困難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畢業生在學校中掌握的技能并不能很好的與企業需要對接所導致的。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最佳的解決方案便是在畢業生完成學校學習工作,進入社會之前,安排學生到具有較高水平的企業中進行實習,讓其切實感受到合格的服裝設計師是如何工作的,是如何運用自身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的。實習是感受未來工作氛圍,將學生學習能力轉化為未來工作能力的重要階段,經過實習的學生會更清楚企業需要什么樣的服裝設計師,以及自己距離一個優秀的服裝設計師的距離,讓后續的努力更有方向,讓畢業生在踏入工作崗位之前具備更加全面的工作能力。
除安排實習之外,校企合作也應該成為就業導向下服裝設計專業學生培養的重要方法。校企合作開辦一系列的設計比賽,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對于本專業知識的熱情,以及對于服裝設計工作的靈感。此外,服裝設計比賽中的優秀作品經過篩選可以成為企業服裝開發的重要資源,服裝設計企業也可以通過比賽選擇具有專業知識和設計能力的在校生作為企業未來的設計師培養人選。
培養學生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為社會企業提供優質的人力資源,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培養也應該以就業為導向,增強學生在畢業之后的就業能力。為此,校應該全面的管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并為學生提供一些關于就業的幫助,組織企業招聘會為學生創造就業機會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還可以安排就業典范畢業生回校交流經驗,讓學生在就業之前做好更為充分的準備。學校必須為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就業方向制定比較明確化的計劃,多元化的進行就業培訓,開拓就業市場,保障服裝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可以提高就業率,這樣也會提升學校的品牌形象。
總之,在服裝設計的教學中一定要學會與時俱進以及不斷的改革創新,這樣才可以培養出具有綜合能力以及優良素質的畢業生,才會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