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婷/江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為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2018年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計劃中指出深度融合教育與互聯網,用教育信息化支持引領教育現代化,促進全民終身學習。《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提高國民信息素養的基礎就是實現教育信息化。”同時,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指出“教師要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采用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教育教學改革”。MOOC的使用需要將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既是當代高職院校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現實的需要。因此探討MOOC時代教師信息素養的構成要素,對如何提升高校教師信息素養,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有重要意義。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規模開放式網絡課程,是運用信息化技術向公眾開放的的免費在線課程。MOOC自問世以來,既對傳統教學模式有巨大沖擊,也為現代信息化教學注入了活力。在我國,隨著MOOC快速發展,2012年確立為“國際MOOC元年”,隨后各國對MOOC的研究如火如荼開展起來,我國學者對MOOC的研究也火熱起來。國內的主要平臺包括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愛課 程 ”、“中國 大學 MOOC”、“中國高校外語慕課聯盟UMOOC”等,為MOOC的發展提供了實踐基地。
MOOC是信息化技術與教育融合的產物,以微課視頻為內容支持學生在移動端進行碎片化地自主學習,擁有大規模性、開放性、交互性和個性化的特征。大規模性是指學習者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同時進行在線學習,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同時大規模性也指學習內容及數量大,各種學科、各種專業的相關課程都可以在平臺中找到,學習者可以自由選擇學習某門課程,滿足其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開放性是指學習者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課程,不受年齡、性別、學歷等因素的制約,平臺上的課程大部分是對學習者免費開放的。交互性是指在學習過程中,教學者與學習者、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對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實現學習交流的交互。個性化是指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和愛好來選擇課程學習,并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來進行課程學習。因此MOOC的發展對高職教師的信息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職教師信息素養水平也會直接影響MOOC能夠順利實施。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要加強高職教師“雙師型”“隊伍建設。“雙師型教師”指的是既要有高職教師資格,同時要需要具備專業技能職業資格,強調了高職教師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重要性。這一理念就強調高職教育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采用任務驅動的模式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MOOC時代高職教師運用MOOC平臺進行任務型教學,教師通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新教學方法和改革教學內容,因此教師的信息素養是教育信息化能真正實施和發展的重要保證。
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最早提出“信息素養”這一概念,定義為“人們在解決問題時所使用信息的技術和技能”。教師的信息素養除了具備一般信息素養的的內涵外,又具有其獨特的職業特性。關于高職教師應具備的信息素養,國內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陳彥平等人認為高職教師的信息素養應包括兩個方面即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信息意識指教師應用教學實踐中的信息以及對信息的認識與態度。信息能力,則是教師運用信息的能力,如獲取、評價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黃亞平認為高校教師應具備信息化意識、信息化教學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化科研能力和信息道德及辨別能力;韓峰認為要將教師思想品德素質融合進教師信息素養。從以上學者各種研究觀點看出,隨著時代的發展,高職教師的信息素養涵蓋的內容不斷更新和發展。MOOC時代對高職教師提出了更高的信息素養要求,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是高職教師教育信息化發展和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高職教師個人專業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重要保障。
信息意識是在信息教育活動中人們產生的觀念和認識,這反映教師對信息的敏銳程度。高職教師信息素養結構的前提是信息意識,體現了高職教師對信息的敏銳性和洞察力。MOOC時代運用MOOC平臺教學與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獲取有利的信息資源。對教學、實踐、科研等方面出現的重要信息或新技術具有敏銳性和洞察力,能夠利用各種新信息或新技術有效解決教學、科研等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主動上網解決問題的意識。在MOOC教學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高職教師能自己主動通過信息化技術與資源,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信息的態度。能夠意識到信息技術、信息資源對解決教學問題、自身專業發展、參與學生的信息交流的重要性,高職教師具有強烈求知欲,主動學習信息技術以幫助高職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和自身專業的發展。
MOOC環境下高職教師的信息知識是教師對信息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對各類信息技術原理知識的掌握。信息素養結構的基礎和前提是教師的信息知識。信息知識主要包括信息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信息技術基本技能的掌握、信息技術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識。
信息技術作用與影響。MOOC時代高職教師能否運用各種信息技術將“教”與“學”過程中各個環節和要素合理安排將關系到教學效果。若各種信息技術合理安排較好地解決教學重難點,將有效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提高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與學科知識。MOOC時代高職教師要合理運用信息技術,不僅要具有信息基礎知識同時也要有必要的學科知識,主要包括現代教育理論知識、現代教育思想、教育信息的特點及形式、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原則與方式、教學平臺的使用和相關專業學科知識體系等方面知識。

表1
MOOC環境下,高職教師是信息知識的重要傳播者和創造者。高職教師信息素養的核心內容就是信息能力。所謂信息能力是指在教學中通過信息檢索,進行信息篩選甄別,再對信息進行整理利用和加工處理,最后獲取有效信息。在這一過程中主要包括發現、評價、利用、交流和創新信息的能力。
MOOC時代高職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檢索,快速獲取和鑒別所需的有關信息。同時高職教師也能從相關專業網站或論壇等資源中獲取信息,經過加工處理,成為有效的教學素材。
信息處理的能力。高職教師通過MOOC平臺獲得大量的信息資源之后,能從信息中進行選擇、篩選、分析和加工出有價值的信息。高職教師需要將信息資源轉化為可利用的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教學資源。
實施教學的能力。高職教師從教學需要的角度出發,對獲取的大量信息進行整理、鑒別、重組,通過信息化教學輔助手段將之運用于MOOC教學中。在課前能安裝和使用各種應用程序,將文字、圖片、音頻等應用于教學課件的制作。在課中能夠熟練使用多媒體計算機、投影儀、智慧教室等設備。在課后能運用信息技術給學生發布作業、統計學生學習情況和總結教學信息。
信息交流能力。MOOC時代高職教師對信息進行有效的編輯與加工,并將信息通過各種渠道(微信、論壇、微博等)傳遞給學生。同時學生通過平臺交流教師的信息,并及時給予教師信息反饋。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了有效信息交流,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與情緒,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
科研能力。高職教師提升綜合素質的關鍵是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科學研究的基礎是教師的具體教學實踐,同時又能為教學提供豐富理論指導,引導高職教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高職教師培養科研意識,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了解前沿的科學知識,運用合理的信息手段和信息資源進行科學研究以提升高職教師的教學能力。
信息道德是指高職教師必須遵循信息網絡道德規范。信息道德規范要求高職教師在獲取和處理信息時需遵循一定的信息倫理與道德準則來規范自身的信息活動行為。由于MOOC課程的開放性,高職教師的信息道德尤為重要。
信息辨別。隨著MOOC的發展,網絡上產生大量的教學信息資源。高職教師在獲取大量信息資源后,需要鑒別信息的真偽和價值,消除無效信息,篩選有效信息。
知識產權。MOOC的發展帶來了豐富的教學資源,高職教師在利用教學資源時,要尊重他人的勞動與信息產權,尊重他人的隱私。
信息安全。高職教師在傳播信息時,傳遞有利于社會發展和學生健康成長的信息,引導學生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資源,自覺遵守國家有關互聯網的法律法規。